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支实付险的手术理赔范围

尽管手术占医疗比重最低,但是考量到无法避免所以还是列出来。

但是下列范例没有优劣之分,纯粹只是手术理赔有所不同,会建议以双实支实付来做互补,以避免无法理赔或金额过低的情况发生。

(手术的定义,连金管局都没有明确的定义出来。)

 

手术认定方面,目前市场上至少有下面两种认定方法:

手术定义为「全民健康保险医疗费用支付标准第二部第二章第七节所列举之手术,不包括该支付标准其他部、章或节内所列举者」。例如「翻瓣手术」因为不在全民健康保险医疗费用支付标准第二部第二章第七节,而在其他章节,因此不认定为手术
手术定义按照一般医疗认知,只要有切开、麻醉、缝合其中两项即认定为手术。甚至只要有「手术」的字眼即可认定为手术。例如「翻瓣手术」即可认定为手术。

哪一种理赔较广?当然是乙!

(参考: 全民健康保险医疗费用支付标准的第七节)

在手术费用给付限额方面,目前市场上至少有下面两种限额方法:

A

手术费用给付限额必须以列表上的百分比或倍数乘以某额度为限,因此各种大小手术的限额不一样。
例如脾脏手术,在列表上面百分比为52%,手术费用给付限额全额为10,000,那么脾脏手术的手术费用给付限额即为:

100,000 x 52% = 52,000元,并非100,000元。

B 各种大小手术的手术费用给付限额均为同样,为限额的全额。
例如脾脏手术,手术费用给付限额全额为10,000元,那么脾脏手术的手术费用给付限额即为100,000元全额。

哪一种理赔较高?当然是B!

所以这么说来,就是乙和B算是最大的保障搭配了。

只可惜目前市面上的商品,都是乙配 A,或甲配 B  的,至少目前就是没有乙配B的。

因此,会建议以双实支实付来做互补,以避免遗憾的情形发生。

(或是两张都挑选范围较广的实支实付亦可)

实支实付险要拉高医疗杂费额度

因医疗的实际花费大多来自于医疗杂费

而实支实付险的医疗杂费限额就决定了能够理赔的最高金额,

以目前的医疗现况而言,绝大多数医疗花费通常在15万元以下。

然而保险毕竟是为了防范机率低但却可能造成无法承受的经济损失,

因此商品的医疗杂费限额最好要高于15万元才是比较恰当的。

(纯粹提供一个参考值,不代表绝对)

实支实付险副本理赔保单可规划双实支实付

用两张实支实付险搭配组合就是所谓的双实支实付,而因为收据只会有一张。

因此当申请第二张实支实付险理赔时,需请医院将收据影印并且盖上正本相符印章,而这张影印的收据就是收据副本

因此第二张实支实付险能否接受收据副本申请理赔就是关键,需注意实支实付是否只收正本,或是可以副本理赔

而为何要规划双实支实付? 除了上述手术的部分外。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实际理赔金额会远大於单一张保单,以下举例:

零加乘因关节炎日益严重,经诊断后医师建议做人工膝关节手术,且选择较好的疗程,材料需自费5万元,
但等候不到健保房而入住双人病房,实际住院5天,每日病房费差额为2,500元,该如何理赔?

snipaste_20171121_185104.png

(请点选图片看实际大小)

从上图的理赔范例可看的出来,即使两家的额度累积起来跟第一个方案相同,但分开两家投保产生的理赔效益结果却大大的增强

当然,买保险不是为了想靠理赔金赚钱,除了额外的保险金可以当作无法工作的收入贴补以及精神慰抚

另一个原因是实支实付险的计算基础是由全民健保先给付,不足者再由实支实付险填补

简单来说就是补全民健保不足的部分,但是如果就医时未使用健保卡未至健保医院就医时,实支实付险就仅会理赔65%~70%的实际花费

因此若是投保两家,65%加65%为130%,依然能够填补我们实际医疗花费。

补充:未至健保医院就医,不代表国术馆推拿得以理赔。 依旧需符合条款内医院的定义。

 

 

实支实付,究竟该如何搭配选择?

毕竟能完全满足条件的商品少之又少,若碍于一些考量无法选择适合的商品时,那么尽可能用双实支实付两家商品互相搭配并互相填补缺陷。

例如一家无门诊手术医疗杂费的理赔范围,那么另一家至少一定要包含门诊手术,以避免理赔不到的事情发生。 

 

 

需要咨询请发mail:[email protected]

或加我的LINE  ID:0963099427 

1376573812-2627193313.png

 

如何正确选择实支实付 (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