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我跟人家说自己是教外国人的华语老师的时候,对方的反应都是这样的~
「哇!那你英文一定很好吧!这样才能用英文解释给外国学生听对吧!」

可是当我跟人家说我老公是西班牙文老师的时候,
没有人的反应是~
「哇!那你中文一定很好吧!这样台湾人才懂你教什么对吧!」

很奇怪,台湾满街都是教英文的外师,很少有人会要求外师要中文好,最好外师不会中文,这样才能逼自己讲英文,然而对我们自己人,却莫名地严苛,好像不会说外语就不够格教外国人。

听到华语老师就直觉认为「英文一定要很好,这样才能解释给外国学生听」的想法,其实也反映著我们对语言教育一直以来的盲点「逐字逐句翻译成母语才安心」,老师如果不会学生的母语,要怎么翻译给学生听呢?殊不知这才是外语学不好、瓶颈一直过不去的主因。

 

IMG_5798.JPG
 

这是我在交大教了两个学期的学生,全班同学来自七个不同的国家,我从第二个月起全中文上课,第二学期起全班学生也禁讲除了中文以外的语言,不小心讲出来就捐十块钱到班级扑满,学期末用这笔钱大伙一起去吃了一餐麦当劳。

IMG_5727.JPG

 

所以想当华语老师的话,英文到底需不需要很好呢?

我的回答是这样的:
第一、如果您是要在台湾教华语,台湾的班级大都是联合国,一个班级超过八个国家常有的事,你偶尔需要与学生英文沟通一些课务事项,但应该不是上课的时候,而是下课后学生跟你确认作业、问你生活上的大小事等等。
第二、要去哪个国家教书,就学该国的语言,不能光靠英文走透透。如果您是要去西班牙教华语,不学西班牙语应该是很难在当地存活下来的,同理可证,如果您要去的是法国,就要赶快学法文,都不是上课时给学生翻译用,而是把自己的生活搞定、跟学校的同事开会、合作顺利,不能因为自己是个外国人,就期待母语不是英文的外国人都要配合自己讲英文。
第三、不管你是要去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教华语,学当地语言都是必要的,一方面会学生的母语可以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从何而来,另一方面您在当地生活却不学当地语言,生活上会有种种的不方便都要依赖别人帮忙。
第四、如果在国外教书,因为觉得难、因为没时间、因为没动力等等原因不学当地语言,却期待学生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学会我们的华语,实在很没有说服力,您自己都嫌学外语难,要怎么帮助学生把外语学好呢?
第五、凭著外文好,上课只要学生听不懂就翻译,当然很方便,大家都一听就懂,对老师来说也很省事,但是翻译过就表示学会了吗?还记得我们高中英文每天苦背一堆单字,也都知道翻译成中文是什么意思,但是看到外国人一个字都吐不出来,因为我们就一直以为背起来、知道中文意思=会这个外语。老师需要会外语,但在课堂上绝对要尽量减少使用外语的机会,越少越好。
第六、其实完全不需要靠英文或另一个外语辅助,就能把学生教会的老师,才是厉害。只要想像您现在一个人去墨西哥游学,从零开始学西文,当地老师不会英文更不会中文,全西文上课还能让你知道接下来每个步骤,一直很清楚教室里面发生什么事、进行到哪里,是不是难度很高?是不是需要资深经验累积?

我每天都期许自己,上华语课可以尽量全华语、上西班牙文课可以尽量全西文,让学生接受他所学的外语的「输入」时间最大化。前阵子有人来信问我们在云飞的西班牙文课,是用中文教还是用英文教,我回复说即使是第一级从零开始的班,我们也顶多是20%的时间会用一点中文说明而已,因为我们会用很多教具、情境让学生弄懂我们希望学生搭配做什么样的练习,本来还以为这样能显示自己的专业,想不到对方吓得不敢来报名,因为他认为自己完全不会西文,怎么可以一开始上课就都不讲中文了呢?我自以为展现专业,反而把一个可能来报名的学生给吓走,我真是哭笑不得,只能想说如果这位学生期待我们上课时逐字逐句都会用中文说明,那他大概也不适合来这边学。

结论:老师需要有基本的英文沟通能力,但教任何语言,都不宜依赖翻译教学法,顶多是讲几个关键词解决必要的沟通问题,应急用一下。老师的教法要时时更新改版,能不靠其他外语来教语言,才是真正有功力的老师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