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本文引自我们的公号「LOCOMO耐力运动研究院」:深度解读座垫选择(上)| 开元观点深度解读座垫选择(上)| 开元观点


上周的开元观点栏目反响热烈,文章收到了不少高质量的留言,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错过的朋友不妨也点进去浏览:

王开元:「甜区训练」并不甜 | 开元观点?

zhuanlan.zhihu.com
图标

本期我打算聊聊自行车的座垫选择。

正值春暖花开之际,现在可能是一年中最佳的骑行时节。伴随著骑行活动的进行,有些小伙伴就遇到了骑行舒适性的问题,有些考虑来做fitting,有些则考虑更换不合适的装备。座垫选择对于骑行舒适性的影响毋庸置疑,也通常是大家交最多学费的地方。

现在回想起来,我自己刚开始骑行的最初几年,座垫也没有少换,各大品牌热门型号几乎都试了一遍,如果当时就能了解这些座垫选择的知识,可是能节省不少银子的!

说道选座垫,想必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选择合适的宽度,这点不得不感叹品牌营销的力量。那我们不妨就从座垫的宽度说起。

通过测量坐骨结节宽度

来确定座垫宽度似乎已经成为常规操作,但真是这样吗?

大家耳熟能详的座垫宽度选择流程是先测量车手坐骨结节的宽度:

一般是让你在硅胶垫子上坐一下,留下两个凹坑,接著测量两个凹坑之间的距离,即得到坐骨结节的宽度,然后再根据座垫品牌自己的对照表查找合适的型号。听上去很科学,不是吗?

高端吧,但一定科学吗?

有意思的是,我身边不少人按照此流程买到的座垫宽度都是一样的,但并非所有人都认为自己的座垫很舒适。当然,决定一个座垫是否合适的因素有很多,但座垫宽度仅仅与坐骨结节的宽度有关吗?

事实上,除了坐骨结节宽度以外,车手更应该留意2个细节:

(1)实际骑行时的坐姿;

(2)自己的坐姿和下肢柔韧性是否匹配。

  1. 骑行时的坐姿

所谓实际骑行时的坐姿,即骑行时你的骨盆前倾角度。这一点我们往往与「躯干角度」所混淆,这也是现在很多fitting中对人体过度简化后暴露出来的弊端:将髋关节的点和肩关节的点连接后与水平的夹角解读为躯干角度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做法。

达成同样的「躯干角度」,可以通过骨盆往前倾倒,脊柱轻微弯曲来完成;也可以将骨盆立起,大幅弯曲脊柱来完成。下面这张图很好地说明了两者的区别:

左图中骨盆往前倾倒,脊柱轻微弯曲;右图骨盆保持直立,脊柱大幅弯曲

骑行时骨盆的前倾角度直接关系到骨盆与座垫接触的「实际宽度」,因为从坐骨结节到坐骨支再到耻骨支是一个逐渐变窄的倒V字形。换句话说,骑行时骨盆前倾角度越大,骨盆与座垫接触的实际宽度也就越小,反之亦然。

从坐骨结节到坐骨支再到耻骨支,是一个逐渐变窄的倒V字形

在了解了骨盆的生理构造之后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单单通过测量坐骨结节的宽度,并不能有效地确定合适的座垫宽度,因为你无法确定车手实际坐在座垫上坐姿。

你骑行时的坐姿,即骨盆前倾角度才真正决定了需要的宽度

小编插一句:关于上文谈到的「骨盆前倾」,据小编目测,开元老师在Fitting时十有八九都会纠正车手的坐姿,以下是去年在常州Fitting后剪的片子,正好涉及到了这部分内容,各位应该能有更感性的认识 ▼

视频封面

04:38LOCOMO Bike Fitting 常州小记

2. 影响坐姿的因素

那是什么因素决定了骑行时的坐姿,即骨盆前倾角度呢?第一,自然是你使用的车型和骑行风格偏好。

以公路车为例,如果你使用的是竞赛车型,通常这类车架的几何设计stack偏低,reach偏长,而你也追求趴低的骑姿,那很有可能你的骨盆前倾角度会比较大,骨盆实际接触座垫的宽度较窄;如果使用的是耐力型车架,几何设计上stack较高,reach较短,那很有可能你的骨盆前倾角度较小,骑姿比较直立,骨盆实际接触座垫的宽度较宽。下图很形象地说明了其中的区别:

坐姿与宽度的关系

上面所述只是一般情况,或者更恰当地说是理想情况。在现实中,并不是你趴低了,骨盆前倾角度就一定会小,这就是决定骑行时坐姿的第二个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腘绳肌的柔韧性。

你的腘绳肌所能拉长的长度决定了你骑行时所能达到的骨盆前倾量。通过体前屈或者主动抬腿测试可以比较直观的评估腘绳肌的柔韧性。这也说明了bike fitting时身体评估的重要性:我们都在强调车子要去适应人,而不是人去迁就车子,自然只有通过评估车手的身体能力才能准确把握bike fitting尺度。

腘绳肌柔韧性对骨盆前倾角度的影响(此图仅用于示意,站姿体前屈并不是最佳评估动作)

综上,仅仅测量坐骨结节宽度并不足以确定座垫宽度,而你主观上想要达到的骑行风格(如:激进趴低的竞赛风格)也未必能一定做到,而是会受限于你的腘绳肌柔韧性,因此在选择座垫宽度时需要把上述因素一并考虑进去。

如果你柔韧性很好,骑行风格也比较偏竞赛,那也许较窄的座垫会更合适,即可提供足够多的支撑,又可最大程度上避免座垫过宽磨大腿根的问题;反之,如果你的柔韧性不佳,或者倾向于采用比较舒适和直立的骑行姿势,那就应该考虑使用较宽的座垫。

正如开篇所说,决定一个座垫是否舒适有很多因素,宽度只是其中一项,此外还有许多小细节同样会影响到座垫的舒适性,值得我们在选择座垫时多加注意。鉴于篇幅,我打算另起一篇,在深度解读座垫选择的下篇为大家作详细介绍。敬请关注。

可能有车友要问了,虽然现在已经知道坐骨结节宽度对选择座垫的帮助不是那么大,但自己就是非常好奇想要了解下自己坐骨结节的具体宽度,该如何进行测量。下面这个视频送给各位,教你无需任何特殊工具,准确测量自己坐骨结节的宽度。希望本文对你的骑行有帮助!

视频封面

01:04如何测量自己的坐骨结节宽度

▲ 视频来源:tredz?bikes

开元有话说

推出「开元观点」的栏目是期望更多地与大家互动,亦或答疑解惑,亦或抛砖引玉。

各位铁友、车手、跑者如果有任何关于训练或Bike Fitting的问题,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也许我会以下一篇文章来回答你的问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