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免死金牌到 62死囚拖过年    中国时报【陈志贤、郑闵声╱台北报导】

受邀评估我国国家人权报告的两位国际知名法学教授日前致函马总统,要求政府承诺于明年二月前不执行死刑,对我政府部门形成压力,并影响六十二名死刑犯的生死。法务部政次陈守煌昨天表示,对于两位教授的善意呼吁,法务部表示尊重及感谢,法务部必须依法行政,「一定会执行死刑,但没有时间表。」

官员私下透露,由于马总统非常在意外界对两公约的观感,法务部届时甚至可能还会举行中外记者会,并准备说帖正式向国际发声。两位人权委员来台前的要求,的确让法务部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日前台南发生随机杀男童命案,凶嫌宣称杀人动机,就只因想吃牢饭,并扬言杀一、两个人不会判死刑;此一命案再度引发群情激愤,日前已有上万民众连署要求法务部执行死刑。本已平静一段时间的死刑存废争议再起。而国际学者此时再要求我不得执行死刑,让法务部颇为为难,外交官员也担心对方有干预我内政之嫌。

事实上,马政府曾在九十九年四月廿八日执行第一波死刑,共枪决四名死囚。去年三月四日,法务部二度执行五名死刑犯枪决。但迄今已经有一年九个多月未再执行死刑,目前死刑犯累积至六十二人。

马总统二○○九年批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与「公民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今年四月公布第一份国家人权报告。由于台湾并非联合国会员国,无法将报告送交联合国审查,总统府人权咨询委员会决定邀请有公信力的国际人权专家来台审查国家人权报告,并由法务部负责行政事务。

官员指出,受邀来台审查报告的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法学院教授Manfred Nowak、联合国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委员会委员Eibe Riedel,在上个月联名致函马总统,要求我政府保证在他们明年二月来台前,不执行死刑。

法务部官员表示,两年前台湾为了要取得欧盟「申根签证」,法务部为了国家整体利益,只好暂时不执行死刑,以拖待变,让定谳死刑犯取得暂时「免死金牌」。由于国际人权组织不满台湾目前仍执行死刑,以各种方式向台湾施压,至今仍对法务部形成一定程度的压力。

陈守煌昨天表示,目前全国民意超过八成反对废除死刑,现阶段法务部不考虑废除死刑。对于死刑执行,法务部会依法行政,一定会执行死刑。

但陈守煌也说,针对此事,马总统已要求法务部与外交部妥慎处理,法务部最近将会与外交部进行研究如何处理。两名国际人权教授的善意呼吁,因攸关台湾在国际人权维护上的国家利益,因此法务部都会予以考量,但执行死刑并没有时间表。

废死联盟则认为,执行死刑不可回复,因此对于穷凶恶极案件可以用无期徒刑,终身监禁方式替代,如果贸然执行死刑,不但剥夺生命权,也违反目前世界各国的废死潮流及联合国人权两公司的精神。


 


 

 以下是法务部进行我国「死刑存废」问题民意调查摘要:


一、    死刑存废问题民意调查:

 

编号

时间

机关/团体

主题/调查结果

1

96.12.19

   ∣

97.2.15

法务部

「台湾地区死刑存废问题之民意调查」

1.废除死刑:79.7%不赞成、15.9%赞成

2.「终身监禁不得假释」替代死刑:56%赞成、43%反对

3.死刑犯如悔改可改判无期徒刑,未改过则执行死刑:65.5%赞成、31.7%不赞成

2

98.1.5-9

中正大学杨士隆教授【议题:全国民众犯罪被害暨政府维护治安施政满意度调查】

1.完全不赞成废除死刑:40.4%

2.不赞成废除死刑但有配套措施愿意赞成废除者:30.3%

3.赞成废除死刑但需有配套措施者:22.3%

4.非常赞成废除死刑:5.9%

※针对尚未执行的死刑犯:

