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世看来,德川家康和石田三成的争斗是德川家vs丰臣家,因为你知道后来会发生大阪冬夏战,但是站在当时的角度,这是丰臣家的内乱,武斗派vs文官派,而且这个文官派还是不得人心的少数派。你以为后来为什么立花宗茂改投靠了德川家?真的西军是铁板一块吗?

茶茶虽然被后世黑惨了,但她再怎么智障也不可能分不出明面上的远近亲疏,所以结论只有一个,在关原的时候,无论是德川还是石田,对宗家的丰臣家来说,并无远近,德川当时也没有表现出推翻丰臣家的意思,要知道关原合战离元和偃武相隔十多年,人的心思在其中有怎么样的变化。当时的家督尚且看不清,你要求臣子看清是不可能的。

这个问题归根到底要说到织田信长那里,青州同盟时期,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属于平辈论交,两个人一起长大的,没有德川家康顶住武田信玄,织田信长等不到本能寺就得GG,但是这里也有个问题,羽柴秀吉在早期只是织田信长的侍奉。真正定鼎他地位的是中国大返还和天王山之战。

早期信长秉承的是杀伐决断,不服者歼灭。所以信长的基本盘非常稳定,到丰臣秀吉这里,在明智光秀、柴田胜家相继GG之后,丰臣秀吉面对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是继续织田信长的事业,一颗牙一颗牙的掰断,还是另辟一条道路,他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继续信长的工作难度确实比较大,所以他的方法变成了劝降。

换言之,织田信长的天下是打下来的,丰臣秀吉的天下是逼下来的,这差距可就大了去了,大家只是自认打不过你,所以跟你说我服了,认丰臣秀吉做了共主,但是在这个条件下,德川家康的势力可没有受到结构性损失。再加上朝鲜战争让丰臣秀吉自己残了半条命。

这也就造成了后来在关原之战中,德川家康有足够的底气威逼利诱东军的不少势力。

论资历,德川家康和织田信长是兄弟辈分

论势力,德川家原本就是仅次于丰臣家的势力

论威望,老乌龟再不济也比石田三成那个把能得罪和不能得罪的人都得罪了个遍的家伙强

现在两边闹掰了,你要么战队,要么被双方同时看作潜在威胁(除非像伊达政宗那样远在天边,就这样他最后也没逃脱),那么你说你选谁?


非要说他们投靠德川,还拿人家跟德川结亲说事,其实就是抬杠。说什么德川违背「太阁遗命」私自结亲。德川家康宁可这么冒被处分风险也要跟人结亲(事实上也并不是通说那样,德川一句「忘了」就了事。德川家康本人受到了处分),因为什么?因为奉行众权力过大。

然后秀吉的主要遗嘱也就是「三年内,德川要在京都、伏见处理政务,实在不行(万一死了)可以让宇喜多秀家代理。五奉行,两人守大阪,三人在伏见帮助德川,其中前田玄以、长束正家被指定必须在伏见。大名人质随秀赖住大阪。」

秀吉死后,五大佬五奉行下令从朝鲜撤军。日本武士打仗是习惯要「恩赏」的!结果这打了个胶著、败仗回来,打仗徵调了那么多钱财、物资,仗又败了,都眼巴巴的指望丰臣家给他们增加俸禄,至少弥补一下战争消耗。但丰臣家不可能补给他们了。从秀吉死后到关原之战,五大佬联署增加俸禄只有四份,两份是丰臣亲族,一份是岛津家有功,另一份是堀尾吉晴参与普请的加封。五奉行也有联署给人加封的。甚至1600年德川趁著其他大佬不再,还有独自决断加封的。

也就是说丰臣嫡系出去吃苦受累了之后,得不到丰臣家的加封,所以怨气特别大。但是,他们找德川或者找前田,不一定有用。因为据记录,至少条款上规定了:加封,需要主政大佬德川找到另一位大佬,然后跟五奉行去申请表决,表决通过才能加封——五奉行唯三成马首是瞻,三成敌视家康,又跟这帮武将不睦,能通过就有鬼了。

这种情况下,人家抱个团。大佬德川毕竟领地天下第二,大家依靠一下德川大佬而已。说投靠?人家只是跟德川结了个亲,(关原之前)又没有成德川臣属。拿人家结亲说事,甚是无聊。

尤其,德川是秀吉的妹夫,孙女是预定的秀赖正室。德川家康和石田三成,在丰臣武将看来,谁能代表丰臣?当时的人一般会告诉你,德川家康。但是家康不是丰臣,只是大佬,所以当时的丰臣武将,只能去考虑依靠。(除了藤堂这种为大和丰臣家痛惜,真不愿意顾忌丰臣的之外)

———————以下原答案,12月18日————————————

来赞同一下 @毅先生 的答案。

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

亲信武将们没投靠德川家康,只是之前在对抗「中枢奸臣、小人石田三成」的过程中,依靠、亲近主政大佬德川家康。关原之战,人家是真正如假包换的「丰臣军」,突然被宣布为「叛军」——人家「清君侧」、「锄奸」的意愿是很强的。

「你说德川家康要造反?你说石田三成在保卫丰臣家?你凭啥说?你有什么证据呀?啥证据?拿出来!说是几十年、几百年以后的历史文献当证据?」

就是当时的人,根本就猜不到后来的事情。你觉得德川家康奸诈,觉得石田三成忠贞不屈?

