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开学了,今年是第五年带交大华语密集班了,班上又来了14位分别来自印尼、越南、日本、韩国、白俄罗斯、南非、法国、宏都拉斯、美国、加拿大等10个不同国家的学生,准备在台湾学一年的中文,其实每年的学生差不多都是这样,十几位学生、十几个国家,不同的肤色、母语、民族性、文化背景,从世界各地飞来聚集在同一间教室里面,这是华语教师这份工作专属的幸福:「走进教室,就能深度认识全世界」。


10个国家的学生、将制造540个小时的共同回忆

从开学这一天算起,每天上3小时中文课,两个学期下来,这帮学生们就会有540个小时是要一起相处、不断互动、不停练习说中文的,我常常都跟学生开玩笑说,你们跟你们的男女朋友可能一年都讲不到540小时的话,而旁边这十几位学生的脸孔和声音将要跟著你一整年,看看身边这些同学在你人生中会占有多重要的地位,所以请你们一定要记住,无论如何进到教室要想办法让自己「开心」,540小时是开心还是充满压力、是满足还是抱怨不断,一年之后会有很明显的差距的,要学中文很重要没错,但当你们一年之后回到你们的国家的时候,回想起台湾,真的不会去想说自己学到几个中文生字语法,然而留下来的是笑声还是干声比较多,则是会印象鲜明、历历在目的!

 

2016密集班.JPG

(2016年6月毕业的密集班学生,来自美国、海地、宏都拉斯、巴拿马、多明尼加、瓜地马拉、波兰、韩国等8个国家)

 

密集班.jpg

(2015年毕业的密集班学生,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泰国、土耳其、法国、蒙古、宏都拉斯、贝里斯、荷兰、巴拿马等11个国家)

 

 

 

2014密集班.JPG

(2014年毕业的密集班学生,来自印尼、韩国、日本、荷兰、瑞典、澳洲、俄罗斯、美国等8个国家)

 

2013密集班.jpg

(2013年毕业的密集班学生,来自泰国、韩国、美国、狮子山共和国、萨尔瓦多、印度等8个国家)

 

2012密集班.jpg

(2012年毕业的密集班学生,来自韩国、日本、巴拿马、贝里斯、萨尔瓦多、瓜地马拉、玻利维亚、秘鲁等8个国家)

每学期第一天走进教室,看著这些来自世界各地远渡重洋的年轻人们,都会想到我自己23岁那一年,拉著30公斤行李,一个人飞到完全没朋友的西班牙南部去学一年西班牙文的画面,猜想著他们把人生中精华的一年留给台湾,到底是为了什么?又想从其中得到什么?

101_0109.JPG

(当年的行李照居然也被我挖出来了!)


其实就是一个年轻人想追的生活体验吧!我21岁左右大学毕业之前心里有了想去西班牙这个想法,满脑子就时时刻刻想著这件事,当时并不觉得在西班牙念一年西班牙文就会变得多强,只是好想好想一个人到国外去冒一年的险,看看自己会变成怎么样。


游学一年后   你会记得什么?

说实在我真的不太记得那时候一年的西班牙文课每天到底在学什么,上过五六位老师的课,也只有一两位老师的脸孔我还有印象,其中一位留著俐落超短发、讲话豪爽的E老师,笑容超级阳光,她让我信任到有时候跟房东沟通不顺利,当时没什么西班牙朋友的我,都会第一个想要请教她。

106_0677.JPG

(我居然从备份硬碟当中挖到这张2004年的照片了!在西班牙那年最爱的一位老师!)

106_0679.JPG

(2004年西班牙游学那年的同班同学,有香港、中国、美国、德国、瑞典人)

 

而另一位老师R我记得,是因为她实在太爱讲解语法了,通常是越讲学生越模糊,然后语法作业都是一次出上百题,写动词变化写到很吐血,第二学期我就想办法避开她的课。

除了上课之外,我到现在还记得的部分,都是跟西班牙室友和同学跑趴、一个人去临近国家旅行、还有每天早上走25分钟的路上学时,会很假掰地跟当地上班族一起在咖啡店站著吃在地早餐、看报纸等等。

于是我常常就在想,如果这些来跟我学一年中文的学生七八年以后还记得我,是会记得什么部分呢?我当然希望自己会是留给学生E老师那种印象的,而不是R老师。


外籍生在台湾的最大挑战   根本不是学中文而已

其实游学那一年,花了很多时间上课,但上课真的只是最基础、最好搞定的一部分,因为只要人走进教室就可以上课了啊!有什么难的?游学期间,难的都是生活上的大小事,也因为它难,所以给人更多成长和回忆。

我是2003年去西班牙游学的,当时网路没有这么发达,语言学校已经可以透过网路报名,但找房子可还没办法透过网路找,西班牙南部小镇Granada,当时都还是到电话亭去撕租屋广告、一个一个打电话约看屋的年代,于是我到了当地第一天,自己从机场换客运再换市区公车一路闯到市中心,再一路问路找到便宜旅馆,先付了一个星期的费用,就开始每天早上出门找电话亭、撕广告、找房子。

如果一个一辈子住在新竹、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突然要到屏东去工作,当地一个朋友也没有,也没有5XX租屋网这么方便的东西,要怎么找房子?他要上街去电话亭撕广告、一间一间打电话、听房东说那些他完全没听过的路名、地标,然后立刻抄下地址、再在纸本地图上找出那个地点,问出交通方式,再一路找路认路去看每一间房子。

我当时就是这样的,一天最多看三间。在一个陌生的国家找路,超花时间和力气,更有挑战性的是全都要用西班牙文完成!有的房东听到我破破的西班牙文夹杂怪异口音直接挂我电话,有的房东讲明不租外国人、有的房东欢迎我去看房子,但是怎么讲我就是听不懂他的房子到底在哪里,回想起来觉得这真是一个训练抗压性的好办法,你辛辛苦苦用外文去做一件事,却到处被打枪,但你没时间玻璃心在那边难过,因为再不赶快做下一个行动,你就会开学还是没房子住。


当然也有好的回忆,有的房东在我走进他家看房子的时候,会一直跟我聊些有的没的,很希望我去住,因为租给一个东方人太有趣了,还可以顺便跟我学中文。其实跟每一位屋主的对话,都可以写成西班牙文课本的一篇课文啦!当然,没有一个对话,是课本里面出现过的,甚至连重复的句子都没几句。所以说学语言真的不要太拘泥于课本字句,课本学个大概就好,场景搬到现实生活中,课本就真的只是当参考。


回到我今年的这班新学生,我希望身为老师的自己也可以更做到「把课本当参考」,同时让学生学到该学的语言知识、一年后又能留下鲜明的游学回忆,而不是模糊零散的一堂一堂课。

至于我会怎么做呢?目前心里已经有些想法了,请锁定我的部落格看我的教学纪录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