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失敗原因考察

對於中國在甲午戰爭中對日作戰失敗,我將原因總結為以下幾點:

1.海軍建設,三分鐘熱度。

1868年7月14日,日本軍務官的奏摺中這樣寫道:

「耀皇威于海外非海軍而莫屬,當今應大興海軍。然而草創之今日,國內叛亂尚未平定,軍事費用巨大,故造船冶煉等大工程應逐次進行,否則,非國力所能承擔。況且,首先應網羅精通技藝之士,以從事海軍訓練、編製和造船冶煉等方面工作。有鑒於皇國精通上述技藝之士甚少,故興辦學校乃建設海軍之根本。擬在兵庫創辦學校,以建立海軍之基礎」。

明治天皇於同年10月間諭令如下:「海軍之事為當務之急,應從速奠定基礎」。

1873年7月,英國海軍少校道格拉斯率領一個由34人組成的教官團來到日本。

1882年12月,明治天皇下令,將釀造業、煙草業等的稅收用作海陸軍軍費。經費總額為2400萬日元。

1886年6月,日本發行海軍公債1700萬日元。

1887年7月1日,明治天皇從內庫中撥出30萬日元作為海防補助費使用。議員們獻出薪俸的四分之一用作造艦經費。

1888年,日本建立了海軍大學。

日本舉全國之力,堅持不懈狠抓海軍建設,換來的結果是:

【美】波特《世界海軍史》 第十六章 日本海軍力量的興起

「從1874年開始,日本政府委託外國廠家生產軍艦,同時在國內竭盡全力生產改進的仿造品。到19世紀的最後10年,他們下水的巡洋艦與歐洲建造的一樣好。」

而反觀清廷的海軍建設,則是是典型的三分鐘熱度。

1880年,李鴻章奉旨籌辦北洋海軍,大力採購歐洲近代艦船,興建海防要塞。但之後,清廷建設海軍的熱情漸漸冷卻。

甲午時,北洋海軍設備老化。鐵甲艦「定遠」、「鎮遠」和巡洋艦「濟遠」的艦齡都將近10年,巡洋艦「經遠」、「來遠」、「致遠」、「靖遠」的艦齡接近7年,艦隊中最新加入的福建船政造軍艦「平遠」艦齡也已5年。

李鴻章告訴光緒:

「近年部議停購船械,自光緒十四年後,我軍未增一船。丁汝昌及各將領屢求添購新式快船。臣仰體時艱款絀,未敢奏咨瀆請,臣當躬任其咎」,「查北洋海軍可用者,只鎮遠、定遠鐵甲船二隻,為倭船所不及,然質重行緩,吃水過深,不能入海汊內港;次則濟遠、經遠、來遠三船,有水線甲、穹甲,而行駛不速;致遠、靖遠二船前定造時號稱一點鐘十八海里,近因行用日久,僅十五、六海里。此外各船愈舊愈緩。」

19世紀90年代左右,艦船設計領域內名為「新學派」的勢力異軍突起,專門針對既往的軍艦,提出了依託於新式高射速火炮的全新理念,即不再一味追捧軍艦火炮口徑的大小,而採用大量的高射速的新式火炮,以密集的彈雨來擊潰對手。

日本迎頭趕上,加強射速炮建設,而北洋海軍則落後於此。

海戰時,結果是這樣的:

【美】波特《世界海軍史》 第十六章 日本海軍力量的興起

「由艦隊司令伊東佑亨中將率領的日本艦隊,它的主要裝備是67門4.7和6英寸的速射炮,這是那個時期最有效的海軍炮,以後瞄準技術的改進才使遠射程重型火炮得到優先發展。他的艦隊區分為半獨立的兩個分艦隊。由坪井少將指揮的先頭分艦隊由4艘航速達17節的巡洋艦組成;主力分艦隊由伊東佑亨直接指揮,由另外4艘快速巡洋艦組成,後面還跟著2艘快要報廢的在隊形變換時只有切角才跟得上隊的鐵甲艦。伊東佑亨的艦船沒有一艘有重裝甲。」

