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域政治中的朝鲜半岛

东亚的地域政治是一个金饭碗,我毕业以后虽然不是这个专业但是相关的工作参与了不少,在日本研究中国与研究朝鲜的都有饭吃。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来自中国的学者与留学生一多就把日本国内的中国问题专家的饭碗给抢去不少,看看日本的各大媒体,各大电视的嘉宾就知道,不管这个嘉宾立场如何中国饭还是可以吃的。但是关于朝鲜问题的专家却数目并不多,出来的人总是这几个,观点也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为工作关系我在一个偶然遇见一位常在电视台的朝鲜问题专家,专家知道我是学得国际关系,又熟悉东亚地域政治,大家私底下就聊了起来。他问了我一个很尖锐的问题:

朝鲜与中国的制度不同,他指朝鲜现在实行金日成主义,主体思想,而中国是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两个实质差距很大,在意识形态已经不一样的情况下中国还是与朝鲜是血的同盟吗?

还好针对这个问题我是作了点功课的。我就回答他:

因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内战时期受到朝鲜很多援助,没有朝鲜就没有东北胜利,也没有以后政权的取得,所以中方还是认为这个联盟有必要性。

专家听完后紧追著问我另一个问题:

朝鲜喜欢杀熟,在朝鲜战争,核问题,以及日本绑架问题上触及了中国的核心利益,为何中国会不顾及自己国家的核心利益还在维护朝鲜呢?

补充一下:所谓杀熟通俗地讲就是对自己人下手,不顾及同盟者利益而作出的举动。看看专家咄咄逼人的态势,我也有些招架不住了,想了想就对专家说:朝鲜战争实际上是一场意识形态的战争,并且也是一场斯大林考验中国的战争,当时情况新疆,内蒙等地还未安定,美国也没有对中国抛媚眼,从外交以及政治角度,中方也不得不趟这个浑水,还有就是中方还欠朝鲜内战时的一个人情,所以重面子的中国人只有牺牲自己民众来还人情。

话虽然这么讲可是我心中明白在东亚从朝鲜战争以后冷战的格局一直没有改变,不是双方不想变而是当事方的都在错失机会与机遇。朝鲜在冷战中可以改变的机会很多,但是因为从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优势有利的地位,所以在双方承认等方面立场极其僵硬,就拿现在朝鲜方拚命想实现的与美国关系正常化也是一样,在1990年前后,韩国曾经提出,冷战后南北双方都进联合国,双方建交国家相互交叉承认的内容,朝鲜方没有判断出苏联会这么快解体,就拒绝了韩国的建议。而中国因为预见到了冷战后的走势,所以谈判以优惠的先决条件(优惠贷款,台湾断交)与韩国建立外交关系,为以后的外交展开下了一步好棋。同时也被朝鲜称为中国式的背叛,虽然当时苏联已经与韩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欠朝鲜的内战人情还在发酵。

随后就是朝鲜的钢丝外交的舞台,虽然在柯林顿时代有所斩获,但是没有大国的支持,没有强劲的经济实力这种讹诈外交不会长久地持续。在被国际核查人员发现有偷偷地进行铀浓缩时,后任布希总统马上停止了一切援助,并在政治与经济上对朝鲜以巨大压力。甚至美国还使出一招杀手锏:把朝鲜指定为恐怖组织的支援国家,要对朝鲜进出口货物全部检查。这就是触动了朝鲜的神经,为了达到最大的危机效应,朝鲜不顾中方的六方会谈的努力,举行了震惊东北亚的核试验,给了作为会议倡导者中国的一个沉重打击。据说在以后的中朝互访中有这么一段会话:

某方:六方会谈是挽救朝鲜的唯一出路,我方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某方:我们是血的联盟,要继续一起共同努力把外国势力赶出朝鲜半岛

某方:朝鲜半岛无核化是一个基本条件

某方:我们要继承双方老一辈打下的基础,一致对外

……….

炮击现场

网路媒体的功效

中国为了战略需要,也为了防止美国的围堵政策所以在天安舰事件以后,面对美国的强大军事压力,还是力挺了朝鲜。作为同盟关系的话中方的行动可以理解,但是作为东北亚整体格局来看,美中的行为实际上又造就了一个新冷战局面,当经济一体化大潮袭来之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中国却在为一个远离世界经济格局之外的国家挺身而出,同时又要享受著对立国的贸易优惠国的待遇,这个局面应该不会维持太久。如果中国还是不能施加影响维护半岛的和平局面,按照美国与日本的经济情况,或许擦枪走火的可能越来越大,因为在这两个国家内越来越多的人士认为只有靠一场战争来提振经济。对于这个可能性,朝鲜已经准备好了,因为他每一案都准备打仗,中国准备好了吗?为了这个杀熟的同盟者再次倒退30年?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