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控制的未来

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脑机介面与脑信息处理研究中心主任李远清教授说:「从应用的角度,我个人看好非嵌入式脑机介面系统,主要是因为这类系统对大脑没有伤害。」在未来,「脑机结合」技术的发展趋势,可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双向脑机交互过去的脑机介面系统主要是从脑到机,也有些从机到脑,但真正意义上的双向脑机介面还不多见。

2、脑信号获取技术的进步对侵入式脑机介面,微电极要安全且性能稳定。对非侵入式脑机介面,信号设备要便宜,性能好且方便实用。

3、在应用与产业化方面将更加广泛目前,研究人员已在残疾人,如中风病人的运动功能辅助、小儿多动症治疗等方面开展探索性研究。此外,脑机介面也可能在军事领域产生应用。

由脑电波控制的轮椅问世
赵燕燕 张小影

阿根廷科研人员日前研制出一种新型轮椅,它能根据使用者的脑电波信号指令完成移动任务。使用者只需戴上一个装有脑电波检测装置的头盔,便可仅凭「想像」控制轮椅移动,其灵敏度不亚于此前已有的手动轮椅操控系统。

大脑由神经元组成,当人脑产生意念活动时,相关神经元会依次放电,当这种电荷到达头皮后,可被事先贴在头部的电极及解析装置转化为脑电波。假如这种意念旨在控制轮椅移动,那么轮椅上的电脑晶元可对由这种意念产生的特定脑电波信号进行解读,得出大脑「注意力集中度」指数,进而通过程序将该指数转换成控制指令,并由红外发射器操控轮椅移动。

同样基于脑电波控制原理,这种轮椅上的感测器和电脑还能根据使用者的视线在「前进」、「后退」等显示器「字样」上的停留时间,解读其控制意念,进而完成操控。

此外,该轮椅前部还设置了探测装置,以便发现障碍物,并及时「刹车」或提示使用者。

赵燕燕张小影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