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約75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2019年8月15日,美國政府宣布,對自華進口的約3000億美元商品加征10%關稅,分兩批自2019年9月1日、12月15日起實施。美方措施導致中美經貿摩擦持續升級,極大損害中國、美國以及其他各國利益,也嚴重威脅多邊貿易體制和自由貿易原則。

針對美方上述措施,中方被迫採取反制措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5078個稅目、約750億美元商品,加征10%、5%不等關稅,分兩批自2019年9月1日12時01分、12月15日12時01分起實施。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將繼續開展對美加征關稅商品排除工作。750億美元商品清單中,經審核確定的排除商品,按排除辦法,不加征我為反制美301措施所加征的關稅;未納入前兩批可申請排除範圍的商品,將納入第三批可申請排除的範圍,接受申請辦法將另行公布。中方採取加征關稅措施,是應對美方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的被迫之舉。中方再次重申,對於中美兩國,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共贏才能通向更好的未來。希望中美雙方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和言而有信、言行一致為前提,以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分歧,積極構建平衡、包容、共贏的中美經貿新秩序,共同維護並推動改革完善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互利共贏合作。

https://news.163.com/19/0823/20/EN9Q12600001899O.html?

news.163.com

相關問題中美之間衝突意識形態對立原因多還是現實利益多?


這是一次反擊,也是一次測試。

反擊什麼?老美動作太多,香江問題,售台F16v等,不斷挑戰底線。

測試什麼?川普面臨大選,是需要這份協議的,他是否敢冒談判徹底破裂的風險。

事實證明,反擊是有效的,美股大跌,川總明顯惱了,連發十二推,還要求美企撤離,24號聯邦辦公室就宣布將對以往2500億商品的關稅由25%上調到30%,將9月1日生效的一千多億商品的關稅由10%上調到15%,這麼快就做出這麼重大的決策,明顯是有點兒戲——或惱羞成怒的意思。

測試也是成功的,川普在G7上說,將繼續談判,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其實,川普優先在美國優先的前面。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毛衣站以來,談判,電話,你來我往的,看起來好像都在努力,但實際的大戰從未停止過,一直在加碼升溫。

川普借貿易不平衡為由,表面開啟的是毛衣站,實則是維護美國霸權之戰,試圖在不斷加碼的極限施壓之下,以結構性、制度性、保護知識產權改革為噱頭,切香腸式地逼迫我讓步,目的是徹底扼殺中國的科技創新乃至追趕美國的能力。

若中國失去科技方面的追趕能力,經濟總量再大,也會失去上升動力,在美國眼裡將不過是一頭肥豬。

美兩黨精英對此都看得很清楚,這也是在任何方面都會惡鬥的兩黨,為何在此事上會出奇的合作一致。

天朝的精英應該也看清了,這分明是一場國運之戰,前面還想盡量做一些讓步,儘快結束爭端的想法,現在恐怕已拋之天外。

對外界對自己變化無常的指責,川普聲稱是自己談判的方式,繼續升高了調門,聲稱將援引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大喇喇地說:「結案!」——這個法案賦予了美國總統廣泛的權力,可以直接聯想的動作就是金融制裁與資產凍結。

作為G2這個體量,走到這個地步,誰都一時打服不了誰,誰都不會有原則性的讓步,現狀可能只是開始,雙方的經濟牌總有打完的時候,之後,科技、金融、地緣政治、軍事的升級對抗,也許才拉開序幕。


總覺得知乎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莫名其妙的帶著悲壯氣氛。

很奇怪。

中國人民共和國: 部分問題文件 ?

www.imf.org圖標

這是IMF昨天才發布中國問題的一系列分析,我想沒有人說IMF會吹捧中國吧。

放心,中文的,你肯定看得懂。

IMF已經確認了幾件事,第一個是中國經常賬戶已經慢慢趨近於平衡,一個是緩解了全球失衡。另外一個,IMF確認了中國在價值鏈地位的上升,這一點遠比順差問題更值得慶賀。

