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很好,但我不喜欢

4 人赞了文章

《小偷家族》都快下映了我才终于开始写这篇观后感(实在不好意思将如此外行的文字叫做影评),那么想看的人也都应该已经看过了,我也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剧透了。

先说一下这部电影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吧。

故事主要围绕一个五口之家展开,年事已高的奶奶柴田初枝,在工地打工的男主人柴田治,洗衣店里工作的女主人柴田信代,在色情店打工的小姐姐柴田亚纪,以及已经到了上学年级却整天呆在家里的儿子柴田祥太。五口人就挤在破旧的老房子里,靠著奶奶的养老金和柴田夫妻两人微薄的工资勉强度日。而正如电影的名字一样,这个家族的成员还有另一个身份——小偷。

电影一开始就是柴田治带著儿子祥太在超市中互相掩护,完成了一场配合度极高的盗窃活动,为家人获得了丰盛的晚餐以及一些日常用品。而在回家的途中,他们偶然发现了严冬中独自坐在户外的四岁小女孩由里,便将她带回了家好生照顾。起初信代坚持应该将由里送回去,结果发现了由里父母关系恶劣不禁对由里产生恻隐之心,便最终还是决定将小女孩带回家中抚养。于是乎,这个本来已经相当拮据的家庭又迎来他们的第六个小成员。

电影的前半段,这个家庭清贫,拥挤,每个人都游走在法律的边界上,但是一家人却其乐融融,用他们力所能及的方式过著劲量快乐的日子。他们会全家一起围著桌炉吃火锅,只不过食材是偷来的;他们会一起去海边晒太阳、游泳,只是孩子们的泳衣是店里顺手牵羊的;柴田治会给孩子们变魔术,信代会陪祥太一起喝波子汽水、一起打嗝,亚纪为由里梳可爱的小辫子……如果不考虑金钱这些社会现实问题,他们大概可以是最幸福的家庭之一吧。

可是到了后半段,整个剧情急转直下,各种真相从撕破的表面浮现出来。原来这一家人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只是一个互相选择竭力拚凑起来的「一家人」。奶奶柴田初枝早年被丈夫抛弃,膝下无子无女;柴田信代年幼的时候遭到母亲的虐待,之后正当防卫杀死了自己的丈夫,本身没有生育能力;柴田治则是当初帮助信代杀死丈夫的人;祥太是柴田治在一次破车行窃的过程中捡到的男孩;而亚纪则是初枝的丈夫后来组成的家庭中的孙女,由于对自己的父母不满而离家出走,选择了生活在初枝的身边。

本来幸福和睦的一家人,好像被粗暴地扯掉了衣裳,袍子下的虱子顿时飞的到处都是。原本只是关乎「情」的东西,瞬间都有了别的解释:奶奶只是害怕孤独终老所以愿意沉浸在这「虚假」的家庭中,也是为了亚纪父母每月的3万元钱才收留亚纪;柴田一家在行踪暴露的时候为了保全自身决定留下医院里的祥太而先行逃跑……在警察的引导下,孩子们似乎都更愿意相信那个无情的解释,最后这些抱团取暖的人终于又变成了一个一个孤独的个体。

是枝裕和凭借这部《小偷家族》斩获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电影获得广泛的好评,甚至在六月的上海电影节上一票难求。是枝裕和是我个人最喜欢的导演,听到他获奖的消息时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这部电影了(即使没有获奖,对于他的电影我也都是迫不及待),结果看完之后,我承认是一部好电影,但我却不喜欢,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他的《奇迹》、《比海更深》、《步履不停》、《海街日记》等等作品。

是枝裕和曾经说:「我不喜欢主人公克服弱点、守护家人并拯救世界这样的情节,更想描述没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点肮脏的世界忽然变得美好的瞬间。想做到这一点,需要的大概不是咬紧牙关的勇气,而是不自觉地向他人求助的弱点。缺陷并非只是缺点,还包含著可能性。如此一想,就会看到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正是因为不完美,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段话,而每次看是枝裕和的电影确实也能深刻感受到这样的理念贯穿在始终,而这次的《小偷家族》似乎将通往某种「可能性」的门给关上了。柴田一家背负著一种生来几乎就不可逆的悲剧人生,他们也努力过,也负隅抵抗过,好不容易亲手营造出近在咫尺的幸福,可是却那么容易就被打破了。电影中有一幕全家人挤在小小屋檐下抬头看烟花的场景一样,可以听到放烟花的声音,但是由于天气原因,他们根本看不到任何东西,这就好像他们的幸福一样,大家都翘首以盼,都听得到声音,都以为唾手可得,可是摊开双手的时候却发现什么都没有,再怎么睁大眼睛看到的也只是阴霾的天空。

这部电影中人与人关系的脆弱也被展露无遗。曾经多少的付出,多少的真心,只要出现一点点瑕疵,或是煽动,那么就极有可能全部付诸东流了。就像前面说过的一样,在警察的煽动下亚纪选择了相信奶奶对她的爱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的,可奶奶从来没有要过她一分钱的生活费,即使从她亲生父母那里接受过金钱,也都是放起来没有用过。这些亚纪明明最清楚,可是在最后她还是选择了相信那个更不堪的「真相」。

安藤樱饰演的柴田信代在警察审讯时的那段哭戏看得人眼泪狂飙,她想表达心情大概就是这部电影给人带来的情绪——不甘心,不明白,不知道哪里出了错。

想到这广袤的土地上可能真的有这么一家人生活在某个角落,我会不知道他们这样的人生该怎么继续下去,几乎是没有任何希望可言,没有任何可能性,就连最卑微的希望可能都不会实现,而似乎也没有人可以帮他们,想到这些会让人觉得绝望。

所以,我还是喜欢能给漫漫人生带来一丝似乎可以实现的希望的电影。就像《比海更深》中,潦倒的中年男子带著儿子在台风天的公园里捡彩票,虽然中奖的机会渺茫;就像《奇迹》中孩子们为了能够实现愿望,不畏艰险地追寻新干线;就像《海街日记》中,姐们四人一边喝著梅子酒,一边指著庭院里的梅子树说:「活著的东西都是很费功夫的。」……

《芙蓉镇》里面有句台词是「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我觉得放到是枝裕和的电影中,这句话其实变成了,「不能像牲口一样,要好好活下去。」

现实不完美,甚至也不精彩,那么我希望至少在电影里让他们多一些希望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