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车在大陆拥有3亿用户,如今将跨足台湾市场。(图/翻摄自滴滴出行官网)

▲滴滴发生空姐命案后,曾停业一周;如今重新上线,状况却大不如前。(图/翻摄自滴滴出行官网)

记者余姿函/综合报导

停业一周的滴滴顺风车于19日悄悄恢复业务,但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都要完成上传身分证、人脸辨识等6项措施才可以使用。几名司机表示,「明显感到打车和接单更难了,但这些保护措施对于自身安全还是很有必要。」目前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都可以正常使用滴滴顺风车,但郑州顺风车业务仍不可用。

据《北京日报》报导,曹小姐在微信朋友圈上写道,「顺风车重新上线第一天,等了半个小时接单的却是一辆『货拉拉』的货车,司机载著我和另外一单(一盒樱桃)!」由此可见,滴滴顺风车乘客遇害事件后,不少民众选择搭乘专车或计程车。尹小姐就说,自己现在不敢叫顺风车了,只要是在晚间出门就会搭计程车,因为那些司机有经过统一培训,「肯定会安全一些」。

另一名张小姐则说,自己已经删掉了滴滴,还是多花点钱搭乘其他车子,「从此滴滴是路人!」民众的心态变化,使专车司机感受到久违的繁忙。担任专车司机2年的陆先生就说,自己原来一天也就拉人民币5、600块(约新台币2350至2820元)的活儿,这两天是一单接一单,已经拉了人民币1000多元(约新台币4700元)了。

▼空姐搭乘滴滴后遭性侵杀害。(图/翻摄自陆网)

▲空姐搭乘滴滴后遭性侵杀害。(图/翻摄自陆网)

据了解,滴滴顺风车重新上线后,要求乘客及必须在使用服务前,上传本人身分证照片正反面,并进行人脸辨识对比进行实名认证。此外,还要在滴滴提供的系统头像中,选一个外显虚拟头像,阅读安全注意事项后进行测试、正确回答所有问题。

滴滴近日也表示,为了解决乘客与司机的纠纷、安全问题,未来有可能会全程进行录音。有些乘客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尤其是在出现争议且双方无法取证时,可以成为一个有利的证据;也有乘客认为似乎「侵犯了个人隐私」。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贾路路表示,「只要录音录像,在技术上就有泄露的风险,有泄露的风险就有担心泄露的恐惧,而恐惧个人言论及影像信息泄露本身就会限制人表达的自由和私人领域免受干涉的自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