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名妤(国北 / 社会与区域发展学系)

 

考取学校:

(1)台师大-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

(2)彰师-辅导与咨商学系

(3)交大-教育研究所乙B(咨商组)

 

一、个人准备时间规划                                                                                          

(整体时间规划
1.     1047~8月:所有科目跟著补习班老师的进度,以理解和化重点为主。上课尽量全神贯注,课余时间做简单的复习。普心开始依照讲义画简单的树状图、辅原尽可能在暑假内读完Corey圣经本一遍,对每个学派的特色有个大致上的了解、统计跟著老师的进度写老师发的考古题本。

2.     1049~11月:各科开始读教科书并搭配补习班的讲义同时和读书会成员轮流报告Corey的章节,并开始读Corey第二遍。11月开始写考古题并和读书会成员讨论。参加测统研的秋季班。

3.     10412~3月:以大量考古题和整理、背诵笔记为主,搭配补习班的补充讲义。

 

(每日时间规划
几乎每天跑图书馆强迫自己专心,读到闭馆再回家。早期可以一天读8~10个小时,后期比较累大约每天6~8小时,最后两三个月一定要每天写或读考古题。读书计划大约一周安排一次,会留弹性时间尽可能补足没有达成的进度。

 

二、各科准备要诀及教育家各科老师给予的协助

(心理学
主要跟著补习班老师的进度,熟读讲义内容及补充讲义,并画树状图,将相关的理论和概念做一个自己的整理。另外自己阅读桂冠丛书的《普通心理学()()》,书的内容非常详细,其实后期没有读完,但是在写考古题的时候非常有帮助,有好几题考古题都从这套书里面出来。

练习考古题的时候,看到题目会先在脑里把所有的树状大标先跑一次(一绪论、二生理、三感觉知觉、四学习..... ),判断题目是在问什么理论,再从该大标提取详细的理论记忆,开始写题目。

(辅原
精读Corey,不懂的务必和读书会成员或老师讨论,同时去图书馆借《咨商与心理治疗之个案研究》(樊雪梅、樊雪春译)来搭配理解比较不懂的理论,这本书对写考古题的帮助也很大。有空多看看目标学校的考古题以了解出题重点,读辅原时会更有方向。补习班会发很多期刊讲义,将重要的内容整理进自己的笔记,并将两三个自己比较喜欢、有感觉的学派做『模板』(包含该学派的人性观、处遇方式等等),遇到个案概念化的题目时,直接将模板套进题目里,非常方便快速也能将题目写得够深入,毕竟申论题考试几乎都是在和时间赛跑,能先把答案架构准备好会事半功倍。

(统计
以补习班讲义为主,完全跟著老师的进度,遇到比较吃力的单元一定要记得复习,尽量在10以前就把补习班发的题库本写完,不懂的和读书会成员讨论,或请教老师。题库本写完后就开始写考古题,我个人没有去买另外市面上的题库本,考古题尽量多做,基础打好会发现大部分的统计题目没有想像中那么难,千万不要放弃。

(测验
郭生玉的绿皮书必读,而且是有背有分,补习班的讲义也尽可能精读,老师上课的解题务必一定要理解并能自己写出来。主要也是以考古题为主,不熟的地方再回来复习,并做成笔记。

(研究法
这科我也是以补习班的讲义为主,一样老师上课解的题目务必理解,比较细微的部分就搭配王文科的教育研究法来读。要考交大的话,胡幼慧的质性研究一定要去图书馆借,我会在写题目不懂时翻来参考,不太需要一篇一篇细看,不是相关科系的话,质性研究比教难懂一些,准备考试的话依照题目方向翻书参考就好。由于交大考古题有出过设计研究的题目,同时我也有为了交大准备质性和量化研究的模板。

 

(国文、英文
国文没甚么准备,只有在考师大前写考古题,其他都是吃国高中时期的基础。

英文的话,我是很不喜欢背单字的人,为了养成读英文的习惯,从暑假到12月每天都会花一小时左右听Advanced,训练语感。特别注意彰师会考英文作文,所以有在考试前稍微练习一下确定自己写得出来。

这两科尽量衡量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安排,每年都有听说有人因为国文或英文没过而无法进复试,为了避免憾事发生,对自己程度没自信的人还是不要轻易放弃这两科。尤其是英文,有些主科像普心、统计和研究法等都有出过英文题目,像今年政大的统计题目出得很难,后来问大家几乎都是把英文题目翻译一遍就有分数了,所以千万不要轻忽英文。

 

三、读书会运作方式                                                      

我觉得准备考试这段期间最重要的就是读书会了!读书会除了讨论考古题以外,也能分享自己在准备考试时期的焦虑心情,因为大家都在准备同一场考试,所以互相帮助与扶持,有战友在身边的感觉真的会安心许多。并且也能从讨论的过程中找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协助彼此一起努力一起进步。

 

(讨论辅原
从暑假开始,每周聚会一次,分别讨论Corey圣经本,一个章节大概3~4人左右,每个人都会将自己的部分整理成笔记发给大家,并用自己的话试著说明该理论,有不懂的地方彼此讨论。

 

(考古题练习
约从11月大家开始讨论考古题,一开始从彰师的选择题开始写,后来进到申论题,每个人分享自己申论的架构和对于题目的看法,讨论题目到底想要问甚么,从中去判断自己的解题方向是否正确,并从每个人写的答案中撷取优点,了解大家对同一个个案的不同看法和切入方式,为自己的答案进行调整。

 

(线上模拟考
考前因为时间约不出来所以和读书会成员相约线上模拟考,先将时间约好,抽签出要做为模拟考的那一个年份,并在时间到时互相传赖彼此提醒要坐定开始考试,是非常有临场感而且又不用另外找地点的一个好方式。

 

四、考古题的练习                                                       

()大约从11月开始,先找选择题进行练习会比较有成就感,之后开始写申论的时候会非常挫折,很多东西虽然脑中有个概念,但很难用自己的话马上整理出来,所以初期会不停的翻书,但是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翻书之后能确实找到自己不熟的地方,多练习几次逐渐可以顺利的写出「自己的」申论。补习班在秋季开始会提供一些解题架构或技巧,非常有参考价值。

 

()申论题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列点列标,一开始不习惯的时候会写成一大段,不要灰心,可以试试看和读书会讨论,把自己写的内容分段列点和加上小标,也试著在练习时加上前言和结论,使申论更加完整。

 

()申论题的潜规则补习班老师都有提到,一般来说5分的名词解释就写5行,15分的申论题就写15行,通常遇到20分以上的大题我就会加上前言结论,如果考试时间不足也是前言先写,写完时间还够再来补结论。

 

()补习班老师常常提到研究所考60分就可以上了,这是真的。每年多少都会出现一些奇怪的新题目,这时候也不要因为不会而太感到灰心,因为你不会大家也不会。以前读书考试很习惯要把每一题都搞懂,可是研究所考试的范围真的太大了,永远都读不完,真的遇到太困难的题目也要适时给自己一点空间,抓紧目标学校的大范围出题方向才最重要。

 

五、个人录取优势                                                       

努力和坚持吧,因为知道这是自己要的,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做到。并且在读书的过程中反而找到了很多快乐,有那种「这个就是我想要学的东西」的感觉,如果读到一半就放弃,会觉得对不起自己和支持我考研究所的人,所以一定一定要尽力做到。

同时我觉得读书会的成员也给予了许多正向力量,我们从暑假开始到考试前每周一次的聚会几乎没有停摆过,每次聚会看到大家都这么认真,会觉得自己也不能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