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指出,中国科幻电影在制作上与好莱坞仍有25年到30年的差距,在特效制作方面也有10年左右的差距,跟顶级科幻片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和詹姆斯?卡梅隆相比恐怕有100年的差距,并说「这部电影在客观上有很多不足,之所以票房上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观众的宽容」。』


如果你看了《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你就知道他说的一点都不错。

1.特效水平上,中国以「拿来主义」的精神和操作,看得见的与《阿丽塔》的差距,只说特效水平。

郭帆只能用大风雪,实景,和戏剧化表演的效果去平衡。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特效团队,本质上还是好莱坞归国人员组建为主,而且为了破球,很多是以成本价在做。俄罗斯宇航员牺牲的特效,是特效团队觉得因为宇航服的限制,演员动作不够出色,专门另外做了一套高渲染的特效。做出来给制片看,制片第一反应不是特效好,而是:多少钱?我们没钱了!人家员工大笑:送你们的!

2.组织形式上,这个差距你去看书就知道了。简单说书里边我印象比较深的:

2.1 UI组,没听过这个词?简单来说就是呈现在电影面前的各种屏幕的界面,操作系统,载入进度条,机甲屏幕,汽车显示屏等等。一开始,郭帆让一个副导演负责协调,分管;然后变成这个副导演专职负责,再然后再分一个美术主管去辅助管理。

好莱坞的通行简便做法是直接绿幕扣,但是无法在头盔玻璃上反应出屏幕反光,所以郭帆要求尽量全实景。

好莱坞的专业团队已经可以做到几十个屏幕,用几台电脑分别控制。破球只能是每一个屏幕接上一个电脑或者ipad,让三四个员工在后边依据演员动作进行配合,简单粗暴来说,你看的什么电脑屏幕,机甲屏幕,显示器,基本都是PPT!然后人工配合表演往上放!

可是,每一个仪表怎么排布,走了多少公里燃料是多少,实时速度,氧气含量,进度条,包括屏幕点亮的顺序,这都是后台UI员工手动调出来的!

中国可从来没有电影UI设计团队!

2.2 特效标准。车头在野外撞掉了灯,这是一号特效公司做的。负责发动机点火环节的特效是二号公司做的,他们做的车头就不能是完好的吧?所以一号要把自己做好的车头给二号,那么解析度,软体格式,交接要求?甚至中国发生过拍完了给特效公司,然后发现素材全没有了的闹剧。好莱坞有一整套标准化的对接流程和规范,中国基本是零,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大制作外包特效通常都很违和的原因,因为交接上都是问题!导演不懂技术,不知道提什么要求,不知道如何标准化工业化。

2.3编剧写作软体,不是什么输入情节自动出文章的那种软体。而是以一种剧本规范的格式进行写作的云存储软体,于是四名编剧可以随时在云端进行创意交流,同时在一个分镜被改了20回甚至更多回后,随时翻找回最初的版本。老导演老编剧不爱用,爱手写爱实体。郭帆就问了两句:哪天你上厕所没纸怎么办?你写了1000页剧本了我要你找某一天某一时刻的分镜创意怎么办?

所以吴京才说7000人拍了破球,哪怕是砸了,7000人就是成果。

因为这7000人模模糊糊的知道了工业化电影的样子,知道了我们还差什么。

所以;赶紧上淘宝打钱!


我在写隔壁日本科幻电影史的时候讲过一个例子:

1954年日本东宝拍第一部《哥斯拉》的时候,用了皮套演员的手法,这种手法比起之前好莱坞惯用的定格动画手法,效费比更高,而且动作更灵活。此外还有大比例尺模型的充分运用。影片公映后,不仅日本国内大收旺场,还被美国主流片商当成「海外大片」重金引进,在全美数千家影院铺开公映。

问题是日本观众和电影公司决策层被成功冲昏了头脑,胡吹「日本特摄技术世界最高峰」,在电影特效制作上走上了单纯强调皮套加大比例尺模型的不归路。

这一时期隔壁英国的电视特摄节目《雷鸟神机队》已经开始在圆谷、东宝的技术上更上层楼,尝试将特效制作痕迹最小化了。圆谷英二在1960年代还特意参观了《雷鸟神机队》剧组的工作现场,向英国方面学习相关经验。可是回到日本国内之后,不仅是资金和日程不允许,更要命的是日本市场没这个需求、影视业界的高层也不支持。

圆谷英二死后没几年日本的整个电影特效水平就彻底被美国人和英国人甩开。

英国人的技术水平什么样?我举个例子:《007之黄金眼》,该片微缩模型特效主管就是《雷鸟神机队》出来的,开篇炸毁苏联兵工厂、前段的卫星武器攻击俄罗斯雷达站、中段的坦克撞火车,都是微缩模型的运用。还有今年的《登月第一人》,特效是英国人做的,而里面的土星五号火箭是微缩模型。

《星球大战:新希望》1977年在美国上映,1978年夏天在日本上映。东宝公司闻讯立即跟风推出一部《惑星大战争》,抢在《新希望》前面几个月上映,该片特效制作完全停滞在1960年代圆谷老爷子的水平。结果被很多特意赶到夏威夷观看《新希望》的日本科幻迷痛批「大烂片」。(倒是东映公司引入美国技术设备拍摄的《天外来信》在技术上给日本特摄留了颜面)

————————

有心人从上面的文章应该得出一个结论:

郭帆的清醒,是中国科幻电影之幸,甚至是电影行业之幸。


妄自菲薄?你确定?

