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跨越式企业], 学做跨越式企业一一高成长公司、最受尊敬公司、百年公司!

首席撰稿人 东方赢(著名管理学家、跨越式发展理论之父, 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 曾任大型上市公司总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从1997年开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建立了职位体系、薪酬体系、任职资格体系、绩效管理体系及岗位、角色的素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华为公司员工的选、育、用、留原则和干部选拔、培养、任用、考核原则。

自1998年开始,由英国顾问公司每年对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进行审计,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交给华为解决。正是由于这么多年来,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不断地改进,不断地进步,造就了一支真诚为客户服务的员工和干部队伍。

2005年开始,华为公司又与国外顾问公司合作,进行领导力培养、开发和领导力素质模型的建立,为公司面向全球发展培养领导者。

我们在选拔干部时,总是选拔那些品德好、责任结果好、有领袖风范的干部来担任各级部门的一把手

那些责任结果不好,但是素质很好的人也不能提拔为干部,一定要让他去做最基层的工作。我们认为,他们上台以后可能会造成虚假繁荣,管理工作不会管就乱管,让这个部门忙的昏天黑地,一个项目结果都出不来,团队没有战斗力。不能让他们去做管理工作,他们要转为普通岗位通过做具体工作,把好的素质转变为好的能力和实现责任结果。就是说,你本事再大,能力再高,首先要去实践、要去做出结果来,没有结果不能真正认可你素质很高。

人们往往把素质理解成认知能力,看重他博士、博士后或者硕士学历,这是认知能力,认知能力不能拿来当饭吃,只能拿去作贡献才可能产生价值。所以我们公司强调素质不只是表面上的素质,强调的是品德和工作能力,就是贡献和结果。对于那些责任结果不好、素质也不高的干部,要进行清退。

我们的干部分为三种,占全部干部30%的第一种干部属于干部的后备队,有机会到华为大学进行管理培训,培训优秀的人有可能在下一届职务上给他实践机会;最后面20%的干部属于后进干部,后进干部队伍是优先裁员的对象,后进的人希望摆脱自己后进,就拚命地往中间挤,中间的队伍受不了,也就往前跑。层层挤压,互相促进,这样自觉的干部多了,奋斗的干部多了,散布在99个国家的员工的自觉奋斗,就造成了公司的繁荣。

我们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们从实践中选拔干部,我不是听你说怎么样,我是把你过去做过的事拿来评价,如果评价以后有领导风范,又有团队管理能力,为什么不能当干部。你能够担任这个职务才能用你。

所以我们反对民主推荐,反对竞争上岗,这样就搞乱了任职体制。我们公司这几年严格控制考核体制,考核体制已经形成了一种范本。学历是重要的但不是惟一的,我们在所有干部考核表上惟一没有设的一栏就是填学历,都是你在公司实践工作的评价。对于那些责任能力高的,素质还不是很好的,我们要求他多学习,要求提高自身素质,多提供一些培训机会给责任能力好的人,但是老是不能提高素质的,我们就要他心态平和地去接受一般性的工作。

在干部政策导向方面我们提出三优先、三鼓励的政策

三优先是:

优先从优秀团队中选拔干部,出成绩的团队,要出干部,连续不能实现管理目标的主管要免职,主管被免职的部门的副职不能提为正职;

优先选拔责任结果好、在一线和海外艰苦地区工作的员工进入干部后备队伍培养,我们华为大学的第一期就办在奈及利亚;

优先选拔责任结果好、有自我批判精神、有领袖风范的干部担任各级一把手,这个领袖风范包含四个方面,就是清醒的目标方向、实现目标的管理节奏、高的素质和团队感召力。

三鼓励是:

鼓励机关干部到一线特别是海外一线和海外艰苦地区工作,奖励向一线倾斜,奖励大幅度向海外艰苦地区倾斜;

鼓励专家型人才进入技术和业务专家职业发展通道;

鼓励干部向国际化、职业化转变。

所有干部都要填表表示自愿申请到海外最艰苦的地区工作,否则不管你是多么优秀的人,不招聘。现在干部提拔首先要谈话,如果不愿去艰苦地区,也不予考虑。因为我们要全球化,而中高级干部不国际化,这怎么行呢?因此说,我们公司要国际化不仅是市场的艰难,还有内部人思想矛盾的艰难也是巨大的。这是我们干部政策的导向。

  

报酬导向

我们确定的干部任职标准,从品德、素质、行为、技能、绩效到经验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在华为有两条通道,一条通道就是向管理者走,一条通道就是向技术专家走,同等任职的管理者和技术专家是能够享受同等待遇的。如果不适合做管理者,但你在技术方面很强、业务方面很强,你可以朝技术业务方向发展,然后达到与管理者享受同等待遇。我们确定了整个干部的培养选拔机制和原则,我们这里不仅要使员工明白客户导向的原理,而且要从制度上、工作方法上、流程和规划上、日常的考核上……,都贯穿一个魂,客户需求导向。

