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经络之三阴三阳命名探讨

姜 元 安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香港)

摘要:人身之中脏腑经脉均有特定的三阴三阳名称。文章通过对天地阴阳与脏腑之间相应关系的讨论,认为天有三阴三阳,则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化而为一年六节之本;地有三阴三阳,则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之运而成万物制衡之理;人禀天地三阴三阳之气,则有五脏六腑之用及十二经脉表里阴阳之相使相成。脏腑应阴阳,经脉属脏腑,故人身之脏腑经脉,不得不有三阴三阳之名。其名之由来,先因于脏腑之应于阴阳、四时、六气与五行,而后经脉随其内属之脏腑而各得其三阴三阳之名。三阴三阳,分则为三,合则为一。脏腑、经脉虽各具三阴三阳之名,但是不能只因其数之多少而论其阴阳气之多少。若欲论脏腑阴阳之气,不仅当从三阴三阳求之,亦须从脏腑之本气求之。

关键词:脏腑;经络;三阴;三阳;命名

Discussion on the names ofthree yin and three yang of the Zang-fu and meridians

JIANG Yuan-an

(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a )

Abstract: There are the specific names ofthree yin and three yang for the different zang-fuand meridians of the human body. By means of discussion on the corresponding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yin-yang in the nature and the Zang-fu, it is thoughtthat the changes of wind, cold, summer-heat, dampness, dryness and fire throughthe year are based on the three yin and three yang in the heaven, while themovement and balance among the qi of wood, fire, earth, metal and water arebecause of the three yin and three yang in the earth. Just by taking thenatural qi of three yin and three yang from the heaven and earth, there are thefunctions of the five-zang and six-fu and, as well, the correspondingrelationships of yin-yang in terms of exterior-interior in the twelve regularmeridians. Because of Zang-fu with yin-yang, and meridians with Zang-fu, therehave to be the specific names of three yin and three yang for the differentZang-fu and meridians. Based on such knowledge, it gets the conclusion thatit』s better to understand the properties of yin-yang of the Zang-fu in terms ofthree yin and three yang, and in terms of the original qi of Zang-fu themselvesas well, rather than only the quantity of three yin and three yang.

Key words: Zang-fu; Meridians; Three yin;Three yang; Names

人身之中脏腑经脉均有特定的三阴三阳名称。如《灵枢·经脉》中提及「肺手太阴之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胃足阳明之脉」「脾足太阴之脉」等有关手足十二经脉及相关脏腑之名,均直接以三阴三阳之名,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阳明、少阳冠之。但是,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并无任何篇章直接论及是依据什么方法将不同的脏腑经脉与三阴三阳联系起来,后世医家亦未能就此有清晰的补充。

问题的提出

1. 三阴三阳,气有多少?三阴三阳之名是依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气有多少异用」之原理而来的。按阴阳气由少而多排列,分别为厥阴(一阴)、少阴(二阴)与太阴(三阴),及少阳(一阳)、阳明(二阳)与太阳(三阳)。故《素问·天元纪大论》云:「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若以此为标准来认识脏腑经脉之三阴三阳,则具有特定名称之脏腑及经脉应该能反映出其阴阳气有多少不同。譬如,肺手太阴之脉,应该是肺及其经脉之阴气最多,其余依此类推。但实际上,在认识脏腑经脉之阴阳气时,并不能如此简单地将其与所相关的三阴三阳对等起来。

《素问·血气形志篇》又指出:「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也」。若以此而言,则人身之三阴三阳又不以阴阳气之多少分,而是以气血多少分。若将气血分阴阳,气为阳而血为阴。再将「气为阳」与「血为阴」作一关联,则会出现另一种状态。即:太阳常多血少气,则太阳常多阴少阳;少阳常少血多气,则少阳常少阴多阳……如此一来,与上述三阴三阳所反映之阴阳气多少更加不一致。

清朝医家周学海在其《读医随笔》中曾就《三阴三阳名义》作专门论述,提出「三阴三阳者,天之六气也,而人身之血气应焉。然血气之行于身也,周流而无定,而三阴三阳之在身也,有一定之部份……人身三阴三阳之名,因部位之分列而定名,非有血气之殊性以取义也」[1]。特别强调「经络之三阴三阳,以其所行部位分表里言之也;脏腑之阴阳,以其脏腑之本气刚柔清浊言之也」[1]。迄今为止,有关三阴三阳之命名基本上都是从经脉所行之部位为认识的切入点。