这段话是导演郭帆北美时间2月24日在曼哈顿举行观影交流活动时说的。

说实话,我今天看到郭导这番言论后,算是真正被他圈粉了,面对「小破球」目前这么巨大的成绩依然可以不骄不躁,保持著电影上映前的谦逊和理智,实属难得,要做到这点真的很难。

客观来讲,郭导说得没错啊,目前国内科幻电影制作的水平确实还远不如好莱坞,这个工业基础上的巨大差距是实际存在的:你比如说一个室内场景的镜头,我们只能搭实景,用一个一个镜头去拍去剪,看上去很努力很用心,可这种做法其实就是没实力去「图方便」的「笨办法」,人家好莱坞可能完全能用CG制成,更省时省力(当然也更花钱)。

《流浪地球》拍摄期间的艰辛困苦大家多少也都了解一些,很大程度上就是没经验、没技术、没基础,好莱坞早已有一条完善的流水线了,而我们还在盲人摸象一般搭建著小作坊苦苦夯实地基……即便如此,「小破球」还是磕磕绊绊地飞起来了。

纵向比,在中国那是前无古人,横向比,好莱坞依然可以碾压我们——别的不说,就说特效镜头吧,《流浪地球》里面让人感到震撼的画面场景,大多以静态或者半动态的远景场面、宏观环境描绘为主,道具细节和微观展示的特效部分要少许多……没办法啊,看太仔细就露馅/破相了,最近的《阿丽塔:战斗天使》虽然剧情被诟病,但那个技术真是震撼到我了,尤其是细节上的纹路,阿丽塔第一次吃橙子和第一次接吻的肌肉褶皱与表情变化,真人表演、动点捕捉、三维模型、纹理渲染等等,那叫一个叹为观止……

顺便说一句,拍摄《阿丽塔》提供了15000个工作岗位,而《流浪地球》的7000人可能还是换了几茬的,无论工业基础、制作规模、实际成片效果,好莱坞仍然是绝对的霸主,这就是差距。郭导的话一点没错,他是懂行的。

至于他说距离诺兰、卡梅隆相差100年的话,这里多少是有点恭维和敬仰的意思在里面,但通过之前郭导的访谈,就可以明白他对于这种「差距」的理解:他觉得这些大导演拍摄重工业科幻电影,在保证制作水准是最先进的同时,还加入了足够多的深度思辨和人文情怀,他自认为还做不到这些,只能是「东施效颦」般慢慢摸索,在这种思维情绪基础上,在人家美国人地盘上说几句客套话也不过分吧?

总之,郭导这次的表现,在我看来完全可以称为不卑不亢、成熟理性、情商还很高

相比之下,不少黑粉和脑残粉的态度才是真正危险和无用的,这个就不展开说了,大家都懂。

近一个月来,关于「小破球」的口水仗我们已经看得太多太多了,除去那些无脑黑和无脑吹的无意义评价,其实绝大部分观众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人承认进步,但侧重于差距; 一类人承认差距,但侧重于进步——而多数人属于后者,郭帆说的「这部电影在客观上有很多不足,之所以票房上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观众的宽容」很在理啊~

我们支持《流浪地球》,并非是因为它的完美,而是因为它不完美中带著对完美的向往,是因为我们「选择希望」,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更好的科幻电影、重工业电影。

我们送给「小破球」的欢呼和鼓舞,不是最终胜利的号角,而是发起攻势的冲锋号。


别的不说,这几天真的被郭导圈粉了,

他做事的态度,一件事干了四年,其实现在还没结束,他还在想著等电影放映结束把之前的所有部门的人们召集起来,去总结经验教训。不知道之前的导演是不是也这么干,他这么干了。

他识人用人的能力,能让一个完全没有做过制片的人去做制片,能让一个文科生对科幻并不了解的人去演一个科学家,能启用新人,也能把老戏骨请进来,真的佩服他。

惊艳与他做事的细心,这几天在知乎各种刷小破球的细节,一遍遍的震惊这就不说了,他竟然说每个人的条形码真的能扫出个人信息来(大写的卧槽啊!我还没证实,打算找个时间试一下)

似乎有点跑题啊,但是没事,回归题目,综上所述,我觉著郭导是一个特别实在的人,就是实实在在的实,实实在在的在,实在的人!

