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韩国始终有个纠结,就是自己历史上其实挺没文化的,只能大量照搬中国的文化,包括汉字。近代以来,特别是最近半个世纪,这俩国家发展的不错,比中国有钱了。比中国有钱之后,再用汉字,就显得特别没面子了。于是乎这俩国家开始琢磨怎么改革。

韩国人的办法最干脆:汉字我不用了,你看我多牛X!

结果,200年前朝鲜王朝的几乎所有文献和历史资料,今天的韩国人大多数都看不懂,因为全是汉字。还是文言文的。废除汉字的结果就是这个国家把自己的今天和历史强行割裂,否认历史,或者说回避历史,并不能真的让历史消失。

日本没有那么猛,但是他们从内心上也想证明自己的老祖先其实也挺有文化的,这不,这一次,他们逮到机会了。

今年5月1日,平成天皇要退位当上皇了,他儿子德仁要即位成为新一代天皇。新天皇得有个年号啊。昨天,日本政府发表了这个新年号:令和。

这个年号一出来,日本的心态就暴露无遗了。这是日本从大化元年公元646年以来第一个不是源自中国古籍的年号。

在此之前,一千三百多年,两百多个年号,全部来自中国唐代之前的古籍,而这一次是源自日本的第一部诗集《万叶集

这是什么意思呢?

很简单:你看日本的古人也是挺有文化的,你以为就中国有古籍吗?否!日本也有古籍,万叶集就是!你看日本历史上也是挺牛X的!日本老祖宗也有文化人!

但是这一招蒙蒙不懂汉字的洋人和不甚懂汉字的日本人还可以,在中国人看来,这纯粹是弄巧成拙,把古代日本人文盲的一面暴露无遗。

年号要出自经典,这没什么好解释的。毕竟年号吗,必须要有出处,要有讲头。老百姓给娃娃起名还要翻翻家谱字典,何况是一国的年号呢?

所以啊,你要找年号,你查的这本书必须本身就是经典。四书五经,二十四史

。必须是这种书。日本人之前也是这样。

比如

明治来自《周易》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大正来自《易经》 大亨以正 ,天之道也

昭和来自《尚书》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看了这几个例子大家会发现,这些年号并不是随便从这些书本里找两个字,而是来自一个句子,是这个句子的浓缩,体现的是这个句子的意思。明治的意思就是圣君出世;大正的意思是正大光明,畅通无阻;昭和的意思就是内外和谐。

甭管实际上这三个战争贩子是不是那么干的,至年号的含义是这个意思。

那么这次的令和的出处《万叶集》究竟是一部什么典籍呢?万叶集相当于日本的诗经,是日本最早的一部诗集。里面的内容基本都是和歌。但这部诗集根本不是汉语典籍,而是一部日语典籍!

简单点说,万叶集成书的年代,日本还没有假名,所以只能用汉字来标记日语的发音,这类似于我们小时候用汉字标记英语发音。在这部所谓的汉文诗集里,汉字就是表音符号,本身没什么含义。这些汉字连起来读,中国人全能读下来,什么意思,中国人则是一脸茫然,除非你懂古代日语。

这就好像我说 偶哈腰,狗杂一妈死。如果你从汉语字面的意思理解,好像是骂街,但你要懂日语,你就明白,这不是人家骂你,这是人家见面跟你打招呼呢!万叶集大概就是这类东西。一部全部由汉字写成,但现代中国人不明白(不懂日语),现代日本人看不懂(不认识那么多汉字)的经典。

所以很多人纳闷,如果你要从这种经典里挑俩汉字做年号,你怎么挑?

日本人果然聪明,万叶集里有一首组诗 《梅花歌卅二首并序》 其中的序言是用汉语汉字写成的,这里的汉字全部都是存粹的汉字,语法也是文言文语法。人家就从这篇东西里挑了一句话。

时初春令月,气淑风和 浓缩一下,就是令和

但是你让中国人看,中国人立刻就会发现,这句话其实是句废话,压根没什么含义。类似于兰亭序里的天朗气青,惠风和畅。是一句形容天气情况的套话。就好像电影里小混混跟女生搭讪常用的那句:美女,今天天气真好啊!这跟上面选自周易尚书里的那些句子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完全就是白开水。并且很明显是从中国魏晋的散文里抄来的句子。

所以这个年号选择的非常弄巧成拙。你要证明日本古人也有文化,结果选了这么个白开水的句子,而且明显是从魏晋古文里抄来的东西。这种东西第一说明日本所谓的古典文化其实很多都是从中国剽窃来的二手货,第二说明选这个句子的人本身就没啥文化。你让任何一个读过中学的中国人选,他也不能选这么一句!这明显是那种汉文造诣很肤浅的人选出来的。

另外,你即便从字面意思理解,这个年号也很不好。令和,号令大和。这似乎很符合日本天皇的身份。但是你别忘了,今天的日本是君宪制度,天皇是虚君,你用这么一个号令大和的年号,什么意思呢?

总之这一次,我感觉日本人是玩砸了。想证明自己一把,结果弄巧成拙,画虎不成,有点丢人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