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再次让我思考了一个我一直在思考、但仍未找到最优解的问题:活在自己的世界和活在别人眼中,两者之间应如何取舍,才能将幸福感最大化?

考虑一个极端的答案: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会获取最大的幸福感。因为自我内心的满足最为重要,所以当我们去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事情而无需考虑他人看法的时候,我们应该能够取得最大的快乐。这种极端的情形总在一些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出现(之前回答过对《月亮与六便士》和《刀锋》的看法,这两本书都是在以颇为极端的例子来描写类似的选择),可这些形象的出现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一种人性困境:人是社会性动物的属性。

真实的世界中,鲜有人能做到无视周围人的看法,在不考虑他人感受的前提下,去做任何一件自己想要去做的事。这个前提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不成立的。那么如果他人的看法会让某种行为令人感到有所顾忌,做这件事的幸福感就会大打折扣:在行为之时,要考虑他人的想法,便已经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即使在事后,也一定会为某些议论之声劳心劳神。所以这种极端的答案,对于正常人来说,都不是获取幸福感的最佳选择。如果要找到这个问题的最优解,就要学会权衡、协调这两者的关系。

而选取最优解的方法,目前来看需要两步,即改变自己对于自我及他人关系的认识和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行为上的纠正,以此判断这种认知和行为是否能达到自己的预期,如果不能,就需要继续调整。

每个人在一开始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某种认知,并处于某个位置,从而使处事原则更偏向自我或更偏向他人。但若这种原则并不能够让自己满意,也许调整自己对两者的态度会让结果更佳。当然,「他人」对自己的影响也有轻重之分,最重的莫过于家人,挚友;其次是普通朋友,同学等等。在考虑清楚这些问题之后,以此为指导,对自己的行为做进一步的刻意修正,也许会是一个找到精确解的不错方法。

可做到其中任何一步都绝非易事,其一,改变认识意味著在思想上改变自己长期以来形成的态度,若想调整这种长期建立的思想,就必须从更广阔的范围、获取更多有效信息,并让这些信息匹配曾经的经历,更新自己的观念。其次,即使是调整行为模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对有些人来说,从生理上讲,改变一个保持良久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我觉得这部电影就是在谈论如何审视自我角色这么一件事儿。

电影中五个角色性格鲜明,但这种鲜明的个性到底是由自我产生,还是受到别人的影响?又或许这些性格特质本就并非他们自身的特质,而是仅在别人眼中的特质?

他们在这样的两点间努力探索,但始终没有在找到自己的平衡点:一个准确定位。来自朋友、父母、生活的压力,迫使他们做出了选择,或者说,他们并未真正思考和选择,而是生活把他们推到了一个看似安全的角色里。

对于结尾的解读,也是我所希望的:他们通过这次的经历,重新审视了自己在自我及他人心中的角色,并做出了令自己满意的抉择。但正如上面所说,要进行这样的改变是十分困难的,这也是他们自己在影片中提出的问题:过了今天,还能否是朋友?虽然五个人暂时经历了彼此经历的相互刺激,对自己和他人产生了进一步了解,但是否能将这种认知转化成新的认知态度,并对长久行为产生影响,还需经过时间的检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