所以他的评价很实在

一个字

真!

两个字

我信!


这即是郭帆导演的客观认知,也可以说是他本人的谦虚。比如,他和诺兰,卡梅隆等导演差距一百年这无疑是谦虚了,毕竟电影自1895年诞生距今也不过一百多年。郭帆导演水平再差也不可能连一百多年前的电影工作者都比不了吧?

但是,中国特效水平,工业水平与好莱坞有差距这的确是事实。我就简单说几点

第一,道具差距

就以流浪地球的外骨骼为例。

大家都知道,流浪地球里的外骨骼分为两种,一种是平民穿的红色,一种是军人穿的黑色。

它们的设计是中国团队完成的,很漂亮,可是却是维塔完成制造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团队从没有做过类似的道具。为此,流浪地球团队只得以每件大约45万订做。

第二,观念差距。说起中国的科幻电影,大家也能举出几个例子。可是,真的去做出中国工业化的科幻电影,来让中国特效团队完成科幻电影的特效镜头时,大家都一脸懵逼。不知道该如何完成。比如,流浪地球那震撼人心的行星发动机

最开始特效团队把行星发动机的光弄得很炫丽,行星发动机也设计得很漂亮。可是,大家发现这根本不符合实际。说到特效,之前,大家只能想到魔幻,所以都拿魔幻电影的思维去套科幻电影。对于,行星发动机如何设计,它是如何驱动的,发出什么样的光,光柱射到空中会让大气层如何运动,行星发动机如何做得有厚重感。这些问题整个团队没有一点概念,导演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第三,拍摄技术有差距。看过流浪地球花絮的人都知道,吴京在太空的戏都是威亚完成的。

看起了威亚似乎没什么问题。其实,这种方法不但原始,而且危险。为了制造太空的漂浮感,科幻电影的演员都需要悬在空中。好莱坞往往用的是机械臂完成。比如地心引力。之所以不用威亚是因为它过于危险。而且,不利于拍摄。用威亚把演员吊在空中,容易使演员晃悠,无法控制重心。画面不稳。虽然威亚是系在衣服上的。可是,它提的过程中往往会拉伤演员的肩膀大腿韧带等地方。而且,它是细钢丝捆在一起的,如果演员负担过重,容易断裂危急生命。

而且,流浪地球的特效镜头虽然震撼但是并没有什么技术困难。特效的难度往往在于细节表现,以及真实感。比如,毛发,光线,事物的运行轨迹,人体器官等。其中的代表比如奇幻森林

它为了让动物更加逼真,特效团队专门去了解了动物的习性,而且在制作时,对于动物的肌肉,表情,都有细致雕琢。为了让毛发更加自然,特效团队甚至专门研发了一款系统软体。

再比如阿丽塔

虽然我说这是卡诗莱大眼睛,说她像韩朵朵。但是,阿丽塔的眼睛的确是技术突破。为了表现眼睛的真实和灵动,它的团队首次对眼睛进行了技术捕捉而且,还制作了眼睛的虹膜,眼睛的纤维,完成了整个眼球的制作,之前从没有人这样做过。很多人说阿丽塔的眼睛像咕噜,没错。它们出自一个团队。

不过,流浪地球的特效虽然没有技术突破,却很聪明的扬长避短。同过大场面的震撼弥补了特效的不足。而这种思想才是一个聪明导演的做法。如果一味强调场面炫丽而不顾剧情,那就是封神传说和阿修罗了。

说的不足越多,流浪地球的的价值其实才越大。就像吴京说过,成了是英雄,死了是烈士。流浪地球厉害就厉害在它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螃蟹味道如何,怎么吃,这些都得实践了才能明白。不然,我们懂得再多的理论也是白搭。这也是我一直支持流浪地球的原因。中国影评人,从影人,都明白中国电影的差距,都知道好莱坞的厉害,都知道科幻的重要。可就是没人动手。大家一个劲的抱怨。问题是,好电影是光怨,光骂,就能出来吗?

不动手,说再多有什么用。羡慕好莱坞的电影,可是它们是你的吗?和你有关系吗?把人家吹得再厉害,对国产电影再严格有什么用,凭空想,好电影就能出来,新题材就能出现?无非都只是一群人在YY罢了。

之前中国电影人一直说要工业化,要重视特效,要突破题材。结果呢?我就只看见内地魔幻电影我就只看见了乌尔善几个人在用功,内地的军事动作片是演员吴京开创出来的。在一片中国科幻的呼声中,只有郭帆等人在默默努力拍摄了出来。

那些理论知识丰富,眼光远大,一副忧国忧民的电影人连个影都没有。那些导演拍了一堆流量片还说自己迫不得已,真是又想捞钱,又想要脸,还不愿受累。就连一把年纪的张艺谋都比不上。起码张艺谋还为中国商业大片探了路。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