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是由於頸椎間盤的退行性變及其繼發性病理性改變累及了脊髓、神經根、椎動脈和交感神經等周圍組織,出現了相應的臨床表現的一種綜合症。

癥狀

1、神經根型頸椎病:由於神經根受壓或受到刺激,使頸、肩、背部產生疼痛。多數為單側性,部分呈雙側性,輕者為持續性的隱痛或酸痛,重者為陣發性劇烈疼痛。沿神經分布區有燒灼樣或刀割樣痛,伴有手部針刺樣或電擊樣串麻感。頸部後伸,咳嗽或腹壓增加(如用力大便)時疼痛加劇。常有反覆發作的落枕史。各種頭頸部外傷均可誘發本病。此外,上肢尚可有發沉,無力、握力減退,持物墜落等現象。當睡覺時患側上肢受壓後容易出現酸脹、麻木感。

2、脊髓型頸椎病: 脊髓型頸椎病由於脊髓受壓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表現。下肢癥狀較上肢為明顯,如下肢無力、發抖、打軟腿、易絆倒,雙足感覺異常和雙下肢發麻等。最常見的上肢癥狀為: 麻木、酸脹、燒灼、疼痛、發抖或無力感。產生癥狀的部位因人而異,可發生於肩、上臂、前臂或手部,有時僅在五指尖部。有些病人伴有頭痛、頭暈、眼痛、吞咽困難等交感神經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脊髓嚴重受壓,可出現四肢癱瘓、小便瀦留、便秘等癥狀。

病因

1、頸椎間盤退行性變

頸椎間盤退行性變是頸椎病發病的根本原因,並由此引發出一系列繼發改變病理改變。主要包括:

①頸椎間盤的變性;

②後縱韌帶和黃韌帶肥厚;

③椎體邊緣牽張性骨刺形成;

④頸椎間盤膨出或突出;

⑤椎管有效容積減小。

2、慢性累積性勞損

慢性累積性勞損是頸椎病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原因,它是指超過正常生理活動最大限度範圍或局部所能耐受時值的各種超限活動。慢性累積性勞損加速了頸椎間盤的退行性變,促進頸椎病的發生和發展。此種勞損的產生與起因主要來自以下三種情況:

(1)不良的睡眠姿勢使頸椎承受超過生理限度的應力,使頸椎間盤出現退行性變或加劇已有的退行性變。

(2)不適當的工作姿勢,尤其是低頭工作者的頸椎長期處於屈頸的狀態下,椎間盤內壓力增加,產生退行性變。這一類人群包括家務勞動者、刺繡女工、長途司機、電腦工作者、辦公室人員和儀錶流水線上的裝配工等等。

(3)不適當的體育鍛煉超過頸部耐量的活動或運動,如以頭頸部為負重支撐點的人體倒立或翻筋斗等,均可加重頸椎的負荷,尤其在缺乏正確指導的情況下。

3、先天性頸椎管狹窄

正常人頸椎管矢狀徑在1.5cm以上,若小於此值則定義為頸椎管狹窄。頸椎管狹窄與頸椎病的發生、發展、診斷、治療、手術方法選擇以及預後判定均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有些患者頸椎退變並不十分明顯,但確存在明顯的頸椎病的癥狀,並且癥狀出現得相對較早。引起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這類人群存在著明顯的頸椎管狹窄。有些人頸椎退變嚴重,骨贅增生明顯,但並不發病,其主要原因是頸椎管矢狀徑較大,椎管內有較大的代償空間。


點擊這裡:

頸椎病百科?

mp.weixin.qq.com圖標

檢查

1、X線片:是頸椎病檢查的基本手段,包括頸椎正側位、動力位、雙斜位及張口位等基本檢查。可以了解頸椎的生理曲度如何、椎骨形態是否存在異常、椎間隙是否狹窄、椎小關節是否增生、是否存在先天畸形等。