1.依法应尽速执行:43.8%

2.赞成改终身监禁不得假释措施:51.3%

3

98.7.1-7

中正大学杨士隆教授【全国民众犯罪被害暨政府维护治安施政满意度调查】

1.完全不赞成废除死刑:42.2%

2.不赞成废除死刑但有配套措施愿意赞成废除者:30.7%

3.赞成废除死刑但需有配套措施者:19.4%

4.非常赞成废除死刑:5.5%

※针对尚未执行的死刑犯:

1.依法应尽速执行:48%

2.赞成改终身监禁不得假释措施:46.8%

4

99.1.4-8

中正大学杨士隆教授【全国民众犯罪被害暨政府维护治安施政满意度调查】

1.完全不赞成废除死刑:45.1%

2.不赞成废除死刑但有配套措施愿意赞成废 

  除者:29.2%

3.赞成废除死刑但需有配套措施者: 20.2%

4.非常赞成废除死刑:4%

针对目前44名死刑犯:

1.应尽速执行:52%

2.赞成改终身监禁不得假释措施:42.7%


二、死刑存废不同意见摘要:


(一)支持死刑存在意见

1.对于穷凶恶极、毫无矫治可能之徒,判处死刑,可将其与社会永久隔离,避免以后再次危害社会,不仅一劳永逸而且可以降低政府狱政负担,符合经济原则。

2.人莫不畏死,死刑具有警惕与吓阻作用,且可以平息以及满足被害人或其亲属的不平心理,符合正义的要求以及社会的感受。而且,也是对于一般善良国民生命的尊重。

3.我国对死刑的规定已经很少,而且死刑案件特别审慎注意,往往须再三审理确认,死刑误判的可能性已降到最低。

(二)支持死刑废止意见

1.国家一方面用法律禁止杀人,另一方面却制定法律杀人,不仅互相矛盾,更违背人道精神。

2.犯罪行为非仅出于犯罪者个人因素,漠视社会病态原因,剥夺犯罪者生命,并不公平。

3.一旦死刑执行过后,生命权即无法回复,如果因为误判造成无辜者受死,根本没有救济机会。

4.目前并无确切的证据,足以证明死刑具有威吓作用,反而是刑罚愈苛,愈容易助长人类的残酷心态。

5.犯罪人处死,对被害人生活并无实质帮助。若能让犯罪人劳作,填补被害人损害,较为合理,对于被害人家属而言,也有避免陷入生活困境的效果。


 


 



 可以看得出来,台湾民众大部分还是倾向维持死刑,虽然世界各国潮流皆走向废除死刑,但是在台湾这个深受儒家思想、儒家文化这么重的国家,废除死刑之路看来还有一段路要走。


西方国家可以如此的「宽容」,其实跟他们的宗教战争有所关系。


16世纪中叶以后,马丁·路德在德意志境内推行新教宗教改革,而新教加尔文教派也逐渐在法国境内活跃。他们的出现,令原本的天主教徒感到受威胁,但新教教徒的影响力日益增力,双方发生冲突。

 

1559年,法国国内的新教教徒组成了雨格诺集团,对抗捍卫天主教的统治阶层吉斯家族。1562年,双方爆发武装冲突,史称「法国宗教战争」。战后,吉斯家族的洛林的亨利一世、瓦卢瓦的亨利三世及纳瓦拉的亨利开始展开争夺法国王位,称为「三亨利之战」。可是,亨利一世及亨利三世先后遭到刺杀,而王位继承权就落在纳瓦拉的亨利身上。因此,他加冕为法国国王,为亨利四世,开创了法国的波旁王朝。

1598年4月13日亨利四世签署颁布了南特敕令这条敕令承认了法国国内雨格诺教徒信仰自由,并在法律上享有和公民同等的权利。而这条敕令也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份有关宗教宽容的敕令。

虽然亨利四世之孙路易十四在1685年颁布《枫丹白露敕令》,宣布基督新教为非法,因此而废除了南特敕令,但是亦对西方国家造成不小的影响。


反观大中国地区,「宽容」的观念或者称为「能尊重他人自由」的这个观念,一直未被建立起来,因此这也使得台湾在废除死刑的议题上,没有办法被广为接受。也许再给予台湾多一些时间,相信在未来废除死刑会成为民意共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