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首先普通中产家庭这个概念就是有认识上的偏差的,我姑且理解为就是那种工作体面,收入较高,家有房产2套以上,几乎从不为衣食住行旅游消费子女教育父母养老医疗等烦心的家庭吧。

1、作为非专业人士,我对金融危机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只能说一些自己亲身经历或者接触过的人或事吧。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很多资产贬值的厉害,比如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香港的地产价格暴跌,有位澳门的姓肖的老板,当初把他所有的资产都卖掉了,全部买了房子和地皮,据说回大陆和朋友聚餐的时候,餐费都是朋友付,身边的钱几乎都花光了,但后来香港走出危机之后,地产价格暴涨,这位姓肖的先生一举成为全澳门最有钱的人之一。

2、2007-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时候,国内很多做出口生意的工厂生意不好,有些小工厂就以很便宜的价格转让了,有佛山的朋友用了不到500w接手了一个企业,后来4万亿之后,那位朋友一举成为身价数亿的企业家了。

3、讲上面两个例子,其实想说的是,危机危机,危中还有机啊,危机中需要注意的是投资尽量不要用杠杆,比如高位买房,房价暴跌后,首付很快跌完,自然就有人会断供,这个本身就是因为杠杆导致的。所以,对于中产家庭来说,首先在危机中要保住自己的工作,其次投资选择稳妥的,要注意分散风险,选择危机中保值的品种,尽可能选择保值的现金币种,关注危机中可能会大幅低估的资产,找准机会,没准从此就财务自由了。


中产阶级如何在经济大环境较差的时候,能够实现规避危机,甚至略有盈余呢?这里边其实大有学问。

首先,必须要珍惜当前的工作。工作所带来的工资收入,是你最稳定最可靠的收入,只要你勤勤恳恳工作,它每个月都会一分不少的落袋为安,这可以保证一家的基本生活。所以,在大环境较差,金融危机日益加重的当前,千万不要轻易离职或或转行,暂且不说你是否能够适应新的工作职位和工作环境,单就是离职之后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就是一个漫长的周期,一段出现空挡,是非常难受的。

其次,要慎重处理手中的金融资产。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金融市场是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冲击会非常打,如果你前期手中持有基金、股票、银行理财等产品,一定要及时了结出场,尽可能以最小的损失换取尽可能多的现金,把现金握在手中,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中,这才是最最安全的方式。

再次,固定资产不再适宜投资。这个主要是房产,前些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让很多人通过买进卖出赚的盆满钵满,可是,房地产是中资产行业,资金投资周期长,回笼慢,虽然收益高,但是在金融危机时期,变现是极其困难的,千万不要以为传统金融产品不能做了而投身房地产市场,这样只会长期占用你的大量资金,降低你的抗风险能力。

最后,如果条件具备,都买实物黄金、外币等用来对冲风险。


金融危机带有不可预测性。所以作为个人来说,需要随时做好最坏的准备,自己的财产做一些合理的配置。一是需要备好半年的生活费,可以存放支付宝,享受2.5%左右的年化收益,比起存银行定期要灵活很多。二是量力买入保值增值的房产,公寓,作为财产性收入的一环。三是量力投资股票,债券市场。选择稳定派息的绩优公司,或者定投指数基金或者行业基金,比如沪深300,中证500,消费基金,医药基金等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