儲蓄率慢慢下降,趨近於正常,但是家庭債務迅速上升,主要是房貸問題。

企業槓桿率已經有所下降,但是需要進一步推行企業改革,尤其是國企改革。

另外IMF肯定了中國的徵信,這和西方媒體完全是唱反調的。

最後IMF說,如果中國真的和美國達成妥協,大量購買美國商品來消除順差,極有可能打擊巴西,加拿大,阿根廷,德國,日本,英國,法國,韓國。

其中按照總量比較,歐盟情況最為危險,其中歐盟會損失610億,日本540億,韓國460億,東盟450億。

但是以GDP計算,各個經濟體不同,其中產油國例如阿曼,安哥拉,新加坡和韓國最慘,將會有GDP的3%的GDP受影響,馬來西亞,越南和泰國有2%受影響,德國和日本以及巴西有GDP的1%受影響。

也就是說,我不知道歐盟什麼想法,但是我知道的是,歐盟絕對不想中美達成妥協,也就是說,大家某種方面可以放心:其他國家此時不會背後捅中國一刀,因為一旦中國妥協,這些國家會損失慘重。

這也解釋了上台前的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張牙舞爪,上台後的巴西總統啥事都沒幹。

同時,根據IMF的情況說明:特朗普的貿易戰是在最差的時間點進行了。

為什麼這麼說。

IMF已經確認了中國已經無法繼續擴大貿易順差,簡單說,增長是有極限的,限於人力物力和購買力,這就是中國的極限,但是中國的內需還有很大的可挖掘力,且IMF已經確認中國內需已經開始啟動。

如果是一個為了美國前途著想的總統,他的做法應該是什麼?和中國達成貿易協定,優先搶佔甚至鎖定中國未來的消費增量市場,使得其他國家無法和美國進行競爭,尤其是個人消費上。

我能理解美國的右翼對於中國的焦慮,但是我不得不說,美國人遲早會習慣的,3億人口的美國要左右75億全球人類的命運,甚至妄圖一直想左右75億人的命運,這本身就是有問題的,我在各式各樣美國新聞,或者youtube評論下經常對那些叫囂「拒絕中國製造」,「花更多的錢購買美國製造」之類的人的說法是:

威斯康辛州的富士康工廠現在還缺人,不服氣就過去幹活,不要老口嗨。

你不去,我不去,哪來的美國製造?

從改革開放到今天,已經走過了40年了,特朗普關稅是一個大考,通過這次大考,能夠明確我們的弱點在那,能夠看得出中國還缺乏什麼東西,我認為這是至關重要的,大考總要來,比起當年連綿不絕的美日貿易戰,從50年代一直打到90年代,我覺得今天這個大考來的時間已經算比較晚了。

最後,大家注意一下歐盟,我覺得中美貿易戰,不是問題,不會把中美如何,但是作為歐盟龍頭的德國經濟居然停滯了,連德國都停滯了,敢問其他歐盟國家如何?

老大老二打架,圍觀群眾紛紛中槍這種事情,歷史上屢見不鮮,什麼淘寶和京東打架,聚美優品掛了,加多寶和王老吉打架,和其正掛了,這類事情大家還是稍微關注一下。

減少關注順差的問題,集中關注價值鏈提升,另外我不同意IMF所說的中國應該關注比較優勢(比較優勢是大衛李嘉圖發明的經濟學術語),而不是進口替代的說法。中國要進口替代是無奈的選擇,是必須要做的,因為美國那邊卡脖子,IMF非常清楚,中美貿易順差的根源在於美國不願意出口高科技產品,因此根本不可能做到貿易平衡,因此IMF自己也說,中方在這個問題上能做的有限。

中國人應當關注國內改革,少關心這類破事。

最後說一下,如果中國不對美國提供產品了,在短時間內,也就是10年內,美國很難找到另外一家供應商,部分美國人把希望寄托在越南身上,可見美國人智力最近確實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越南不到1億人,中國近14億人,中國的生產效率比越南高得多,越南能替代中國?

