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寺之变前

本能寺之变与神流川之战后

 

甲州征伐,织田信长、德川家康与北条氏政三方合作,消灭武田氏,战后织田、德川的领地皆有扩张,反观后北条则是维持不变。

信长更将重臣泷川一益安插在北关东的上野国,甚至任命他为关东管领,导致后北条氏的不满,但在本能寺之变前,后北条与织田双方的关系并无变化。

 

本能寺之变后,泷川一益将消息公布给关东各领主,北条氏政得知织田政权的巨变后,当即采用两面手法,一面是安抚泷川一益,另一面暗中动员;

得知信长、信忠死于本能寺之变的豪族选择袖手旁观,等待局势变化,因此泷川方只有本队与武田旧臣。

相较于泷川军,后北条这里军容壮盛,由嫡长子北条氏直与北条氏邦率领,

双方在神流川一带开战,序战由泷川军胜出,击溃后北条前锋,但隔天两军相持不下时,一益急于回京处理织田家未来事务,

因此贸然出击,因而中伏,损伤无数,这场战役史称神流川之战。

 

泷川一益(1525~1586)

 

战败后,一益逃亡伊势,后来赶上清洲会议,但被秀吉以阵前逃脱为由,禁止出席。

这场神流川之战成了泷川一益生涯的转捩点;而北条氏政、氏直父子迎来了后北条氏的全盛期。

 

本能寺之变另一位受难者为河尻秀隆。

甲州征伐因功受封于甲斐,但本能寺之变爆发后,武田旧臣联合地方武士发动暴动,河尻秀隆身亡,

在信浓一带的织田家臣遂退回美浓,因此武田旧领呈现真空状态。

引来后北条氏、上杉氏、德川氏的三方争夺与真田氏的抬头。

 

河尻秀隆(1527~1582)

 

上衫景胜夺取北信浓;后北条、德川争夺甲斐。

在武田旧臣的协助下,战事逐渐对德川有利,同时佐竹义重应家康的邀约,进攻上野。

两线作战使后北条氏难以支撑,到年底双方和谈,协议将真田家的沼田城交给后北条氏。

真田昌幸拒绝并击退来犯的北条氏邦。

后北条氏虽然不满,但由于反北条联盟的因素只得暂时作罢。

 

在1584年小牧、长久手之战开打后,德川家康为对抗秀吉,因此决定与北条氏政联姻,并且要求真田昌幸交出沼田城。

昌幸再度拒绝,并改投上杉景胜。

由于上杉景胜与秀吉同盟,昌幸这个举动无异于投靠敌人,家康因此组织军队,侵略真田领,但失败。

 

真田昌幸(1547~1611)

 

当北条氏将目光转向反北条联盟时,由于德川与后北条和睦,佐竹为首的反北条联盟氏必要寻找更有力的盟友。

因此盼望秀吉的介入,但此时秀急忙于与德川对抗,难以支援关东战事。

反北条联盟在北条氏直的进攻下,败多胜少,甚至领主们一一投往后北条氏。

更不利的是,佐竹义重介入东北事务,引来另一强敌-伊达政宗。

 

佐竹义重(1547~1612)

佐竹义重等反北条领主处境随时间日益困难,伊达、后北条的夹击态势,

直到秀吉处理完西国事务(四国、越中、九州征伐),转往主持关东事务后,才有所转机。

 

注:本篇摘录自拙作《浅谈日本战国》,如有兴趣的朋友们欲购从速,10/18日前购买的朋友们即刻在未来享有免费的新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