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机器人,成长速度恐怖到超乎你的想像。。

1 人赞了文章

最近,一段短视频在推特上引发了病毒式传播,短时间内有超过五百万人次观看。视频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人形机器人在路上漫步。

然而,点开视频的人都感到无可言状的恐惧,大呼噩梦来临,著名的英国精神论者 Drren Brown 转发配文说「我们都要死(WE ARE ALL GOING TO DIE)」,更是引发了讨论热潮。

原因就在于:这个机器人和人类实在太像了!倒不是说它外性能以假乱真,但那不慌不忙的走路姿势、微微驼背的样子、面无表情的白色脸庞,让人觉得它彷佛有了智慧和思想,下一秒就能化身冷血杀手向你扑过来。

正面:

背影:

恐慌在社交网路上传播,人们纷纷打听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幸好,很快有人出来解释:不要怕!虽然这段视频很像实拍,但其实是通过CGI渲染而来,制作该机器人的目的是为了展示著名游戏公司 Unity 的游戏开发平台的能力。

谜底解开了,但是别忙著松口气!你以为:这样的机器人在现实中是做不出来的吗?Too naive!

-1-

令人毛骨悚然的机器人,越来越多了

Gaumard Scientific 是一家为医务人员生产用来练手的假人模型的美国公司,曾为医学院生产出世界首副合成人体骨架,从而取代了真正的人骨架。现在,该公司在研发医疗用途的机器人领域颇有成果,比如下面这个看起来像五岁男孩儿的机器人 HAL

比如它会因为扎针而恐惧哭泣(此处有哭声):

又因为「肌肉」不灵活,看起来似乎被人为控制了:

可以用来练习抽血,和皮肤表层切割的手术:

作为模拟机器人,HAL 与医疗专业人员几十年来使用的毫无「人气」的假人非常不同。Gaumard Scientific 曾表示:我们的想法是让HAL足够真实,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实践中学习,但又不能过于逼真和接近人类,否则,「学生们在切开它的喉咙插入导管的时候可能会被吓坏」。

霍金曾这样描述过,「一旦人类开发了人工智慧,它们将以一种持续增加的速率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并最终脱离我们的掌控……人工智慧未来还将发展出自己的意志,这种意志将与人类的意志产生冲突。「

事实上,能带来这种威胁的人工智慧更确切地说不是人工智慧而是人工心智——一个尽管是人工的、但却是独立自主的、能够感受周围智能体的主体。当AI有了心智,就会具有能对智能加以规范的自治的情感系统,与人类的区别又一次缩小了。

-2-

为什么他们会令人感到恐惧呢

这里我们提供一个说服力较高的答案,叫做恐怖谷理论。此观点由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政弘提出,中心内容是:当机器人与人类相似程度超过一定程度的时候,人类对他们的反应便会突然变得极其反感,这是因为,此时的机器人与人类只有一点点的差别,但点差别会显得非常刺眼,整个机器人显得非常僵硬恐怖,使人有面对僵尸的感觉。

图片来自网路版权属于原作者

但是,当机器人和人类的相似度继续上升,相当于普通人之间的相似度的时候,人类对他们的情感反应会再度回到正面,产生人类与人类之间的移情作用,比如《西部世界》中男主就爱上了机器人Dolores。想必到时候宠物机器人会成为一个热门研发领域啦!

不过目前,机器人还做不到上图的水平,而是处于「越相似、越令人感到恐惧」的阶段。

但除了恐怖谷理论,机器人另一大可怕之处,在于其可以变得很强大,并拥有人类不具备的优势。

要说到目前机器人研发制造水平谁最高,那就绕不过 Boston Dynamics(波士顿动力)这家公司可以说是机器人技术全球最为领先。

我们要具体说的,是去年 11 月底,该公司刷屏社交网路的人型机器人,身高 1.75 米的 Atlas

这个机器人如果不看外形,动作之灵动,简直和人类毫无差异,比如这个后空翻:

又比如这个站位调整:

关于其如何保持平衡,如何控制接触力等,这些既是目前机器人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而 Boston Dynamics 不仅做到了,把同行远远甩在身后,而且其技术原理外界仍然一无所知,只能靠猜测推理。

Atlas 的出现,同样引发了许多担忧和恐惧。视频下的留言反映了这一点,有人说:「拜托你们,求求你们,一定要保证这个机器人是善良的,而不会对人类产生恶意」、有人疑问:「要是它能学会开枪,是不是能消灭所有人?」

视频中我们看到,Atlas 已经能负重在野外长跑:

遇到障碍物能进行判断并且跳过去,虽然花的时间有点久:

两段视频发布时间间隔半年,可见 Atlas 机器人的「进化」之神速,Boston Dynamics 下一次又会展示什么新的逆天功能,一步步突破目前机器人研究面临的局限呢?——我们紧张地拭目以待。

-3-

强大的钢铁力量

其实很多不那么「先进」的工业机器人早已投入实际生产应用,这些机器人可怕之处在于:其巨大的身躯和强大的钢铁力量,一旦撞上人类,后者简直就像章鱼丸子一样柔软易碎,毫无抵抗之力。

最近《西雅图时报》就发现一件事情:亚马逊公司早在 2016 年就申请了一项专利:将人类放入笼子里,以便他们可以安全地在机器人控制的工作区域内移动。外媒称此专利为「疯狂的主意」,「实在太可怕」。

专利研究人员称此研究为「工人异化的一个特殊例证」,笼子是人与机器人之间悬殊力量和关系的一个符号。亚马逊则说:公司以前从没有将此专利付诸实践,现在也没有这个打算;并且该设计的目的是善意的,是为了让人类能够安全地进入亚马逊高度自动化的机器人专区(robot-only zone)。

-4-

无论你希望与否,都不会止步

然而,无论是很像人类的机器人看起来很吓人,还是功能强大的机器人给人类以威胁和震慑,机器人的研究都不会因此停滞。对于前者,当机器人和人类的相似程度到了一个新高度,它们反而有可能开始惹人喜爱,并引发人类的「共情心理」;对于后者,人类在其面前却只会越来越渺小。

现在,机器人和人工智慧几乎是分开研究的两个领域,前者是可编程机器,后者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但未来它们会进行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到时候我们得暗暗祈祷:机器人千万不要违反「机器人三定律」,不然那些潜入噩梦的恐惧,未来将成为现实。

注:机器人三定律是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为机器人设定的行为准则,具体内容是:

第一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坐视人类受到伤害;

第二法则:除非违背第一法则,否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命令;第三法则:除非违背第一或第二法则,否则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就目前来看,人工智慧为我们解决了许多难题,在未来也毫不意外地将会大幅度提高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对AI的发展是否会威胁到人类,我持开放的立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