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过生日老了一岁的时候,艾儿莎总会给自己许多老一岁的新计划。每个月底艾儿莎也会制定下一个月的计划,但在过去,有时候到了月底时,总是觉得还有许多计划中想做却做不完的许多事,我相信大多数人也是这样。

所以在做好规划前,时间管理,反而是更重要的议题。艾儿莎一直觉得自己要好好的管理时间,要学习怎么样有条理的安排好每天,每周,每个月,甚至每年的计划,简直全然是个时间控,但在过去,我只会照著学生时期的方式,甚至看一些书本的教学去模仿,还是常常失败。

后来在新加坡认识了好多同时身兼数职,又会玩又会工作又懂学习的成功菁英,才知道,原来我在思考时间管理时的方向就是错误的。尤其对于身处于碎片化时代的我们,专注力被各种网路、资讯、社群、高浓度娱乐性或爆炸性媒体切碎,我们真正的关键,其实并不是管理时间,而是管理我们的精力。

时间管理V.S.精力管理

我们会一直在各种时间管理时议题中打转,因为我们总是先直觉性的以严重的逻辑错误去思考时间的意义。我们以为时间和产值是成正比的,好比单纯以体力、劳动的工作来看,就会以「做多久工作,就会有多少产值」来精算。

比方说,工厂装配线上的工人,一小时可以生产出XX个零组件,一天工作XX小时,一个月工作XX天,很容易可以计算出这个工人一个月、甚至一年到几年内的的生产数量,所以时间管理在劳动工作中,以量化方式计算产值,只要没有太大的变数或意外,这样的思考完全适合。

但是现代社会中大部分的人都是从事高创造力、高思考力的工作,艾儿莎的设计师,常常跟艾儿莎说,近期没有灵感,艾儿莎即使给了他一周的时间,他也不见得能够设计出艾儿莎满意的作品。

就连艾儿莎自己也是一样,艾儿莎的工作不是给了越多的时间,就能保证做出来,不然我也不会花了那么多时间才完成第三本书。所以,时间管理的议题上,必须要清楚的依照自身状态分割出两种思考方式:劳动性质的工作,是要管理时间 ; 但是在偏向创造力的工作中,要管理的是我们的精力和灵感。

「精力管理」这本书有提到,其实现在的专业经理人比起职业运动员,更需要管理好自己的精力。职业运动员的职业生涯短,大概只有10年左右的职业生命,每年比赛有分淡季跟旺季,训练的时间多,比赛的时间少。

但是专业经理人一辈子工作时间大概30-40年,每年没有淡季,只有偶尔几个年假,没有训练时间,每天都像在上场比赛般的工作,所以相对于职业运动员,专业经理人更需要管理好自己的精力。

用脑力赚钱,就要成为精力控

 

 

要管理好自己的精力,就得深度了解自己的体能、情感、思想及精神面,这些状态都牵涉到我们的精力。体能影响著情感,情感影响著思维。如何将这四个面向搭配地天衣无缝,才算是完全性地激发个人精力潜能!

而了解这相互之间的关系,就更能明白自己或是别人是否在最理想的状态。艾儿莎的小编有时候跟艾儿莎说最近几天状态不好,艾儿莎就会询问更多,确认状态不好,是体能、情感,或者思维,是哪个主因让小编状态不好。

例如说,工作和创造力相关的人,感到疲倦时未必是体力上的疲倦,这时候去睡一觉,不见得有帮助,因为他真正需要的反而是头脑、肌肉、神经上的放松,而不是身体上的休憩。借由「精神马杀鸡」或是「换个脑子」,不让脑子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反而才会有效果。

相反的,若是工作倦怠,放松就未必有用,反而会更加倦怠了,这时候是要找寻自我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从中寻找价值,不仅是谋生赚钱,而是赋予工作更深度的意义,获得更多工作上的成就感,才能确切的「治疗」这份工作倦怠。

艾儿莎从管理时间,转向管理精力,也学习拆解自己的精力金字塔,每次自己或是周遭朋友状态不好的时候,我就会请他们先找出症状,对症下药。

艾儿莎若是在写书、写文章的时候,找不到灵感,发现自己的状态不好,可能是思维不足,那么就会让自己先胡思乱想、去洗一个澡,或者做一些重复性的动作,像是家事、散步等先转换自己的思绪,接著再回到电脑桌写书时,往往就能够再次专注地创作,进入理想的状态。

别再当个时间控,纯粹将时间等质切割分配,而是了解自己的精力金字塔,管理好自己的精力!

 

艾儿莎的新书「穷忙世代的翻身准则」请大家多多支持喔!

getImage (2)

**著作「穷忙世代的翻身准则」电子版上市**
海外购买超方便,即买即看免运费:http://psce.pw/9WGYL

艾儿莎 Youtube :http://psce.pw/9XHBV
艾儿莎 intagram:rutuyyu10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