2. 经脉名称与循行位置?《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在介绍十二经脉时会根据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循行部位,指出「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属阴经;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属阳经」[2]。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则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央。当经脉之三阴三阳确定之后,与经脉相关的脏腑就自然而然地随之而有同名。但教材却没有说明为什么经脉会有如此的循行分布。若果真依经脉所在位置而分三阳三阴,则三阳之序为阳明(二阳)、少阳(一阳)与太阳(三阳),而三阴之序则为太阴(三阴)、厥阴(一阴)与少阴(二阴)。如此,则显而易见与三阳三阴所代表之「阴阳之气,各有多少」之序并不相符。

现代的一些研究曾试图从阴阳气之多少来解释手足三阴三阳经脉的这种分布特点,如赵喜新等[3]提出首先根据五脏六腑所处部位确定其阴阳气之多少,然后将之与相关的经脉相联系而确定经脉三阴三阳之名;叶庆莲[4]则认为先定下人身结构之三阴三阳名称,再结合阴阳气之多少,根据经脉所在部位及阴阳气多少而命名经脉三阴三阳;朱小俊[5]则认为经脉在四肢前、中、后的分布是遵照阴阳平衡之规律而形成的。但无论那一种认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在阴阳气多少与三阳命名上,都认为「阳明」之阳气最盛,为三阳;「太阳」次之,为二阳;「少阳」则最少,而为一阳。这与《内经》中有关太阳为三阳、阳明为二阳之认识是完全不同的。例如《素问·阴阳类论》中直接有「所谓三阳者,太阳为经」、「所谓二阳者,阳明也」以及「一阳者,少阳也」之提法。所以,建立在以阳明为三阳、太阳为二阳基础上的分析,其前提必须是先修正太阳与阳明之属性,这与《内经》是不相符合的。

脏腑经脉之三阴三阳命名到底是随意而无特定意义?抑或刻意而有其特殊意义?始终是中医学在理论层面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如果不能在理论上说明脏腑经脉之三阴三阳命名的原理,就会导致如周学海所说的「十二经之三阴三阳之为借名矣」[1]的结论,即十二经脉不过是借三阴三阳之名而实际上与三阴三阳无关。从这一结论再推下去,则脏腑经脉亦不过是借阴阳之名而已。如果处于人身功能系统中心的脏腑经脉都只是借阴阳之名,那么,整个中医学中阴阳这一最核心的概念恐怕就没有意义了。所以说,这是中医学在理论层面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而对于这么大的一个学术问题,竟然甚少有专门的研究报告,不能不说是很大的遗憾。

天地阴阳与脏腑之相应关系

《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在《灵枢·经脉》中论及手足十二经脉之循行时,最后必定要将其「属」于某一特定的脏腑,譬如「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由于脏腑是经脉之根本,因此,要思考脏腑经脉是如何与三阴三阳发生特定关系这一问题,就必须先回到天地阴阳与脏腑的关系上来。

1. 五脏应四时、五行?《素问·宝命全形论》谓:「人生于地,悬命于天」,指出了应该将生命置于整个自然之中来认识其现象与过程。当将生命置于自然之中时,就会发现人之阴阳是本于天地之阴阳这一根本特征。所以,不仅是「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更重要的是「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

既然天地阴阳是人体生命之本,认识以脏腑为中心的人体生命时就必然会将天地之阴阳与脏腑相应。一年之中,天有四时阴阳之变,人身之气与之相通,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在论述四时阴阳为万物之根本时,根据春、夏、秋、冬之阴阳升降将肝、心、肺、肾分别与之相应,而此四脏则分别有少阳、太阳、太阴及少阴之名。人身有五脏,四时只与四脏相应,必有所缺。要解决人身只有四脏与天之阴阳变化相应的问题,还应该将人与地之阴阳变化相应起来。地之阴阳变化在五方,即东、南、西、北、中。五方之应,实则在于五行。故《素问·六节藏象论》在论藏象时除了言心(太阳)通于夏气、肝(少阳)通于春气、肺(太阴)通于秋气、肾(少阴)通于冬气之外,又增加了脾胃等(至阴之类)而通于土气。

