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中旬,在徐东激战正酣,国军2、13兵团试图向被困于碾庄的7兵团靠拢的同时,位于徐州以南的6、8、12兵团也正在试图向徐州靠拢,企图恢复被中野切断的徐州与蚌埠之间的联系。再算上在中野切断徐蚌联系前增援至徐州的16兵团,中野华野所面对的国军主力达七个兵团之多。

那么中野华野是如何应对国军优势兵力的呢?在这里笔者要引入足球场上的一个概念来解释这个问题:跑动。

足球场上,更多的跑动不止意味著更积极的态度,还意味著能在局部区域投入比对手更多的人员来形成多打少。一场比赛球队比对手多跑十公里,效果就类似于比对手多一个人在场上。华野正是通过频繁的兵力调动,在中野的辅助下完成了对国军优势兵力的多次围歼。

碾庄攻坚战中,面对在攻势下被逐步削弱的7兵团,华野攻击集团也逐步减少了进攻兵力。6纵、13纵在阶段性的攻势结束后立即南下帮助中野对付蚌埠方向上的国军6、8兵团,对7兵团的最后一击仅由4、8、9纵完成。

碾庄攻坚战结束后,在徐东阻击国军2、13兵团的华野阻援集团完成阻援任务后,随即抽出2、7、10、11纵南下配合中野完成对围歼国军12兵团的作战部署。

同时,留在徐州附近的华野其余部队立即运动至徐州以南构筑防御工事,切断徐州国军南撤的道路。

11月25日,距离碾庄攻坚战结束、国军7兵团覆灭仅仅三天,由于国军6、8兵团动作迟缓,导致国军12兵团位置过于突出,遂被中野主力包围于双堆集。三年了,这熟悉的剧情总是在一幕幕地上演...

11月27日,由于突围的先头部队战场起义导致突围计划失败,士气一蹶不振的12兵团只能于双堆集固守待援。

11月28日,校长下令放弃徐州,2、13、16兵团立即南下以解12兵团之围,同时还命6、8兵团再次向北攻击,接应南撤的国军。这道命令一式三份,一份存档,一份发往徐州剿总,还有一份抄送西柏坡的中央军委...一句话:天下何人不通共?

这份再明白不过的情报摆在了桌前,粟裕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因为他的判断与情报相违:徐州国军不会按照校长的命令南撤解12兵团之围,而是会转向西南,力求摆脱与中野、华野的接触。再有就是,华野在双堆集附近投入了过多兵力配合中野围歼国军12兵团,以徐州附近的兵力围歼想要逃离战场、摆脱接触的国军是远远不够的。

11月30日,国军2、13、16兵团放弃徐州,向西南方向撤退。粟裕的判断是正确的,有所准备的华野1、3、4、8、9、12纵以及地方部队随即尾随追击,没能让国军脱离接触,也没能拦住国军继续向西南方向撤退。

然而,历史证明,在关键时刻,国军总是靠得住的。蚌埠的6、8兵团再次消极北进,出卖了队友。粟裕急令从在蚌埠以北配合中野作战的兵力中抽出华野2、10、11纵三个纵队调头北返,阻截徐州国军的撤退路线。

历史还证明,在关键时刻,校长更是靠得住的。将电台关机、拒绝接受指令而向西南撤退的国军2、13、16兵团让华野很是头疼,校长直接飞机空投手谕,让三个兵团不得不停下来准备调头去救12兵团。尾随而至的华野主力抓住国军停顿转向、重新部署的时机,扑了上来。

1948年12月4日,国军2、13、16兵团被困陈官庄。

至此战局彻底失去了悬念,剩下的两场歼灭战是历史前进的必要代价。属于时代的荣光,属于时代的悲伤。

12月6日,在准备了近半个月后,中野1、3、4、6、9、11纵与华野7、13纵联合向双堆集的国军12兵团发起总攻。13日,华野3纵加入攻击序列。15日,中野华野全歼国军12兵团。

与此同时,被困于陈官庄的国军三个兵团数次组织突围均因遭受华野部队的顽强阻击而未果,其中16兵团在突围中被全歼。从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算起,华野与徐州国军在这一个半月中交手多次,减员严重,双方均已是强弩之末。又考虑到11月末打响、现在正在进行的平津战役中,东野与华北军区部队尚未对平津一线国军完成合围,全歼徐州国军会引起平津国军警觉而南撤。故中央决定暂缓攻势。

12月16日,华野在围困国军2、13兵团的同时,转入休整状态。双方士兵以不同的心境在战壕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历史终于前进到了1949年。

1月6日,华野发起总攻。10日,全歼国军2、13兵团,淮海战役全面胜利。

(工作原因,草草完结很是抱歉。感谢各位的阅读,也感谢所有的鼓励、批评与指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