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損傷,多見慢性病症,亦可見急性發作。急性發病者動作困難,翻身時可引起難忍的疼痛。慢性起病者因發生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各異,較顯著的癥狀和體征如下:

1、翻身困難,臀部疼痛。

2、臀中肌近前起點位置的肌纖維受累,出現髂骨嵴最高部疼痛。

3、臀大肌、臀中肌及臀小肌前部中間部位(相當於臀小肌的起點部)及近止點處肌纖維受累,可見持續性的臀 骶部疼痛,如發生在一側臀部時,則可見臀骶同側半個臀骶部條狀疼痛帶。

4、感覺以大腿前外側的癥狀為主,發生疼痛、麻木、冷感等異常感覺。

5、出現同側腘窩後外上側部的痛感、緊縮感。

6、大腿處於旋外位置,膝關節不能完全屈曲。

接下來,我們來看解剖位置以及平面投影。

臀大肌位於淺層,上方長在髂骨後面臀後線,骶骨和尾骨後面,骶結節韌帶。

下方:闊筋膜張肌髂脛束(表面3/4)和股骨臀肌粗隆。

功能:

髖外展,髖伸展,骨盆對側旋轉,骨盆後傾(過度屈髖位有後伸),腰椎曲度變直,穩定骨盆。

拮抗肌:髂腰肌

協同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頭肌,腰方肌,大收肌

臀中肌長在臀大肌的下面,所以是深層肌,上方:髂骨臀前線和臀後線之間。下方長在股骨大轉子。

功能:近端,腿外展,前部旋內,後部旋外。

遠端:骨盆前傾 骨盆後傾。

拮抗肌:內收肌,股方肌。

協同肌:臀小肌,闊筋膜張肌,梨狀肌。

臀小肌上方髂骨前線和臀後線之間,下方,股骨大轉子。

功能:腿外展,前部旋內,後部旋外。

遠端:骨盆前傾,骨盆後傾。

拮抗肌:內收肌,股方肌

協同肌:臀小肌,闊金膜張肌,梨狀肌

臀大肌損傷損傷會導致我們膝關節外側疼痛,原因是因為臀大肌和闊筋膜張肌的腱膜是長在一起的,當臀大肌損傷時會出現痙攣期,這樣就會激惹闊筋膜張肌,導致闊筋膜張肌的肌緊張,從而出現傳導痛,但從運動醫學的概念來說,因為闊筋膜張肌長在髂前上棘下方包裹於闊筋膜內,上端附著於髂脛束,後者連接到脛骨外側髁。闊筋膜張肌外展、內旋髖關節,所以當臀大肌損傷的時候,外展或者內旋髖關節可能會引起疼痛。從軟組織外科學的傳導通理論來說,臀大肌和闊筋膜張肌是存在制約關係的,並能使疼痛消失。關於軟組織損傷代償的基礎理論請參考一下文章。

陳軍平康復師:軟組織損傷的本質—膠原纖維的代謝異常?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臀大肌的損傷久而久之,還會引起深層肌臀中肌和臀小肌,慢慢在引起骨膜的炎症和水腫,引起一些奇怪的內科疾病,常常各種療法無效,就是因為是軟組織出了問題。這個今天就不再這裡探討。

經典案例:

這個案例是上一年的事情了,他是一個60歲的阿姨,來的時候是兒子帶她來的,他們也是帶著抱著試試的態度,因為之前並不了解運動康復。

我了解了一下阿姨的基本情況。

他基本是不能往下蹲的,蹲起都是要扶著東西,但是看他走路還算很利落。老人主訴只要能坐沙發就可以要求沒有那麼高。

我測了一下老人家的肌力,結果卻超出我的意外,肌力要比一般人大的多。

心想:股四頭肌的力量,腘繩的力量很大,竟然蹲不下,我陷入了疑惑。

然後,我開始檢查壓痛點,從小腿到大腿再到臀部一絲不落的去檢查。

發現在臀大肌上束和闊金膜張肌上有高敏反應,手剛觸摸到,老人家就叫了起來。

於是我在臀大肌上和闊筋膜張肌上做了2分鐘的放鬆,老人一起床就感覺腿好輕,接著試了試下蹲,比之前有了很明顯的改善。

直到今天老人家基本上可以蹲到可以坐小凳子了,每逢過節都向我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