我们否定以实现员工个人价值的自由文化,员工在华为改变命运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条是努力奋斗,二是产生优良的贡献。贡献有潜在的,显现的;有长期的、短期的;也有默默无闻的,甚至被误解的。华为给员工的报酬是以他贡献的大小和任职能力为依据,不会为员工的学历、工龄和职称,以及内部「公关」做得好支付任何报酬。认知不能作为任职的要素,必须要看态度、要看贡献、要看潜力。干部培养选拔的原则,一是要认同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二是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

我们提倡在「上甘岭」培养各级干部

要把那些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脱离低级趣味的员工;对公司忠诚,有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敬业精神,视客户为衣食父母的员工;有良好任职能力和高绩效表现的员工;敢到艰苦地区去,敢于吃苦耐劳,勇于承担责任的员工,选拔到公司干部队伍中来,从制度上关心女干部的培养和成长,我们对每一级干部的培养都考虑女干部的比例。把具有领袖风范、高素质和团队感召力的干部,目标方向清晰、管理结构良好,经实践证明带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的干部,培养为我们的各级接班人。

我们坚持干部末位淘汰制度,建立良性新陈代谢机制

1 坚持引进一批批优秀员工,形成源源不断的干部后备资源;

2 开放中高层岗位,引进具有国际化运作经验的高级人才,加快干部队伍国际化进程。

3 加强干部和员工的思想品德教育、诚信教育,坚持不懈。坚持反对干部腐败,反对赌博。凡参与赌博的干部,一律开除。我们还反对员工打牌,华为公司基本上没有多少员工敢打牌,因为我们认为这样玩物丧志,高级主管打牌的一定要处分。

4 建立员工个人信息系统,记录员工在诚信方面的信息,包括奖、罚、晋升、任职能力、绩效等信息。我们要变成一个诚信社会,就要建立全体老百姓的诚信档案。我认为广东省信息技术那么发达,建议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可以率先在全国做起来,我们公安系统可以搞个资料库,变成开放的档案,人们都自觉不去干坏事。如果我们社会不转变成诚信社会,成本是及其巨大的,而且没有人搞原创发明,中国如果没有原创发明,我们永远也进入不了先进的高科技。华为这十几年来,一直在铸造两个字:诚信,对客户的诚信,对社会的诚信,对员工的诚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这种诚信创造的价值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干部的选拔程序

1 我们首先要根据任职职位的要求与任职资格标准进行认证, 认证的重点在于员工的品德、素质和责任结果完成情况。

2 认证以后我们还要进行360度的考察,这360度就是主管、下属和周边,

3 然后全面评价干部的任职情况,以成熟的制度来选拔干部,这个成熟的制度包括职位体系、任职资格体系、绩效考核体系、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原则、干部的选拔和任用程序,包括我们后面要讲的干部的考核。

4 在考察干部后还要进行任前公示,使干部处于员工监督之下,每次任命都要公示半个月,半个月之内全体员工都可以提意见。

5 然后我们在每个干部任命之后还有个适应期,安排导师,适应期结束以后,导师和相关部门认为合格了才会转正。

6 另外,我们采取任期制,保证能上能下,完不成目标的要下来。

选拔机制

建立一个三权分立的机制,业务部门有提名权,人力资源及干部系统体系有评议权,党委有否决权。

就干部考核机制来讲我们有三个方面:

一个是责任结果导向、关键事件过程行为评价考核机制;

二是基于公司战略分层分级述职,也就是PBC(个人绩效承诺)承诺和末位淘汰的绩效管理机制;

三是基于各级职位按任职资格标准认证的技术、业务专家晋升机制。

走专业线的就是技术专家、业务专家,他可以居于各种职位活动标准来申请,认证通过了就能够上去。我们在这个干部考核过程当中不完全是重视绩效,因为绩效只能证明你可能会克服被淘汰,不能证明你可以被提拔。我们关键要看个人在关键事件中的过程行为考核,要综合各种要素来考虑。

绩效考核,采取一个综合平衡记分卡的办法

综合平衡记分卡就是我们整个战略实施的一种工具,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及我们在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来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平衡记分卡关键在于平衡:关于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平衡;收益增长目标和潜力目标的平衡;财务目标与非财务目标的平衡;产出目标和绩效驱动因素的平衡以及外部市场目标和内部关键过程绩效的平衡,也就是我们从战略到指标体系到每一个人的PBC指标,都经过评分记分卡来达到长短、财务非财务等各个方面的平衡。

对于干部关键事件过程行为的评价,我们都有评定的依据

不同层面的主管会去看他哪些关键事件以及在关键事件里面的过程行为怎么样,高层主管和基层主管会看你哪些关键事件或者有意让你在一些关键事件中去锻炼,在锻炼的过程中再对你体现出来的行为进行评价,然后得出绩效考察的结果和关键事件过程行为评价的结果,它和干部的薪酬是直接挂钩的。

中高层管理者年底目标完成率低于80%的,正职要降为副职或给予免职;年度各级主管PBC完成差的最后10%要降职或者调整,同时,不能从本部门提拔副职为正职;业绩不好的团队原则上不能提拔干部;对犯过重大过失的管理者就地免职;被处分的干部一年内不得提拔,更不能跨部门提拔;关键事件过程评价不合格的干部也不得提拔。

以上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变革,形成我们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和干部培养和选拔的体系,使得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章可依,有法可循。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