這不是關稅問題,這是數學問題。可見美國人的數學真的很成問題。

這個新聞裡面的Ray Dalio,是橋水基金的負責人,他的主要觀點就是,即便是貿易戰,也應該投資中國,不投資中國的風險很大。

橋水基金是什麼級別的公司,大家自行搜索。我就不多說了。


悲觀論者如果覺得我說的不對,你可以發私信給我,ok?


這次可以再明白不過地看到川普的惱怒了

老頭一天發了十來推,除了重複那些中國和其他國家佔美國便宜,「偷知識產權」的老梗之外,最奇葩的是他hereby order美國公司立即找到中國(市場)的替代品,或回到美國,就是不要跟中國做生意了。「我們不需要中國!」哈哈,這分明是小孩吵架氣急敗壞時的口氣嘛。hereby order已經被媒體和網路批判、嘲笑成一片。美國總統沒有權利也無法命令美國公司要怎麼做生意。很多美國網友問川普,你這是要搞計劃經濟嗎?

(更新:川普今天祭出一條推特,說自己完全有權利這麼做,基於一條因為國家安全進入緊急狀態的法令。川普鬧了那麼長時間的修牆就是基於這個法案。其實這還是小孩吵架的姿勢。這次新加的5%關稅連推遲到12月份那部分都沒觸動,怕影響聖誕消費,你還能命令美國公司馬上撤出中國?)

川普還大罵一番了不按照他的心思降息的Fed主席,把道指跌了500多點(其實跌了623點)的鍋開玩笑式地甩給了退選的民主黨候選人;他氣鼓鼓地緊急召集了部下研究反擊手段。連去休假的努欽都被叫來遠程電話,最後川皇決定再加5%的關稅。

川普今天這麼激動,除了他一觸即跳的性格,主要原因是750億的關稅主要瞄準了農業、能源和汽車工業,而這些都是川普的票倉。目前美國經濟已經疲態盡顯,債務高舉,yield curve反轉,再加上貿易的不確定性,recession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這種情況下弄不好明年連任就要泡湯,所以川普才會直白地在推特上大叫,「中國不應該給750億加關稅,這是有政治目的」。

川普從去年一開始就吹噓貿易戰可以easy win——似乎加加關稅就可以逼中國就範。但目前看來不但中國人,而且很多美國人也看清了川普這種嚇唬人的把戲不靈了。剛開始還有很多人吹川普的art of deal,現在看來也就是一根筋的加關稅霸凌手段而已。

art?呵呵

其實川普自今年4月份以來就是兩個字,「焦慮」。剛開始可能是因為拜登參選,媒體稱民調高過了他,他就開始焦慮了(他不是說不相信fake news嗎?)。具體表現在一方面在推特上不斷罵拜登和其他民主黨候選人,一方面鼓吹自己的經濟成就,一方面又對中美貿易談判不夠快而焦躁不已,一方面又說明年如果不選他股市就會大崩潰。這些綜合起來看就可以明白無誤地看出川普內心的深深不安、焦慮和不自信。5月份,當他看到中方修改的協議之後,他就爆發了,大罵中國「言而無信」,然後馬上加關稅施壓。本來談判中有來有回很正常,沒到最後一刻都是可以談。但這種一觸即跳的節奏充分說明了川普自己內心的焦慮不堪。川普還不止一次在推特上說中國想拖延談判,「妄想」要拖到明年大選後和拜登談判。威脅如果自己選上了,那麼條款會更苛刻。如果他自信明年會連任,為什麼要說這些呢?而且他一方面說農民沒有受到關稅的任何影響,有政府補貼,過得很好;另一方面又抱怨中國沒有及時買大宗農產品。既然收的關稅足夠補貼農民,那還需要中國買農產品幹嗎?種種矛盾之處,遍地都是。8月初,就是川普因為焦慮於農民的選票,說中國還沒有及時大宗購買農產品,不顧幾乎所有幕僚的反對,硬要繼續加關稅。除了納瓦羅這個腦殘反華的馬屁精,其他所有人都反對川普的做法,說明他手底下都明白了這種一根筋的手法已經沒啥用了。人民幣匯率破7,他就馬上命令手下宣布中國是匯率操縱國。這次中國關稅回擊後,他也是心態再次失衡,現在推特上破口大罵。隨即馬上命令開會決定加關稅。如此極端的應激反應和強烈的攻擊性只是充分地表明一個人內心的恐懼和焦慮而已。

