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赵雷的《成都》,让成都这座城市火遍大江南北,如果这个季节你到了成都,不去小酒馆喝喝酒,那就让我带你去成都的大街上走一走,看一种网红树。这个树的名字,叫做蓝花楹。

蓝花楹是紫葳科蓝花楹属的落叶乔木,原产地在南美洲的巴西,玻利维亚,阿根廷等国家。从原产地信息我们可以知道,这种树只能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在国外,像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引种比较多。网路上常常可以看到国外开满蓝花楹的街道的照片,十分梦幻。在中国,由于引种时间不长,国内能看蓝花楹的城市也是不多的,基本局限在南方热带地区,比如广州,福州,厦门,南宁,昆明等。而成都,其实纬度相比这些城市已经偏北,但幸得盆地气候冬暖夏不热,正适合蓝花楹的生长。

回想起来,逐野君第一次与蓝花楹的邂逅,是在川大望江校区东门图书馆,那里有四棵高大遒劲的蓝花楹。那是一个温暖的五月,漫步在川大美丽的校园,在图书馆的一隅,抬头便望见满树的一簇簇蓝紫色喇叭状花朵,既惊讶又好奇,这么美的花树,之前从来没见过,到底是什么名字呢?后来通过一番努力查寻,才得知叫蓝花楹,那时候不像现在掏出手机用识花软体一扫就能知道花名。

除了川大的这四棵,成都市区哪里还能看到蓝花楹呢? 就逐野君所知,在新华公园,339电视塔等地有栽种年龄比较老的大树。不过最近几年成都园林部门也意识到蓝花楹对城市美化带来的独特效果,开始在市区范围大力栽种蓝花楹,其中栽种最密集的地方要数武晋路,这里500多株蓝花楹分布在长约1700米的道路两边,真可谓成都的蓝花楹大道。其次春熙路,龙湖金楠天街,三色路,天晖南路,一号桥府南河边等也有不同规模的蓝花楹。

其实,在川内成都并不是看蓝花楹最佳的地方,而是在离成都几百公里之外的西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成都的蓝花楹开花的时候,树上同时带著葱绿的叶子。而西昌的蓝花楹是先花后叶,也就是说满树只见花不见叶。从观赏效果来说,只有花没有叶子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效果要比花叶同枝震撼得多。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啥呢?众所周知成都冬天的气候比较湿冷,阴雨天比较多。相反,冬天的西昌,却常常是艳阳高照,晴空万里,气候比较干燥,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蓝花楹不得不脱掉叶子以减少蒸发保存体内水分,而在成都的湿润环境中,就可不必这么做。其次,西昌引种的蓝花楹时间比较久,树木高大,开花量多,观赏起来十分震撼,颇有置身国外之感。

人们爱上一种花,除了花本身美貌之外,大概也是跟名字有关的吧,蓝花楹,听起来就带著一种淡蓝色忧郁伤感气质,加之它是在五月春末夏初开放,让人不禁感怀一个春天的逝去。在国外,据说有一种叫做「紫色恐慌」的症状,每年都会困扰著学生们,因为,当蓝花楹的蓝紫色开始在校园蔓延,也就到了他们可怕的考试季。。。所以这种花又有「考试花」的外号。

大概,我们不会像国外学生们那样恐慌吧,我们只需驻足静静欣赏,这高贵又带著感伤的蓝紫。准备好,和我一起到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蓝花楹的尽头了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