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啊,誰說沒錢的。

北洋水師後期軍費缺乏的原因不是因為清政府沒錢了,而是因為黨爭和防止地方勢力坐大。

首先我們要明確,北洋水師不是大清帝國的政府軍,而是與淮軍一樣同屬於團練武裝,說的更直白一點就是北洋水師是李鴻章的私人武裝。因此北洋水師的經費除了中央撥款,剩下的都是地方自籌,雖然都是為了保衛大清江山,但是畢竟還有個內外親疏之分,更何況像北洋水師和淮軍這種已經基本等同於地方割據軍閥的武裝力量,一方面這些武裝力量確實能夠保衛清政府,但是當這些地方團練武裝做大,也會反過來威脅清政府的統治地位,東南互保就是典型。

所以當北洋水師成軍後,清政府自然不會繼續撥款讓李鴻章的軍事力量無限擴大,北洋水師既可以拱衛京師,也可以掉轉炮口向京師開炮。

彼時清政府為了鎮壓太平天國而下令地方組織團練,雖然革新了原有的八旗和綠營軍的弊端,但是重新造成了地方上藩鎮林立的局面,這些團練武裝在辛亥革命之後,又成為了各地軍閥的武裝前身。

不管是慈禧,還是帝師翁同龢,他們都發現了這個問題,湘軍也好淮軍也好,福建水師也好南洋水師也好,沒有一個是受自己控制的,對於這種情況居然還指望他們繼續給這些地方武裝投錢?難道要把他們養肥了然後來推翻愛新覺羅家的天下嗎?(雖然最後確實是這些人推翻了愛新覺羅家的天下)

而黨爭就很好理解了,翁同龢與李鴻章本身就不屬於同一派系,互相傾軋非常正常,而且翁同龢是戶部尚書,傾軋最快捷的辦法就是不給錢。這時候也不要提什麼家國情懷和階級屬性了,那怕是美國這種國家,軍內派系鬥爭都非常嚴重……

而地方自己籌措軍費非常有限,結合上面各種原因,北洋水師在成軍後沒錢了非常正常。這和慈禧修院子沒啥關係,修院子才幾個錢,只不過國內某些群體急需一個明確容易理解的背鍋位,像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派系鬥爭這種複雜的原因,普通人理解不了,但是慈禧挪用軍費修院子好理解,所以這口鍋自然就扣到慈禧頭上了。

所以我們看這個問題下有個答主還是在拿慈禧修院子說事,說明這個觀念實在是太深入人心了。

發佈於 2018-07-18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費小五費小五公眾號:費小五說書
個人vx:lordfeiv

晚晴已經建立了接近現代化的財政手段,如工商稅、關稅、官辦企業、利用金融手段借外債等。在甲午戰爭前夕,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達到了8000-9000萬兩。開支近8000萬兩,其中一半用于軍費,這說明當時的洋務派確有發展現代軍事的強大決心。甲午海戰後,清政府的財政收入依然在逐年增加,在宣統年間達到了接近3億兩白銀。

但在大清的體制之下,家國不分。尤其是把持財政權的八旗親貴,其一方面對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百般提防,另一方面完全沒有意識到建立一支現代海軍的重要性,這部分守舊勢力的顢頇與陳腐,是北洋水師投入後繼乏力的原因。

其實,慈禧老佛爺從未主動挪用,也未主動要求挪用海軍經費,修改頤和園與後續的一系列祝壽活動,是滿清官僚群體在舊有思維的支配下,自然而然的一個舉動。

頤和園工程啟動於1884年,此時光緒帝13歲,西太后原打算5年完工,正好等光緒18歲親政,老佛爺就可以過上無憂無慮的退休生活。在此之前,清政府先是平定了回亂,緊接著又打了一場中法戰爭,光中法戰爭期間,清政府先後借外債就達1260萬兩白銀。隨著局勢穩定,以及洋務運動開展帶來的「同光中興」的虛假繁榮,以慈禧為首的滿清王公大臣們認為是時候享受一下生活了,園子也是可以修一修的。老佛爺還特別體貼地否定了耗資3億兩白銀的圓明園重建工程,而是敲定了1億兩預算的頤和園。

