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以新封领土为北条旧领为由,将军队当作后备队。

伊达政宗新附,出了三千人做姿态。

蒲生氏乡当时是坚决反对征朝的,秀吉不敢明面动他,而且他负有监视伊达的任务。

丰臣政权的根基在西国,而且西国大名对新领土的需求更大。东国大名普遍对征朝兴趣不大,而对秀吉以各种理由抵制。


问题不是西国而是毛利两川与九州三杰,而这两个都在所谓的西国地区。太阁养子宇喜多秀家所属势力倾巢而出向西驱赶毛利两川势力,九州地区龙造寺氏老中锅岛直茂与岛津家主岛津义弘、大友家主大友义统率领本部人马也被丰臣秀吉谱代大名加藤清正与黑田长政等押送,文禄之役中毛利两川等外样大名在中间不但担负著大量军队开支,还要顶著所属领民的不满情绪。至于宫部润吉等一系列谱代大名也没有出去。


西国各大名距离朝鲜更近,徵调东国则必须先横穿日本再渡海,成本太高。


因为入侵朝鲜是以成功为前提,不是以失败为前提来决定战略部署的。这里面有个战后论功行赏的问题,前田和德川要是在朝鲜不小心立了点大功,你打算把他俩加封到哪个规模啊?德川的石高已经直逼猴子本人了好不好?


丰臣秀吉侵朝并不只用西国大名,第一次侵朝时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胜、蒲生氏乡、伊达政宗将他们的旗下军队集结在肥前名护屋作为预备队,共10万5千人。据说第二次侵朝也想派德川家康入朝督战,但因为自己身体急转而下安排后事去了。

当然侵朝主力还是西国大名,我个人认为有这几个原因

1、西国大名地理上更近,更方便调动人员和物资

2、是以宇喜多秀家为总大将,小西行长、加藤清正、黑田长政、福岛正则、蜂须贺家政、羽柴秀胜这些丰臣系年轻大名统领大军出征。当然猴子以为自己会赢,赢了的话丰臣系会获得更高的威望和奖赏。没想到打成那样损失惨重并且内部分裂了。

3、自己过去肯定不行,除非快赢了那种情况。

4、假如派德川家康或者前田利家,人家那把年纪和威望,怎么不得当总大将或者总参谋。要是打出了功高震主的声望,或者带领十几万人在外面生变,对猴子来说不是好事情。至于上杉景胜伊达政宗,并没有多大威望猴子也不太信任。


东国大名大多都是他用政治交换得来的,大多并非真心臣服于他,不愿服他调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