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郑舲】

监察院昨通过监委提案,将白色恐怖时期最大政治事件「鹿窟事件」交促转会处理,盼发挥促转会成立目的,还受难者及家属一个公道。但从成立之初就争议不断的促转会,先著力的却是政治算计,让人不禁想问,说好的「转型正义」还要等多久?

促转会自爆出有意以行政资源操作选战后,其独立性、公正性被外界强烈质疑,纷纷要求「砍掉重练」。但府院定调前副主委张天钦的「东厂事件」是「个人行为」,以「转型正义必须继续推动」为由,硬是把破漏倾斜的促转会留下。

从促转会法源《促转条例》制定时,将范围锁定民国34年以后的事件,把日据时代原住民遭受不正义排除在外看来,促转会定位早非民进党政府声称的「正义」,而是不当党产委员会的扩大版,用来追杀国民党、压制及污名化反对势力。

促转会身为执行转型正义事务的任务行机关,负责统筹规画「开放政治档案」、「清除威权象征及保存不义遗址」、「平复司法不法、还原历史真相并促进社会和解」、「处理不当党产」及其他转型正义事项。但至今除了凭一纸公文搜索国民党智库、内部会议操弄选举外,没看见有任何「转型正义」相关作为。

如今监委点名促转会,将促转会关注的「威权时期」最大宗政治事件交给促转会处理。终于要做「平复司法不法、还原历史真相」的本业,促转会若不能好好完成任务,回应社会期待,真的对不起这些受难者冤魂,还不如解散算了。

当年受国民党迫害的受难者,谈起今日执政党,也是一句「转型正义就是对他有利的就会去做,对他不利就一概不理。」民进党政府大言夸夸高谈转型正义,若不能实践,在人民心中,终究只是虚言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