1885年(光緒十一年),對漢人洋務派不信任的滿清政府任命光緒帝真正的親爸爸醇親王奕譞為海軍衙門總理大臣。有這麼個大肥缺,八旗貴幸們自然趨之若鶩了。那時候作為皇室管家的內務府也在鬧窮,為奉承太后,醇王將許多大小費用開銷在海軍項目中。另外,醇親王當然也想自己撈一筆,但撈錢就得有名目,於是借著1894年西太后60大壽,醇王號召全國「報效」,百官「捐俸」,並用海軍名義來「建軍祝壽」。據李鴻章與曾國荃的來往書信披露,江蘇捐獻70萬兩,兩廣100萬兩,招商局10萬兩等。這其中,以醇王為首的貴族們中飽了多少私囊,就不得而知了。

1892年,戶部與海軍衙門一致宣布以太后萬壽需款為名,海軍停購艦艇!(可見人家根本沒挪用經費,根本就沒這個預算嘛)。當甲午前夕朝鮮局勢一觸即發時,李鴻章請求海軍衙門撥款60萬兩購買快炮20尊。此時的戶部和海軍衙門,竟然拿不出這麼點現銀。李鴻章只得從北洋水師的糧餉中擠出20萬兩,購劣炮12尊應付。

所以,晚晴完全有發展北洋水師的財政能力,但是因為其體制僵化,上層鼠目寸光,並沒有進行積極地投入。


晚晴已經建立了接近現代化的財政手段,如工商稅、關稅、官辦企業、利用金融手段借外債等。在甲午戰爭前夕,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達到了8000-9000萬兩。開支近8000萬兩,其中一半用于軍費,這說明當時的洋務派確有發展現代軍事的強大決心。甲午海戰後,清政府的財政收入依然在逐年增加,在宣統年間達到了接近3億兩白銀。

但在大清的體制之下,家國不分。尤其是把持財政權的八旗親貴,其一方面對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百般提防,另一方面完全沒有意識到建立一支現代海軍的重要性,這部分守舊勢力的顢頇與陳腐,是北洋水師投入後繼乏力的原因。

其實,慈禧老佛爺從未主動挪用,也未主動要求挪用海軍經費,修改頤和園與後續的一系列祝壽活動,是滿清官僚群體在舊有思維的支配下,自然而然的一個舉動。

頤和園工程啟動於1884年,此時光緒帝13歲,西太后原打算5年完工,正好等光緒18歲親政,老佛爺就可以過上無憂無慮的退休生活。在此之前,清政府先是平定了回亂,緊接著又打了一場中法戰爭,光中法戰爭期間,清政府先後借外債就達1260萬兩白銀。隨著局勢穩定,以及洋務運動開展帶來的「同光中興」的虛假繁榮,以慈禧為首的滿清王公大臣們認為是時候享受一下生活了,園子也是可以修一修的。老佛爺還特別體貼地否定了耗資3億兩白銀的圓明園重建工程,而是敲定了1億兩預算的頤和園。

1885年(光緒十一年),對漢人洋務派不信任的滿清政府任命光緒帝真正的親爸爸醇親王奕譞為海軍衙門總理大臣。有這麼個大肥缺,八旗貴幸們自然趨之若鶩了。那時候作為皇室管家的內務府也在鬧窮,為奉承太后,醇王將許多大小費用開銷在海軍項目中。另外,醇親王當然也想自己撈一筆,但撈錢就得有名目,於是借著1894年西太后60大壽,醇王號召全國「報效」,百官「捐俸」,並用海軍名義來「建軍祝壽」。據李鴻章與曾國荃的來往書信披露,江蘇捐獻70萬兩,兩廣100萬兩,招商局10萬兩等。這其中,以醇王為首的貴族們中飽了多少私囊,就不得而知了。

1892年,戶部與海軍衙門一致宣布以太后萬壽需款為名,海軍停購艦艇!(可見人家根本沒挪用經費,根本就沒這個預算嘛)。當甲午前夕朝鮮局勢一觸即發時,李鴻章請求海軍衙門撥款60萬兩購買快炮20尊。此時的戶部和海軍衙門,竟然拿不出這麼點現銀。李鴻章只得從北洋水師的糧餉中擠出20萬兩,購劣炮12尊應付。

