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圖/視覺中國

  記者從長沙海關獲悉,日本財務省決定自2019年4月1日起不再給予中國輸日貨物普惠制關稅優惠。根據《海關總署關於不再對輸日貨物簽發普惠制原產地證書的公告》要求,我國海關同日起不再對原產於我國的輸日貨物簽發普惠制原產地證書及相關日本進料加工證書。輸日貨物需原產地證明文件的,可依申請簽發非優惠原產地證書。

  長沙海關關稅處負責人介紹,普惠制是發達國家給予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出口製成品和半成品的一種關稅優惠待遇。根據長沙海關統計,2018年,我省企業向日本出口商品貨值金額44.16億元,主要包括:無機化學品5.8億元、電器設備及其零件5.28億元、賤金屬4.34億元等。以無機化學品爲例,取消優惠關稅後,企業在日本清關時約增加貨值3%的關稅成本。

  爲降低該政策對湖南出口企業的影響,長沙海關建議相關企業尋求多元發展策略:積極開拓其他給予我國普惠制待遇國家的市場,目前給予我國普惠制優惠的還有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國;關注各類自貿協定政策推進、實施情況,充分利用我國與東盟、智利、澳大利亞、瑞士等國家和地區簽署的自貿協定,向海關申請各類原產地證書,享受進口方關稅優惠。同時,我國正在加速中日韓自貿區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進程,上述兩個自貿協定一旦建立,將達成覆蓋面更廣、更互惠的貿易安排。

  瀟湘晨報記者陳張書 通訊員李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