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古榕巷66号

小巷深处,安静的石板路上,古榕巷66号虚掩著门,一整墙的玻璃窗,看著来往的人。

这是个邻里情浓的巷子,左右邻人相看著长大,相携著变老,出街串门,穿一件背心,趿一双拖鞋,在门上敲门想要进来,屋内的人问著:「谁呀!」门外的人回一声:「我啊!」在这里,人们熟悉到用声音来辨人。

90后女孩花花将花艺店开入这个角头,巷子人,待她如旧故。

她的空间,两扇黑色的铁门,常被串门的邻居敲响。屋外应著「我啊」的那个人,有送来红蛋、龟粿的光头大叔,他家的孙儿刚满一周;也有带走一把玫瑰、红百合的阿姨,她家嫁女,礼佛的花要喜庆。隔著巷路,对面二楼的阿婆趴在窗台上,喊她聊天,与她说著,「阮暗暝煮咸糜!」

她自南安来,吹过她村庄的风也吹过这座城,流经她村庄的河流也流过这座城。她的空间,开在古城的深处,花艺带给她的美好,她也想带给这座城。

这是两层楼的小屋,「颍川衍派」写在一楼的门楣上。陈姓主人,盖好楼,没住几年,举家迁往海外。

一楼是花艺空间,二楼是住处。屋外台阶三四级,围墙内,是个两三米宽的小院,用来待客。苔藓种在门内的青石上,像一片青草地,干枯了的茶花树,从野外捡回来,放到褐色的瓷盆里,藤蔓爬上它的枯枝。

去年6月,花花租下这座小楼,屋主搬走屋门常闭,屋内潮潮,墙灰斑驳,她将这里做了改造。

重新整修后的小楼,墙上开了窗。夏天摆一窗青色、浅黄的雏菊,淡粉色的牡丹、淡紫的绣球,凉爽的花色驱赶著暑气;冬天换成大片的红玫瑰、浓紫色的蝴蝶兰。红色的明式供桌上,古朴的梅花瓶,插著素菊花,后城背回来的木扇门,成了泡茶的矮桌,深沉的木纹,让人忍不住用手去摩挲。黑色的门锁还挂在门上,流年已过,岁月留痕。

在做花艺前,她在南安有一份安定却很忙碌的工作,三班倒,有时一顿饭要分几次才能吃完。生活的获得感几近干涸,也很容易不开心。想从这种消耗里走出,她还很年轻,生活还很新鲜。

「我的叔叔,有一很大的模拟花工厂……就做花吧,这是离我最近,也是美好的事情。」

在那里,她有了自己的花艺老师,生活也开始活跃了起来。她跟著老师去深圳、潮州、汕头,用花草布置出一间间充满色彩和留白的展厅。老师常用真花去造一个氛围,中式的插花让空间进入禅定,西式的插花饱满也浪漫。

「学插花,老师说有空就要往森林走。」森林从低到高生长,一层层,长著草本、灌木和大树,老师让她多去看植物,看一朵花的朝向,看松柏的身姿,看狼尾蕨长在深厚发黑的落叶上,结好的果子辞去树枝,跌落林间……

所有对花木的观察,都安放在了她的插花里。黄的花,白的花,绿色的枝条从林间带回,少少几枝的搭配,用「剑山」固定,高低错落,却有著疏瘦的美感,带著点禅的幽空。

这固定花枝的「剑山」,很是特别,一根根铜针三五厘米长,密密麻麻树立在圆形铜块上,似剑山一般。清朝的《浮生六记》里,喜爱插花的沈复写道,「叶取不乱,梗取不强,用针宜藏,针长宁断之,毋令针针露梗……」沈复说的这插花的针,也许就似这样的剑山吧。

生活,终于找了出口。

花花

想造一个慢生活的花艺空间。

她记起4年前在泉州市区读大学,一次在西街里流浪,走至裴巷的「大拾堂」,天色已是黄昏,大拾堂的青羊带她去顶楼的天台,看成片的红屋顶和东西塔在暮色里披著柔光,曾经大户人家的小姐楼,扶栏杆边长满了荒草。

她在深圳龙岗长大,她说,那日的西街像极了她小时候的深圳。

「花艺空间放在哪?」她毫不迟疑,一定要开到古城来,「这里的慢生活,走进来就有,不用刻意。」

这里的空间,是半开放式的,有时,她会关门几天,外出为空间布展。在古城时,这里的门都会打开,卖花,也做半公益的插花课堂。

一周一次,两个多小时的课,收点花材费,三五个人的小课堂,手把手教学。巷子里有好些人跟著她学,下课后,带一小把花材回去,就能自己装点家园。

空间在这里开了一年,巷子里的人已当她是老邻,开在巷子深处的空间,常常迎来一拨拨的游人,而且许多是外国友人。

「有位法国来的60多岁的大叔,进来走走看看,用英语说著,他游历了中国,泉州是他印象最深的城市,这里有股神秘的气质,许多人会与他攀谈,他很惊讶开元寺有这么深的历史,还有西街的巷子,打开一扇门,背后有好多惊喜的空间在等他。」她的空间迎来送往许多客人,是巷子里可以打开的一扇门,她拥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也给了别人探寻的窗口。

只是姑娘她依旧会常往山上跑。

「九日山、清源山,外婆洛江家的虹山,是常去的山。选荒无人烟的路,去山的深处。」她的空间有个合作伙伴,叫「猫」,剃著光头、酷酷的女孩,常与她结伴一起进山。

古榕巷的空间里,添了她从虹山背回来的青石断面,是现在雅致的茶盘;山上捡回的落木树皮上,种一层苔藓,再种上挖回的狼尾蕨,毛茸茸的蕨根和羽状的叶子青翠翠,像极了一片微观的森林。

她会为一天要两次用洗米水喷洒苔藓,而天天在这里淘米煮饭。

END

文字 / 燕婷  图片 / 吕波

 回复「往期」

查看精华文章

他的书法,让日本同行鞠躬。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