「 因為日本人顯然擊敗了中國人取得了勝利,海軍理論家考察了他們的戰術以吸取有益的教訓。這個分析得出了某些東西。鴨綠江口海戰的局面與利薩海戰相類似——縱隊舷側攻擊對艦首攻擊。這樣對這兩次海戰的戰術分析似乎互相否定,只有一點除外——在利薩、在鴨綠江口和很久以前在特拉法爾加角——獲勝的艦隊均是採用分開的分隊進行戰鬥的。通過劃分兵力把戰術上的機動性和獲得勝利的可能性結合起來的戰術得到各地海軍軍官熱心的研究。由於日本的重炮實際上沒有打壞中國的裝甲,於是強調火炮和裝甲的激烈辯論依然沒有結果。日本人取得勝利主要是因為掌握了壓倒優勢的速射炮。」

2.清廷陸軍腐朽沒落。

小川又次,多次潛入中國進行情報刺探的日本特務。其所著之《征討清國策案》,使我們可以看到清廷陸軍的真面目:

「清國用于軍備之費用雖巨大,但用於八旗、綠營之費用,恰似救濟貧民,于軍備無一利。只好培育海軍與陸軍之防勇、練軍40 萬。此40 萬兵卻非由一元帥統轄,而由各省總督巡撫分轄。教育方法各不相同,或偶爾有同意於改良者,聘外國教師,卻可惜不全委託於教師,取半洋半清式戰術,只能徒增繁瑣。教育如此,兵器又何能劃一?一朝有事,聚合此種兵去作戰,其不便必不可名狀。加之,更可憐者,將校雖有文官、武官,皆不懂任何兵學,只圖利己。由此可知,將校實無指揮此兵臨陣對敵之技。」

陳學海(1877-1962年),威海城裡人,在來遠艦當水手。他在晚年口述回憶時,介紹了甲午時清軍將領臨陣脫逃情況:

「鞏軍劉統領(劉超佩)是合肥人,經常打罵當兵的,當兵的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劉鬍子」,就是「紅鬍子」的意思。有一次,一個當兵的得罪了他,他親自用槍把這個當兵的打死了。他待兵狠,可一聽見打仗腿就打哆嗦。正月初五早上,日本人離南幫遠著哪,他就乘快艇跑到劉公島,藏在開大煙館的同鄉林琅齋家裡,以後又逃到煙台了。」

日軍進攻大連灣時,駐守大連灣的主要是趙懷業的6個營懷字軍。當他派去支援金州的士兵回來稟告金州已經失守時,他當即挑選50多匹高頭大馬,連夜逃往旅順。反倒是和尚島炮台守軍,自發與日軍交戰了一番。

防守威海的綏字軍因兵力單薄而大量招募新兵。而隨著日軍攻勢的深入,這些新募士兵甚至聞惡戰將至即未戰先逃。導致威海衛堅固而重要的北幫炮台群未經一戰就落入日軍手中。

在日軍審訊被俘的北洋水師將領蔡廷乾的記錄中,留下了這樣憤憤而又無奈的對話:

「日審訊官:陸兵不能相互救援而招致失敗,沒有其他原因嗎?

蔡廷干:太平時期不思軍備,臨戰時新招兵丁首鼠兩端乃敗因。」

3.總結:

其實,甲午戰爭乃是明治維新與洋務運動的對抗。

同為改革,洋務運動的廣度與深度明顯比不過明治維新。

小改革對抗大改革,焉能不敗?

《劍橋晚清史》 第四章 西北與沿海的軍事挑戰

「在整個戰爭期間,法國、英國和其他外國觀察家一再讚許日本人精於戰略和戰術,讚揚他們有效能的訓練、紀律、勇敢善戰、集體主義精神,以及他們在運輸、軍糧供應和醫藥設施方面的突出表現。中國的戰敗還不僅僅是由於它的虛弱;日本則是靠它的力量打贏了這場戰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