所以,晚晴完全有發展北洋水師的財政能力,但是因為其體制僵化,上層鼠目寸光,並沒有進行積極地投入。


2018-12-02 越是到了王朝的後期,越是會:

1. 家國不分,沒有公益,儘是私利。

2. 地方自治加強,朝廷遏制地方。

這反映到清朝的「洋務運動」、「預備立憲」就非常貼切了。

首先,1861~1884年是「共渡難關」,朝廷的洋務主心骨是恭親王,雖然也「防漢」,但與地方洋務主力的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督撫「政見相合」,所以這二十餘年裡洋務運動如火如荼,是真刀真槍的干。這才平定了太平軍、捻軍、陝甘回軍、新疆,開啟了工業化,這就是洋務前期的口號「自強」。

然後,1884~1900年是「死於安樂」,朝廷方面權斗激化,慈禧等人借中法戰爭撤銷恭親王一切職務,在中法戰爭中又看到了地方洋務派的實力「深為恐懼」。之後,朝廷不斷打壓地方,地方一方面「虛辦自污自保」,一方面「中飽私囊」,這就是洋務後期的口號「求富」。

這樣,「保大清不保中國」的朝廷,「求富不求強」的地方,整個洋務運動就被日本明治維新給比下去了。

用這條主線分析,就很好理解隨後的幾大事件了:甲午戰爭、戊戌變法、東南互保、預備立憲、皇族內閣、辛亥獨立。

秦蜀風云:「東南互保」有著怎樣的歷史意義??

www.zhihu.com圖標

大清在賬面上看應該還是有錢的,但不管有沒有錢,都註定會失敗,甲午戰前,在中國搜集情報十餘年的宗方小太郎帶著自己十多年的總結回到日本,受到天皇睦仁的接見,宗方小太郎提出日本出兵之時,即是勝利到來之時,大清必敗,是敗於全民腐敗,非一人之過。

同期美國大使也像美國說了,清國已經到了無官不貪的地步,以1893年為例,清政府的財政收入八千多萬兩,宗方小太郎在調查之後,認為實際的數額至少是這個數的四倍,還有可能更多,多的那些稅收就被各級官員層層貪污了,百姓交了不少,但到國家手裡的幾乎沒啥,而官僚變得越來越有錢。

甲午之前要說真想繼續發展海軍,也不是不可以,但朝廷認為現有的海軍已經足以裝門面了,我們建設海軍不是為了打仗,是為了擺那好看,告訴人家我們有,別輕易招我就完了,所以開始挪用海軍軍費,從慈禧到朝廷再到海軍內部,都參與了這場挪用軍費,順便說一句,慈禧修頤和園的主要目的應該是要挪用海軍軍費,因為朝廷認為北洋是李鴻章的私軍,李是漢人,必須防備李鴻章勢力繼續發展,慈禧為了保證自己大權獨攬,故意抽海軍軍費來修頤和園。

再來看看《馬關條約》,條約要求支付2億兩白銀,3000萬贖遼費,必須用英鎊支付,因為匯率,這樣就絕不只2億3千萬,而且賠款必須三年內還清,這三年日軍駐軍不撤,每年還得給50萬軍費,同時還得給利息,一年大約1000萬,所以日本遠不只要了賠款的2億。

為了支付賠款,清國向俄國和法國借了1億,給回扣大約6%,年息四厘,向英國和德國借了1億,回扣還是大約6%,年息五厘,以清國的所有稅收做保,而且俄、法、英、德規定必須還36年,不能提前還清,好多收利息,到最後回扣利息全算上,相當於馬上翻一倍,就是借兩億還四億,歐洲人也從大清這撈了一半。

當時是大清國有錢,北洋沒錢。

有人問能不能變成量大清之財力,結北洋之歡心。

袁世凱笑了,那就沒大清國了。慈禧是典型的後宮政治家,她不懂工業革命,可她太懂這個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