2、CT:是較X光片更為先進的檢查手段,包括普通掃描、增強掃描和三維重建等三種基本的形式,可以顯示頸椎的精細骨性結構。

3、磁共振:是目前最為先進的檢查手段,能夠發現早期的病變。費用相對昂貴,但是能顯示椎管、脊髓、神經根、椎動脈及周圍韌帶等多種軟組織結構,對骨質結構顯示不如CT清楚。

4、神經肌電圖:不是頸椎病的常規檢查手段,但在鑒別診斷方面有一定的價值。

診斷

頸椎病的病程較長,病理變化較多,臨床表現也較為複雜。因此,醫生在診斷頸椎病時要通過詳細地詢問病史,細緻的體格檢查和各種必要的輔助檢查(包括相關特殊檢查)才可作出診斷。

病史是診斷頸椎病最基本的依據。病人的任務是實事求是地向醫生訴述自己有什麼病痛和不舒服,既不擴大也不縮小。醫生會有針對性地詳細詢問些問題,病人應該有問必答。

醫生進一步的工作是體格檢查。體格檢查包括局部是否有壓痛點、頸椎活動範圍及一些頸椎試驗檢查。此外,為了定位診斷或鑒別診斷,對感覺、運動、反射等神經系統方面的檢查,有時也酌情予以選擇。例如: 手部和上肢的感覺障礙分布區,與受累頸椎椎節定位有直接關係。因此,通過感覺障礙的分界、程度及除痛覺之外其他感覺(如溫覺、觸覺及深感覺)的檢查,均有助於診斷。運動檢查,主要是進行肌張力、肌力、步態等方面的檢查。

頸椎病肌力檢查: 頸椎病病人由於神經根或脊髓不同程度受損,可造成三角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及手部小肌肉等肌肉力量減弱或萎縮、無力。此外,頸椎病病人若長期頸部肌肉痙攣、活動受限,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頸部肌肉,如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的力量。因此,對頸椎病病人做上述肌肉力量檢查是頗有意義的。常用的是徒手肌力檢查方法。

頸椎病肌張力檢查: 即為肌肉鬆弛時在被動運動中所遇到的阻力。頸椎病的肌張力檢查,主要有肢體下墜試驗和上肢伸舉試驗。前一個試驗檢查時,病人仰卧、閉目,檢查者舉起病人一側肢體後突然放開,肌張力高者墜速緩慢,肌張力減退者則快。後一個試驗檢查時,病人閉目,雙臂平伸。有錐體束張力痙攣或小舞蹈症者,前臂漸趨內旋;有小腦疾的病人,則向外偏移;輕癱者,患肢逐漸下沉;嚴重深感覺障礙者,則手指呈不自主蠕動。

反射檢查,一般包括肱二頭肌反射、肱三頭肌反射、肱橈肌反射等深、淺反射及霍夫曼征等病理反射。

頸椎病的輔助檢查內容很多,包括常規的和特殊的輔助檢查兩個方面。常規的頸椎病輔助檢查主要為X線檢查,可拍攝頸椎正位、側位、斜位片,也可拍攝動力性(過屈、過伸)側位片。特殊的輔助檢查,有斷層攝影(或稱體層攝影)、脊髓造影、椎動脈造影CT、磁共振成像等。另外,為了鑒別診斷,可根據需要進行腦脊液檢查、肌電圖、腦血流圖等檢查。

總之,醫生在診斷時會遇到以下3種情況:

(1) 臨床表現與影像學所見相符合者,可以確診;

(2) 具有典型頸椎病臨床表現,而影像學所見正常者,應注意除外其他疾病後方可診斷為頸椎病;

