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一起學健康,漲姿勢~


衛生,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從開始懂事,就被教育要做個“愛乾淨、講衛生”的好孩子。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注意自身和所處環境的衛生,要求處處乾淨整潔,但很多被大家誤認爲是愛乾淨、講衛生的習慣,其實並不健康。

這些看似衛生的習慣其實是錯的


生活中有哪些錯誤的“衛生”習慣?

1、起牀就疊被子

很多人起牀後會馬上把被子疊好這樣牀上會顯得乾淨整潔。卻不知,這樣的習慣並不好。

晚上睡覺的時候,身體會有汗液分泌,如果起牀後馬上疊被子,這些汗液就會堆積殘留才被子裏,無法揮發出去。

久而久之,被子裏就會有汗臭味,進而演變成病原體的溫牀,影響人的睡眠質量,甚至是健康。

所以,起牀後不宜馬上疊被子,而應該把被子翻面放置一會兒,然後再將其疊放整齊,最好一週能曬一次被子。

這些看似衛生的習慣其實是錯的


2、頻繁刷牙

有的人習慣經常刷牙,覺得這樣才能保持口腔乾淨,這種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在牙齒的最外面,有一層牙釉質,它可以保護下面的牙本質,也可以保護牙齦組織,而經常頻繁地刷牙,會讓牙膏中含有的摩擦物質對牙釉質造成磨損,使牙齒失去保護層,爲蛀牙創造了條件。因此,刷牙不宜頻繁,早晚各一次即可。

這些看似衛生的習慣其實是錯的


3、掏耳朵

掏耳朵這個習慣相信很多人都有,認爲這樣能夠讓耳朵得到更好的清潔。

但經常掏耳朵會破壞耳道皮膚,容易引起各種感染,還有可能使耳道受到刺激造成耳屎分泌過多,加重耳屎栓塞形成的可能。

更何況耳屎還有潤滑耳道、防治耳道乾燥發癢、阻止異物直接進入耳道刺激耳膜等多種功能,最主要的是,它本身有自潔功能,根本不需要通過掏耳朵的方式去清理。

這些看似衛生的習慣其實是錯的


4、在水槽裏洗菜

也許有人會說,水槽每天都用,並且用水沖洗得乾乾淨淨的,爲什麼也不能洗菜呢?

事實上,水槽裏細菌非常多,平均每1平方英寸,就有超過50萬個細菌,若在水槽中洗菜,容易引起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等的滋生,影響人體健康。

這些看似衛生的習慣其實是錯的


5、紙巾包裹食物

有的時候,我們身邊沒有合適的容器可以盛放食物,很多人就會選擇用白紙暫時包裹食物,但這種做法也是不衛生的!

爲了紙巾能夠有潔白的顏色,許多廠家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漂白劑。漂白劑在與食品接觸後,會產生一系列化學反應,產生有害物質,極易對食品造成污染。

這些看似衛生的習慣其實是錯的


這些衛生習慣應該保持

1、勤洗手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我們經常會用手接觸許多東西,導致手上留有很多細菌,而如果不洗手就直接拿東西喫,這些細菌就會進入我們的身體,影響健康。

所以,生活中一定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尤其是外出之後,更應該好好洗手。

這些看似衛生的習慣其實是錯的


2、手洗內衣褲

內衣褲都是貼身穿着的衣物,最好採用手洗的方式。

因爲如果內褲沾有約0.1克大便,那麼一件內褲就可能導致水中大腸桿菌增加1億個,容易使得病菌滯留在洗衣機內,或者殘留在普通衣物上。因此,內衣內褲最好要單獨用開水燙洗。

這些看似衛生的習慣其實是錯的


3、喫不完的食物放冰箱

剩飯剩菜放冰箱是很多家庭都有的習慣,但有時候飯菜放冰箱裏不蓋上保鮮膜,使得食物串味;而有些家庭還是習慣用紗罩將食物罩上,認爲這樣可以避免蒼蠅解除。其實蟲卵極易透過紗孔掉落到食物上,污染食物。

所以,喫不完的剩飯剩菜最好蓋上保鮮膜,放進冰箱儲存。

這些看似衛生的習慣其實是錯的


注意衛生是一個好習慣,但也要注意自己堅持的習慣是否真的衛生。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有助於保持身體健康,預防疾病,但是,過分講究衛生其實也是不可取的哦~

——

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贊、轉發、關注我們

有什麼想說想問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大醫生會及時爲你解答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