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电影里有现成的答案啊:

许多年后,巧巧从高铁站接回坐著轮椅的斌哥。

到家后,斌哥坐在床上莫名发了一通邪火。

一番较劲之后,巧巧说:你咋的把自己弄成这样了?

斌哥说:酒喝太多,脑出血。

斌哥是个活得并不怎么精细的「江湖中人」,片头他与弟兄们用脸盆喝「五湖四海」时的样子,令人印象深刻。

这样的人,在中年之后,突发脑出血的情况,并不少见。


电影上映前,贾樟柯写过一篇短文,解释他为什么要拍《江湖儿女》,里面提到一位他小时候崇拜过的「大哥」,多年之后再见到时,已经「头发稀疏、身体发胖」,正在与世无争地吃著一碗面条——这一幕触发他去拍这部电影,「不单写街头的热血,也要写时间对我们的雕塑。」

或许斌哥最后的那个样子,就是所谓「时间对我们的雕塑」。

斌哥的没落,有命运的原因,有时代的原因,只不过最终,疾病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总是喜欢在电影里看到东山再起、王者归来的戏码——可是如果贾樟柯也这么拍的话,那就不是贾樟柯了。


看了「江湖儿女」,真的没觉得好看。廖凡饰演的也算一个黑社会大哥,被两个小马仔打折了退,居然…放走了?开枪那场戏,居然不打电话叫小弟,司机也是个二货。


因为他已经不适合当时的社会了,从一个当地的大哥,到去了四川生活,最终回到大同有一个对比,如果他失意回来还是完整的那么他必然还会去找回曾经的辉煌。正是最后的一无是处,被人所看低,被曾经的小弟看轻就是他的人生也是他的成长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