「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一句非常有深意。此句在体例上与前四脏之象不同,前四脏(心、肺、肾、肝)之象皆与四时之气通,而「至阴之类」则「通于土气」。土乃五行之一,此句的重要性在于将脏腑与五行直接联系起来。如此,则形成了「阴阳-四时-五行-脏腑」这一在《内经》中,亦是在中医学中最核心的理论支柱。见图1。

2. 阴阳化六气,六气化五行?人居天地之间,禀天地之气而生,人身之气必与天地之阴阳相应,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黄帝有「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之问,而岐伯则以「五行十三属」答之,以尽天人相应之理。譬如,通过「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而将脏腑与四方、五行、六气直接联系起来。《道德经》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则「道生万物」而万物皆归于「道」。一阴一阳之谓道,只有将有形之人体与天地之阴阳相应,才能从阴阳层面来深刻认识人体之生命。正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说:「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故可为解」。

天之阴阳,化为六气;地之阴阳,化为五行,故《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之三阴三阳所化之气,即《素问·天元纪大论》所云:「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而在天之六气则进而化为在地之五行,即《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谓:「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以「风生木」「热生火」「湿生土」「燥生金」「寒生水」称之。正因为天地阴阳之气相感,于是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风木」「火热」「土湿」「金燥」及「寒水」之名,而后世医家则直接以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称之。在《素问·五运行大论》中,当黄帝有「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之问时,岐伯仍以「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之答而将脏腑与五行、六气直接联系起来,实际上已经将天地之阴阳属性直接赋予人之五脏六腑。见图2。

3. 脏腑分属阴阳,相合而为表里?在进一步讨论人体之五脏六腑是如何体现天地之阴阳属性之前,先回到脏腑的一般关系上来。若以阴阳而言人身之脏腑,则「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素问·金匮真言论》)。这种「藏者为阴,府者为阳」的认识不仅以阴阳分脏腑之属性,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基础而将脏腑形成了阴阳相配之表里关系,又称为「相合」关系,即《灵枢·本输》及《灵枢·本脏》所言之「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及「肾合膀胱」。除此之外,还有心包与三焦。由于心包只是代心受邪,所以附属于心而不在五脏六腑之列。而三焦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是孤之府」,所以属膀胱而与肾相合,即《本脏》所言「肾合三焦膀胱」。这种以阴阳为基础的脏腑相合关系,虽然未涉及阴阳气之多少,但对于认识三阳三阴是如何与脏腑发生关系则是至关重要的。

4. 三阴三阳各有表里关系?当我们认识到天之三阴三阳化为地之木火土金水时,就已经看到与六气、五行相应之脏腑应该具备三阴三阳之特点,但只是部分脏腑所具备的三阴三阳特点,如风木为肝属厥阴,君火为心属少阴,湿土为脾属太阴,相火为三焦属少阳,燥金为大肠属阳明,寒水为膀胱属太阳。见图3。在此情况下,有2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尚须解决。其一,如何认识尚未提及的其它脏腑之三阴三阳特点?其二,如何进一步建立以三阴三阳为基础的脏腑对应关系?

从阴阳互根而言,三阴三阳之间必然要有清晰的对应关系,否则就不能保持阴阳在不停消长过程中的平和状态。《素问·六微旨大论》通过「标、本、中见」清楚地表达了三阴三阳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正是因为三阴三阳所化之六气俱有「中见」之气,才能保持天地阴阳消长而万物生化不息,如张景岳所注:「言三阴三阳各有表里,其气相通,故各有互根之中气也」[6]

脏腑应阴阳,经脉属脏腑

天地间三阴三阳之气所存在的阴阳互根关系必然会体现在人身上,而以脏腑为核心的生命活动亦必然会自然而然地反映出这种关系。如果以五行归属为基础而将互为表里的脏腑相合关系与互为表里的三阴三阳进行整合,则所有脏腑之三阴三阳属性就会一目了然。譬如厥阴之上,中见少阳,则厥阴与少阳为表里,而风木为肝,肝与胆为表里,则肝为厥阴与胆为少阳。其余皆以此类推。显而易见,三阴三阳之表里关系与脏腑之表里关系是一致的,并因此而得到了统一。由此可见,三阴三阳之应于人身,首先是与脏腑相应。见图4。

