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本文引自我們的公號「LOCOMO耐力運動研究院」:深度解讀座墊選擇(上)| 開元觀點深度解讀座墊選擇(上)| 開元觀點


上週的開元觀點欄目反響熱烈,文章收到了不少高質量的留言,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錯過的朋友不妨也點進去瀏覽:

王開元:「甜區訓練」並不甜 | 開元觀點?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本期我打算聊聊自行車的座墊選擇。

正值春暖花開之際,現在可能是一年中最佳的騎行時節。伴隨著騎行活動的進行,有些小夥伴就遇到了騎行舒適性的問題,有些考慮來做fitting,有些則考慮更換不合適的裝備。座墊選擇對於騎行舒適性的影響毋庸置疑,也通常是大家交最多學費的地方。

現在回想起來,我自己剛開始騎行的最初幾年,座墊也沒有少換,各大品牌熱門型號幾乎都試了一遍,如果當時就能瞭解這些座墊選擇的知識,可是能節省不少銀子的!

說道選座墊,想必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選擇合適的寬度,這點不得不感嘆品牌營銷的力量。那我們不妨就從座墊的寬度說起。

通過測量坐骨結節寬度

來確定座墊寬度似乎已經成為常規操作,但真是這樣嗎?

大家耳熟能詳的座墊寬度選擇流程是先測量車手坐骨結節的寬度:

一般是讓你在硅膠墊子上坐一下,留下兩個凹坑,接著測量兩個凹坑之間的距離,即得到坐骨結節的寬度,然後再根據座墊品牌自己的對照表查找合適的型號。聽上去很科學,不是嗎?

高端吧,但一定科學嗎?

有意思的是,我身邊不少人按照此流程買到的座墊寬度都是一樣的,但並非所有人都認為自己的座墊很舒適。當然,決定一個座墊是否合適的因素有很多,但座墊寬度僅僅與坐骨結節的寬度有關嗎?

事實上,除了坐骨結節寬度以外,車手更應該留意2個細節:

(1)實際騎行時的坐姿;

(2)自己的坐姿和下肢柔韌性是否匹配。

  1. 騎行時的坐姿

所謂實際騎行時的坐姿,即騎行時你的骨盆前傾角度。這一點我們往往與「軀幹角度」所混淆,這也是現在很多fitting中對人體過度簡化後暴露出來的弊端:將髖關節的點和肩關節的點連接後與水平的夾角解讀為軀幹角度是一種簡單粗暴的做法。

達成同樣的「軀幹角度」,可以通過骨盆往前傾倒,脊柱輕微彎曲來完成;也可以將骨盆立起,大幅彎曲脊柱來完成。下面這張圖很好地說明瞭兩者的區別:

左圖中骨盆往前傾倒,脊柱輕微彎曲;右圖骨盆保持直立,脊柱大幅彎曲

騎行時骨盆的前傾角度直接關係到骨盆與座墊接觸的「實際寬度」,因為從坐骨結節到坐骨支再到恥骨支是一個逐漸變窄的倒V字形。換句話說,騎行時骨盆前傾角度越大,骨盆與座墊接觸的實際寬度也就越小,反之亦然。

從坐骨結節到坐骨支再到恥骨支,是一個逐漸變窄的倒V字形

在瞭解了骨盆的生理構造之後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單單通過測量坐骨結節的寬度,並不能有效地確定合適的座墊寬度,因為你無法確定車手實際坐在座墊上坐姿。

你騎行時的坐姿,即骨盆前傾角度才真正決定了需要的寬度

小編插一句:關於上文談到的「骨盆前傾」,據小編目測,開元老師在Fitting時十有八九都會糾正車手的坐姿,以下是去年在常州Fitting後剪的片子,正好涉及到了這部分內容,各位應該能有更感性的認識 ▼

視頻封面

04:38LOCOMO Bike Fitting 常州小記

2. 影響坐姿的因素

那是什麼因素決定了騎行時的坐姿,即骨盆前傾角度呢?第一,自然是你使用的車型和騎行風格偏好。

以公路車為例,如果你使用的是競賽車型,通常這類車架的幾何設計stack偏低,reach偏長,而你也追求趴低的騎姿,那很有可能你的骨盆前傾角度會比較大,骨盆實際接觸座墊的寬度較窄;如果使用的是耐力型車架,幾何設計上stack較高,reach較短,那很有可能你的骨盆前傾角度較小,騎姿比較直立,骨盆實際接觸座墊的寬度較寬。下圖很形象地說明瞭其中的區別:

坐姿與寬度的關係

上面所述只是一般情況,或者更恰當地說是理想情況。在現實中,並不是你趴低了,骨盆前傾角度就一定會小,這就是決定騎行時坐姿的第二個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膕繩肌的柔韌性。

你的膕繩肌所能拉長的長度決定了你騎行時所能達到的骨盆前傾量。通過體前屈或者主動抬腿測試可以比較直觀的評估膕繩肌的柔韌性。這也說明瞭bike fitting時身體評估的重要性:我們都在強調車子要去適應人,而不是人去遷就車子,自然只有通過評估車手的身體能力才能準確把握bike fitting尺度。

膕繩肌柔韌性對骨盆前傾角度的影響(此圖僅用於示意,站姿體前屈並不是最佳評估動作)

綜上,僅僅測量坐骨結節寬度並不足以確定座墊寬度,而你主觀上想要達到的騎行風格(如:激進趴低的競賽風格)也未必能一定做到,而是會受限於你的膕繩肌柔韌性,因此在選擇座墊寬度時需要把上述因素一併考慮進去。

如果你柔韌性很好,騎行風格也比較偏競賽,那也許較窄的座墊會更合適,即可提供足夠多的支撐,又可最大程度上避免座墊過寬磨大腿根的問題;反之,如果你的柔韌性不佳,或者傾向於採用比較舒適和直立的騎行姿勢,那就應該考慮使用較寬的座墊。

正如開篇所說,決定一個座墊是否舒適有很多因素,寬度只是其中一項,此外還有許多小細節同樣會影響到座墊的舒適性,值得我們在選擇座墊時多加註意。鑒於篇幅,我打算另起一篇,在深度解讀座墊選擇的下篇為大家作詳細介紹。敬請關注。

可能有車友要問了,雖然現在已經知道坐骨結節寬度對選擇座墊的幫助不是那麼大,但自己就是非常好奇想要了解下自己坐骨結節的具體寬度,該如何進行測量。下面這個視頻送給各位,教你無需任何特殊工具,準確測量自己坐骨結節的寬度。希望本文對你的騎行有幫助!

視頻封面

01:04如何測量自己的坐骨結節寬度

▲ 視頻來源:tredz?bikes

開元有話說

推出「開元觀點」的欄目是期望更多地與大家互動,亦或答疑解惑,亦或拋磚引玉。

各位鐵友、車手、跑者如果有任何關於訓練或Bike Fitting的問題,歡迎大家在文末留言,也許我會以下一篇文章來回答你的問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