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从清香里走过

迎来更美的四月

浦口桥林

素有“江北小秦淮”之美誉

小桥流水人家

石碛河边柳影摇曳、风情万种

桥林的春天

梨花烂漫、海棠依旧、

茶园飘香……

四月的桥林,满身诗意

一树梨花一溪月

《古桥林十二景之梨园听莺》:相传,明代有位翰林学士,在桥林西火巷深处(桥林医院)建造一座梨花园。梨花盛开的季节,引来百鸟争鸣,其中尤以莺鸟为多。每值晨曦微露,莺啼之声,由少而多,由小而大,起先如稚童梦呓,再如众乐齐鸣,清脆婉转,似琴瑟,如仙乐。初醒之人,翘首痴问:“吾尚在梦中否?”。惜花好鸟者,相率于清晨时刻,观赏群莺选树、盘旋枝头。

如今在桥林街道周营、七联等村庄,仍然能看到大片的梨园。

白白淡淡隐隐,朦朦胧胧绰绰,那一树梨花漾出的白,就像一院月色,简洁素净。就像在恬淡的生活中,在纯粹的自然里,怡然自得、远离尘世浮躁。

古人喜欢把梨花比作雪,清代的李渔说:

“雪是天上之雪,

梨花乃人间之雪。

雪之所少者香,

而梨花兼擅其美。”

在清风鸟语中

出尘无染,洁净幽雅

恍如一树白月光

整个春天也在梨花开落间,隽永而有韵味。

一片春心付海棠

带着诗情画意,

携着十里幽香,

桃红梨白杏花粉,

回眸处,一枝深情旧海棠。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明代的“风流才子”唐伯虎根据“海棠春睡”典故,丰富了想象,画了一幅《海棠美人图》,并题诗云:

褪尽东风满面妆,

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和谁说,

一片春心付海棠。

桥林街道望月海棠园占地1200亩,海棠树种100多个,颜色有白、红、粉、紫,花开似锦。

待到春花烂漫时,许你海棠依旧。

一盏清茗酬知音

半壁山房待明月,

一盏清茗酬知音。

待到春风二三月,

石炉敲火试新茶。

沈从文说:在春天,去看一个人。

桥林街道茶棚村茶园的清香,

弥漫了一座又一座山头。

春光正好,新茶正浓,

捧一杯桥林农家手工茶,

和春天坐在一起吧!

此外,还有很多不经意的风景印入眼帘,浓浓的春日气息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忙趁东风放纸鸢

风和日丽,孩子们在福娃广场上追逐春光放风筝。

柳暗花明又一村

走入乡间别有一番风味的林荫小道。

一片湖光烟霭中

邂逅高汤村三叉水库的黄昏,波光粼粼、天水一色。

滚滚长江东逝水

春风吹过,芦苇飘荡,声声嘹亮的汽笛声就像优美渔歌声,回荡在耳边,仿佛把人带进了千年前的古诗词中。

平田涨绿村村麦

平田涨绿村村麦,嫩水浮纡岸岸花。

漫步在桥林村庄的田野上,绿油油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能一下子唤起你心中的乡愁。

人间四月芳菲尽,

一花一叶都是写意,

一草一木都是风景,

一江一舸都是情怀,

一村春景皆可成诗。

在花开的季节里,

静美幽馨。

带着一份淡淡的旖旎,

遇见阳光,

遇见温暖,

遇见最美的古镇桥林。

来源:文旅浦口

浦口发布编辑、整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