由于十二经脉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所以当建立起脏腑所具有的三阴三阳属性之后,则属于脏腑之十二经脉亦必随所属之脏腑而具相应的三阴三阳之名。十二经脉有手、足经之分,故应于人身之三阴三阳亦有手、足之分,而各自形成其表里关系,即《素问·血气形志篇》所云:「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见图5。

《灵枢·本藏》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通过经脉与脏腑间的联系而使阴阳气可以周流于全身,手足相连而如环无端。《灵枢·逆顺肥瘦》所谓:「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只是对经气流行的一般性描述,而《灵枢·经脉》则通过对十二经脉循行部位的详细描述而展现了十二经脉之间首尾相贯及脏腑经脉之间通过经脉络属所构成的完整的阴阳表里关系。正是因为先有脏腑与天地三阴三阳之相应,而后与脏腑相属之经脉乃有其三阴三阳之名,所以在《灵枢·经脉》中有关十二经脉之名皆以脏腑为始,三阴三阳随之,最后方具经脉之名,即「肺-手太阴-脉」「大肠-手阳明-脉」之例。后世将此改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等,则失去了经脉命名之本义。

三阴三阳,分则为三,合则为一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生万物,则万物尽从阴阳之变。故若以数分阴阳,则「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素问·阴阳离合论》)。当将天地之阴阳一分为三而只有三阴三阳之数时,《阴阳离合论》中黄帝就又有了「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之问。

这个问题的提出,主要针对十二经脉已具三阴三阳的名称之后而在其循行路线上所呈现出来的不同部位。「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厥阴之表,名曰少阳」。这段文字通常被认为是以经脉之循行部位而确立经脉三阴三阳之名的依据。但事实上,这段文字只是陈述了经脉循行于体表的一般部位特点。从各经脉之分布而言,似乎具不同三阴三阳之名的经脉有其特定的循行路线。但如果经脉之不同循行路线确实是因为其所具三阴三阳之名不同,那么,一、二、三之间的区分就应该十分明显了。而如果阴阳之一、二、三之间确有明显的区分,那么就会出现黄帝所担心的「三阴三阳,不应阴阳」的局面。

该篇以《阴阳离合》为名,就是为了探讨阴阳似离而实合的状态。从经脉之分布看,三阴三阳似乎处在分离的状态。但经脉之根属于脏腑,脏腑之气应于天地之阴阳,而通过经脉与脏腑间的联系则可以使阴阳之气周流于全身,使五脏六腑之间相使而不相失。故曰:「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其分虽为三阴三阳,其合实则为一。三阴、三阳不能截然分离,各因其「枢」而使「开」「合」相连。而三阴三阳之间,则「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看似阴阳相离而亦实不可分,故全篇以「阴阳,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作总结,与《阴阳离合》之篇名相应。

结论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天有三阴三阳,则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化而为一年六节之本;地有三阴三阳,则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之运而成万物制衡之理;人禀天地三阴三阳之气,则有五脏六腑之用及十二经脉表里阴阳之相使相成。故人身之脏腑经脉,不得不有三阴三阳之名。其名之由来,先因于脏腑之应于阴阳、四时、六气与五行,而后经脉随其内属之脏腑而各得其三阴三阳之名。阴阳虽分为三,其要总归为一。脏腑、经脉虽各具三阴三阳之名,但是不能只因其数之多少而论其阴阳气之多少。若欲论脏腑阴阳之气,不仅当从三阴三阳求之,亦须从脏腑之本气求之,故《内经》有「六节藏象」之论。至于经脉,并非以所行之部而定其三阴三阳之名,更不得因其名而定其阴阳气之多少。论及于此,因思《伤寒杂病论》原序中所云「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数语,不得不叹为观止!

参 考文 献

[1] 清·周学海.中国医学大成·读医随笔.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47-148

[2]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30

[3] 赵喜新,王雪霞,赵昭,等.从量化阴阳的角度看十二经脉的命名. 中国针灸,2009,29(3):227-230

[4] 叶庆莲.阴阳理论与《内经》十二经脉命名初探.河南中医,2007,27(3):14-16

[5] 朱小俊.浅谈十二经脉的命名.黑龙江中医药,2005(3):43-44

[6] 明·张介宾.类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824

(收稿日期:2015年11月18日)

通讯作者:姜元安,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李慧珍楼一楼101室,电话:00852-39438130,E-mail:[email protected]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