(3) 僅有影像學表現異常,而無頸椎病臨床癥狀者,不應診斷為頸椎病。

治療

1. 非手術治療

(1) 頸椎牽引是較為常用的治療方法,輕者坐位牽引,重者卧位牽引。各型頸椎病的急性發作期或初次發作的病人要注意休息。病情嚴重者宜卧床休息2~3周。

(2) 醫療體育鍛煉對頸椎病不但有預防作用,還有治療作用。

(3) 必要時用圍領或頸托保護頸部。但不宜長期使用,否則會引起頸部肌肉的萎縮。

(4) 理療可活躍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新陳代謝,調節自主神經功能,緩解肌肉痙攣,增強肌肉張力,消除神經根炎症水腫,延緩或減輕骨、關節和韌帶的鈣化及骨化過程。常見透熱、直流電、低頻脈衝、超聲波、感應電、醋療、中藥透入等方法。按摩和推拿療法也是治療本病的一種有效方法,尤其是頸椎病早期效果較好。

(5) 有人對椎動脈型頸椎病進行推拿治療,再經腦電圖測定證實有一定療效。但治療時手法要輕柔,切忌粗暴,以防止發生不必要的意外。對有動脈硬化的老年病人尤應注意。針灸對改善頸椎病的癥狀也有一定療效。

(6) 藥物治療

可用塞來考昔(西樂葆)、洛索洛芬(樂松)等非甾體消炎止痛藥,國產的草烏甲素片適用於疼痛較嚴重者。草烏甲素片一方面通過有效地抑制鈉電流,提高病人的痛閾實現鎮痛;另一方面,它通過作用於中樞實現鎮痛效果。它不產生耐受現象,無成癮性,起效比嗎啡稍慢,但維持時間長。

神經妥樂平是將牛痘疫苗病毒接種到家兔皮膚中,從發生炎症的皮膚中提取出來的非蛋白性生物製劑。療效確切,對慢性疼痛,尤其是神經病理性疼痛,以及冷感、麻木等神經癥狀有顯著療效。實驗表明,它對神經有修復作用。

擴張血管藥物,如煙草酸、血管舒緩素、地巴唑等,可以擴張血管,改善脊髓的血液供給。維生素B1、維生素B12等有助於神經變性的恢復,但不需長期應用。

外用藥如辣椒鹼軟膏、雙氯芬酸(扶他林)乳膠劑等的局部應用,對減輕肌肉筋膜炎和肌肉勞損所引起的疼痛有良好的作用。

中藥治療: 以散風祛濕、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為治療原則。常用成藥有祛風活血丸、木瓜丸、舒筋活絡丸等。常用的方劑為舒筋活血湯、四物止痛湯、獨活寄生湯等。也可用白芍60g、川斷30g、木瓜12g、甘草12g水煎劑,10劑為一個療程,對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顯著。

2. 手術治療

經各種非手術治療無效者,應當考慮行手術治療。手術分前路手術、前外側路手術和後路手術3種。前路手術為切除突出的椎間盤及骨刺、並行椎體間植骨融合術。本法除可解除病變物對脊髓、神經根、交感神經或椎動脈的壓迫或刺激外,植骨融合後尚能穩定頸椎,促進骨刺的吸收,故療效良好。後路手術有單純椎板切除減壓術或在椎板切除減壓的同時切斷齒狀韌帶,尤其適用於伴有頸椎椎管狹窄的病人,可有效解除脊髓的受壓。遠期療效的隨訪表明,切斷齒狀韌帶無此必要。後路手術還有「單開門」或「雙開門」椎板成形術。

預後

1、脊髓型頸椎病導致脊髓的壓迫,引起四肢的運動和感覺功能障礙,嚴重的引起二便障礙,需手術干預阻止疾病進展,否則後果嚴重,可以導致病人癱瘓。

2、神經根型頸椎病發病率最高,主要引起頸背部的疼痛和上肢的神經功能障礙。一般進展較慢,對患者影響相對較小。保守治療是優先選擇,但易反覆發作。

預防

避免長期低頭和選擇適當高度的枕頭睡眠是預防頸椎病的根本措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