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学天才并不一定是一个故事天才。文学的材料是话语,故事的材料是生活。故事是首要,文采是次要。----罗伯特.麦基

“电影”这个概念,从第一次进电影院那天,在数年大量有目的和无意识的看片阅读中,才突然顿悟。

电影脱下神秘的面纱,呈现出了它最清晰简洁的形象:故事。

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好故事

在电影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技术已经能够最大程度的模拟真实世界以及虚拟世界的任何一个细节,这种模拟之逼真、之美轮美奂,已经超出了普通人甚至艺术家所能想象到的极限。

但是,随着我们进影院的次数越来越多,被感动的机会反而越来越少。日臻细腻的影像和越来越漂亮的演员们给了我们越来越麻木的体验。

业内有种感慨:现在的好剧本越来越少了。

或者说:好故事越来越少了。

真正具有打动人心力量的,永远是根植于人类上万年历史记忆中的“故事”。

摄影、音乐、演员、服装、对白,统统都可以后期技术加工润色。

但故事差,犹如先天不足,后天之力很难挽回颓势。

好故事要满足的条件

1、具有故事的基本结构

2、价值观审慎

3、故事本身具有捕获人心的力量

张艺谋是一个公认的,讲故事能力比不上摄影能力的导演。但他执导的《活着》是例外,因为原著小说作者余华的故事讲得太好了。原著本身具备好故事的一切要素,于是它不费吹灰之力就可晋级为一个好剧本。这让张艺谋作为该片的导演,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余华在《活着》中讲述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故事主人公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这部作品获得了2004年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余华运用象征的手法,用死亡象征活着,通过一次又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个戏剧化的情节加工成为艺术的真实,让读者在随着每一次死亡重复得到的巨大心灵震撼当中,会相信世上真有着实实在在的福贵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家族,也真的曾经在动荡的历史中数次站在覆灭边缘,但最终乐观豁达的活在这片沉默坚硬的土地之上。

整个故事的讲述中,余华排除了任何的主观情感,以零度介入的方式,客观冷静,简明扼要的讲述了一个中国农民的苦难史。

从这个意义来说,余华就是所谓的故事天才,他“创造性的将生活本身转化成为更有力度,更加明确、更富意味的体验。他搜寻出我们日常时光的内在特质,将其重新构建成一个比生活更加丰富的故事。”

作品当中,我们看不到任何的华丽辞藻、内心描写,只有发生,不断的发生,如激流一般激荡的事件推动着故事向前奔腾,让读者无法停止的跟福贵同哭同笑,为他苦难的命运无法自持,为他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报之会心一笑。

《活着》的故事,在发表以来,已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话剧,这也正如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所说:“故事能够以人类交流的任何方式来表达。戏剧、散文、电影、歌剧、哑剧、诗歌、舞蹈都是故事仪式的辉煌形式,每一种都有其娱人之长。”

结构是基础,内在的逻辑应具有战略意义

剧作中,一个故事通常可拆解成数个事件的组合。

对于某些剧作,事件间有着由“好故事”标准作为内在的逻辑串联,而那些自然的时间流动,人物原始的本能反应不应视同为逻辑来进行串联。

结构本身是必要的,我们可能会遇见一个坏故事,它本身同样具有结构。

但它和好故事的区别就在于:组成故事的事件是没有被选择过的,或是被错误的选择了的;事件的组合原则不是特定的,不具有战略意义,无法为故事要激发的感情和要表达的价值观服务。

坏故事标准

1、时间和本能可以作为出发点,但不能作为逻辑。

2、不应过度依赖技巧,因为技巧本身具有严重的局限性

3、缺乏故事结构,仅刻画片段

4、脱离生活,过度强调类型化,故事只是展现特技的幌子

一部好电影的判断理由到底是什么

1、一个好故事

2、导演能把故事讲好

一部好电影,核心有且只有一个,好故事。先有好故事,才谈的上如何讲。

说到好故事,离不开剧作家。

现实的一端是纯粹的事实,另一端是纯粹的想象。所有风格各异的故事便游移在两端之间。强有力的故事讲述就是在两端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国人长期受到的教育,是遏制想象力的。

这使剧作,更多的偏向事实的一端。

教育让我们的表述,教条且缺乏想象力,程式化,机械化中,又充斥了大量经验主义的模仿;

电影审查制对表述现实的约束,又让事实表述得尴尬扭曲,犹如祖宗的小脚,穿上袜子看不对劲,脱了袜子看更加不对劲。

社会整体的拜金主义,理想缺失,人们失去了诗意的生活和对美好的追求,反映到剧作者的身上,就是作品中看不到美感,只有所谓的流行风格。而所谓的流行风格,大多数只是对前人文本的无意识模仿或是单纯的反叛。这又导致了大量陈词滥调的出炉。

当今社会处在转型当中,新旧价值观碰撞,曾经的对变成错,错又不见得是真的错。中国人在利益的驱赶下一路狂奔,最终失去了本心。

这导致市面上的青春片充斥着十五六岁学生的堕胎和争风吃醋的打斗;生活剧充斥着让人厌恶的脸谱化人物:张嘴即糙的北方大妞和上海话的娘娘腔小开,一地鸡毛的婚姻生活中一定少不了凶恶的北方婆婆和斜眼看人的南方丈母娘;抗战剧不追求历史真实的浓妆女兵;情节无限批量重复的谍战剧......

在我国,编剧在电影工业中的地位缺乏独立性,剧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被各方面改成面目全非。

这容易打断整个文本的节奏以及内在逻辑,更不用说极易造成各类可笑的穿帮。

再加上一些编剧自身理论知识、态度、心态的原因,才造成如今好剧本稀有,好故事乏善可陈的局面。

回到故事。

故事好的电影,即使你用小成本的班底,便宜的手持摄录机拍摄,它依然是一部先天的好电影。它一定会拥有不介意它外表的粉丝,因为这取决于成千上万年里人类对故事的渴望本能。

故事不好的电影,或许会成为一部绝美的风光片,一卷极煽情的音乐录影带,但它不会是一部好电影。

只是目前市场上大量的影片,都还在用美轮美奂的影视美学、充满奇技淫巧的镜头调度,来掩盖叙事本身的困顿无力。

这就是我们开头所说的:

人们像潮水一般涌入电影院,他们想获取什么?

人们像潮水一般涌出了电影院,他们又收获了什么?

是声色犬马的即时满足,还是从人物的悲喜经历中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世界,心灵在受到震慑之后得到的开悟与满足?

(本文部分观点参考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