拜托!石田三成在秀吉时期掌握重权,性格跟武断派都处不来。大家都觉得石田三成是个「小人」,当然了,这也包含了丰臣政权后期矛盾激化,但是这帮人不敢怨恨秀吉,三成替猴子背锅的问题

反观德川家康,后来人知道德川家康不是他丰臣家的忠臣。但在当时,德川家康是什么形象?敦厚、守信、能征惯战的人物。

清州同盟长达20多年,在战国时代这是很难得的。家康只是在本能寺之变后逃回本领之后,才贪了甲信之地。但事实上,信长、信忠一死,织田家都算分崩离析了,甲斐等地,早就开始闹一揆,背后可能是北条家干的,当然,甲斐国主河尻秀隆的死,德川作为受益者难脱干系。但之后信雄求援的时候,德川虽然有自己谋划和盘算,但也是确实出兵帮信雄了。可以说,德川家康的信誉度,其实在当时是蛮高的。

说石田三成是忠臣,太祖岂非周世宗之忠臣?额,有点串戏……那丰臣秀吉算不算织田信长的忠臣?看看信长死后秀吉干的那些事?关原之后家康也该干的都干了,石田三成,历史没有给他机会,让他来表演他会尽忠职守还是会干秀吉、家康那点事,不知道而已……不能一口咬定会,或者不会。这里黑字加粗一下:小早川秀秋被石田方面许诺「播磨、近江百万」、织田秀信被许诺「浓尾两国」……其实许出去的土地,谁也不能保证如果真的分割的时候,就一定全是分割东军领土,而不是像家康一样宰割藏入地。宁可把东军这帮人的土地都许出去,去拉人。也没真的拉下脸求一求东军这帮人「我知道你们恨我,但我对丰臣家是忠诚的,你们信我一次,家康要颠覆丰臣家。信我一次,打败了家康我就切腹!你们好好守护秀赖少主啊!」当年掌权的时候一副高攀不起的样子,瞧不起福岛、看不上加藤的……就算西军打赢了,天下是谁的?不姓德川了,但是少不了要姓毛利吧?反正能姓丰臣就出鬼了。毕竟核心武装力量的这帮人,跟石田三成这个「失势了,又跳出来政变搞事的前中枢秘书长」离心离德,西军胜利的话,基本上丰臣嫡系武装也就被「一锅烩」了。

也就是说,在当时看来,石田三成搞事情,武断派看不下去,太正常了,人家没有上帝视角。

而且,人家正经的丰臣军,讨伐的上杉是明摆著在领地整顿武备还拒绝上京解释的,认定造反没什么问题。丰臣军、丰臣魂,秀赖少主出军费,合法手续才出兵。

走一大半,快到了。后面传来消息,石田三成跳出来拉著几个大佬宣布「德川是反贼」……换谁谁能忍?说上杉反,上杉那态度也确实像反,然后合法出兵的丰臣军,一下子被宣布为「叛军」。

这帮人,福岛正则、黑田长政、池田辉政、山内一丰等一众,这帮人要说是「叛军」,那丰臣秀吉从始至终没掌握过一兵一卒的军队……丰臣政权也从始至终没存在过军队。

现在奉命出兵,眼瞅著快走到了的时候,后方闹出这么个情况,说联军统帅德川家康是反贼,说这一支由大量丰臣嫡系武装构成的讨伐军是「叛军」。这帮人的第一个反应,不用说,就是后方有人准备「残害忠良」了,丰臣家嫡系武装主要都在这了,大阪那帮人在干嘛?

不论换成谁,只要不开上帝视角。都会干这帮人干的事。

你是一个确定自己忠诚的武士或者职业军人,在奉命出征讨伐「叛逆」的路上,突然后方传来官方宣告,说要讨伐的「叛逆」不是「叛逆」,说这支讨伐军的统帅才是「叛逆」。不论有没有明说,但意思都是说这支讨伐军是「叛军」。

但你了解过情况,讨伐对象在领地整顿军备,疑似准备叛乱,中Y机关发文件去质问,人家回信冷嘲热讽,但对实质问题基本都在东拉西扯,大佬还拒绝来京解释,等于宣告叛乱。所以讨伐军有什么问题?没问题呀!

直江状有人说没流传下来,说现存的是伪作,但只要认真去读一读,是不是真的觉得是在狡辩、抵赖、耍流氓?

最可能的事情是什么?后方有人试图搞政变,甚至想要谋害某些重要人物,想对国家核心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这支讨伐军的多数人员进行残杀。

那不开上帝视角,换成各位,你们会不会想要去锄奸?

另外啊,有些人把东军武将说成是早就投靠德川……

那关原十几年后,二条城会面,准备冒死保卫秀赖的人,都在干嘛?

那都抱著家康大腿十几年了,大阪之战时候还默许大阪方拿走其存粮的人在干嘛?

说到底,不过是石田、西军操作太骚,德川家康智慧又太秀。这帮人被耍了而已。


简而言之,德川家康比石田三成更代表丰臣。

关原之战并不是丰臣家主丰臣秀赖的代表石田三成对战意图谋朝篡位的野心家德川家康,而是丰臣第一重臣,正二品内大臣,已故太阁依赖的东国巨无霸,太阁死时托孤大臣德川家康对阵丰臣的文官派,五奉行石田三成。

所以家康的手下的很多丰臣家臣,不论是利益收买的,还是受恩于家康的,亦或单纯不爽石田三成的,这些人跟随家康的目的就是让丰臣政权重新洗牌,把石田三成这种他们认为的「奸逆」清除掉,让五大佬德川家康拨乱反正,顺便自己也分一杯羹。

当然不排除从一开始就知道家康最终目的是废掉丰臣取而代之的,比如黑田孝高,但是有这个政治嗅觉的基本能看出来家康大势已成,赶紧投资一笔才是正道(孝高让儿子长政去家康麾下作战)。


以前写过的一个回答可以直接解答这个问题

https://www.zhihu.com/answer/1548287104


人类迷惑行为,双方都高喊著保卫秀赖公,而把对方的脑浆子打出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