这首歌是台湾填词人李焯雄根据张爱玲的小说《白玫瑰与红玫瑰》所填。

讲的是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两个女人,一个纯情,一个风骚,而红玫瑰象征风骚;"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出自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的小说是从女性的角度解释著这种奇怪的事实,而李焯雄和陈奕迅在某种程度上从男性的角度作出了辩白。   

红玫瑰表达的就是: 怀中拥著一个女人,心中期待另一个。 对怀中女人有所愧疚,对另个女人无限想念。尝试用替代的方式转移感情,不料却是徒劳。原来得不到的才是心中最渴望的。

另外再说一下关于国语粤语同曲不同词的现象。这种现象其实在陈奕迅的歌中并不偶然。作为同时在香港和内地都非常有名的音乐人,自然要考虑到两方面的需求。

无可置疑的是,粤语歌在内地的传播确实受到了语言的限制,记得《富士山下》刚出来的时候,在港大火,但是在内地却一直不温不火,电台打榜效果也不是很好,直到把他改变成《爱情转移》才终于让这个好曲子得到流传。同样这样的还有《明年今日》(粤语),《十年》(国语)。关于为什么要修改歌词这一点,一般来说,一般粤语比国语听起来更「硬」,所以很多歌直接改成国语一定不合适,这时候做变动是必要的。所以说为什么我们把林夕、李焯雄这些人称作「填词人」而不是「作词人」。

我理解是对爱人的选择的矛盾心情,当男人有两个选择时,无论选了哪个都会想如果我选了另一个会不会更好。这首歌曲就表达了这种感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