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哈邁德·賽義德的微信名叫“白叄金”,這來源於他的中文名——白鑫。

細碎的捲髮、深邃的眉眼、高大挺拔的身材,37歲的白鑫坐在埃及首都開羅解放廣場附近一間堆滿中文書籍、擺放中式小屏風的辦公室裏。

他用幾乎沒有口音的中文發着微信語音,一邊翻閱手裏的中文小說,不時做些筆記。

因爲漢語結緣中國

“2013年是我人生及事業的重要節點。”回顧這些年來做中阿圖書互譯、出版以及文化交流的經歷,這位埃及“80後”創業青年一下便想到了“一帶一路”倡議被提出這個重要時刻。

2001年,沒有遵循父母盼子學醫的期望,白鑫報考了埃及愛資哈爾大學語言與翻譯學院中文系,從此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

畢業後,他繼續攻讀國際導遊專業,同時做起了中文翻譯,曾在埃及軍事語言學院擔任漢語教官。

2010年,白鑫受邀到中國寧夏參加首屆中阿經貿論壇阿拉伯語官方網站的翻譯及校對工作。因緣際會,白鑫選擇留在寧夏,同兩名中國合夥人一起創立了寧夏智慧宮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這一干就是8年多。

白鑫在家附近的咖啡館處理手頭工作。新華社記者 吳丹妮 攝

“我一直都想用我學習多年的語言來連接中阿人民。”對中國文化,特別是對中國文學、社會發展有着濃厚興趣和深入研究的白鑫說。

他坦言,中國與阿拉伯世界在關注經濟和貿易往來時,不應忽視中阿間以絲綢之路爲紐帶的悠久文化交流歷史。

向阿拉伯世界介紹中國

爲了讓阿拉伯世界瞭解真實的中國,白鑫選擇用一本本書籍向阿拉伯人講述這一東方國度的方方面面。

他將中國優秀的文學著作翻譯成阿拉伯語設法在阿拉伯國家出版,並開始籌備一本關於中國的書。

2013年11月,白鑫參與撰寫的《中國道路——奇蹟與祕訣》一書正式出版,專門爲阿拉伯讀者介紹新中國發展歷程、總結新中國建設成就尤其是改革開放成功經驗。

這本書也幫助許多阿拉伯讀者更全面瞭解中國民衆的思維方式、價值觀以及中國如何選擇自身的發展道路。

白鑫在埃及推介有關中國主題的圖書。供圖:白鑫

“直到現在這本書每年的印刷量還有2500至3000本。”白鑫笑着說。

在出書之外,白鑫和夥伴們創立的公司也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不久後迎來了跨越式發展。

白鑫說,“智慧宮”這幾年的發展變化就是“一帶一路”倡議成果的一個縮影,它讓一家僅有3名合夥人的小公司成長爲一家頗具規模的跨國企業。

白鑫和他的中國同事。供圖:白鑫

如今“智慧宮”在阿拉伯國家有4家子公司,擁有中國員工75名,埃及本地及其他外籍員工60名。除圖書音像品的翻譯、出版外,“智慧宮”也在做翻譯軟件、阿拉伯語電子書庫、承辦中阿大型交流項目等。

“‘一帶一路’倡議給我支撐和助力”

“對我而言,‘一帶一路’倡議就像爲醫生建一家醫院,爲工程師辦一家承包公司一樣。”今年年初,白鑫出任埃及首個“一帶一路”合作研究中心理事會成員,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概括了他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識:爲實幹家賦能。

白鑫說,從商業角度看,“一帶一路”倡議讓“智慧宮”得以翻譯更多的書、僱用更多的員工、與更多的出版社合作。

白鑫參加“埃及中國主題圖書海外編輯部”揭牌儀式。供圖:白鑫

從人文交流角度看,“一帶一路”倡議提供了分享思想的平臺,讓中阿人民意識到彼此的共同之處。

“‘一帶一路’不單是爲實現經濟目標,更是爲實現各領域互利共贏,這是它最大的優勢。”白鑫說,“一帶一路”不僅讓創業者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也讓像他這樣渴望爲文化交流做些實事的人有了支撐和助力。

白鑫也因爲自己的努力在2015年8月獲得由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頒發的“第九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青年成就獎”。

忙碌的工作之餘,白鑫在朋友圈裏發了一張抱着女兒的照片,配上他最喜愛的中國作家王小波的作品《愛你就像愛生命》裏的一句話:“當我跨過沉淪的一切,向着永恆開戰的時候,你是我的軍旗。

-END-

記者:吳丹妮

視頻:湯潔峯 朱瑛

剪輯:王玉珏

編輯:錢泳文 鄭凱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