評論中很多人問到底是川普連任好還是不連任好,其實這種問題根本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重點。對於川普,只要中國的關稅能以各種方式打擊到他的票倉,比如農民,讓川普知道威力,那就達了目的。川普不是說貿易戰很容易贏嘛,那麼大豆賣不出去,政府開始用納稅人的上百億美元補貼農民就是直接打臉。如果他不在乎中國的舉動,那就根本不至於這樣氣急敗壞。暴跳如雷,就說明這一招用對了。對於欺軟怕硬的bully,一味退讓,只能讓其得寸進尺。只有讓對手知道自己的力量和意志,才能在隨後的談判中讓對方收起肆無忌憚的主張。

至於到底明年川普能不能選上,這個無法預測。美國大選本來就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中國有些人對美國人太過於一廂情願。2016年川普選上,很多人就說川普一定會對中國好,因為川普要美國優先、收縮戰略、大搞基建等理由。今天看來,很多當時的一廂情願並沒有實現。美國的政客背後都是一大堆複雜的利益集團在博弈,所以政客為了選票,為了「形勢」,可以隨時變換自己以前的「主張」。

所以明年無論是川普連任還是民主黨上台,對中國「遏制」的大方向並不會變。大部分美國人從小目前受到的教育就是遇到問題不自省,反正老子天下第一絕對沒錯,但凡有問題都從外界找。中國現在已經是穩穩的世界第二,美國左右派都害怕中國趕上並反超美國,因為這將顛覆很多左右派長期以來信奉的理念。所以美國的一切毛病都要從中國身上找,美國製造業完蛋是中國人搶的,中國發展這麼快都是偷我們的,連自己人吸毒也要怪中國出口的藥品。如果中國實在怪不上,就怪其他國家和外部因素,比如墨西哥、移民等。除了一些學者和知識分子,所有政客和大部分民眾根本不願意從自己身上找問題。而且對於選舉社會來說,從民眾自己身上找問題,本來就政治不正確,更不利於選票。

這就說明,無論誰上台,遏制中國的大方向不會變,但具體的措施可能會有區別。

如果明年沒有大的經濟衰退,大選前貿易談判有所突破,川普連任,那麼他在第二個任期初期可能會稍稍安穩一小段時間。但他還是會繼續在共和黨、大公司的支持下,一方面用各種借口盡量遏制中國的產業升級和高新企業發展,另一方面繼續讓中國多分國內市場的蛋糕,好更多地賺錢。貿易和其他摩擦會繼續,而且被推後的經濟大衰退還是大概率會在他的第二個任期出現。因為09年開始的十年大牛市已經到了頭。共和黨內的大公司大資本家勢力本來是「親華」的一派,因為他們自身的經濟利益與中國緊密相連。但由於中國不甘心只生產襪子手套,要產業升級,再從這些美國大公司盤裡搶蛋糕,那就必定會觸及他們的利益。但對於這股勢力來說,他們最終的目的還是做生意,很多人也意識到中國的崛起不容易控制。所以他們一方面盡量遏制、打壓中國的發展,盡量維護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盡量讓中國讓利,想更多地進入中國市場,希望能從中國的龐大市場中繼續賺錢,這對於農場主、能源巨頭尤其如此。所以這部分勢力依然是中國最重要的「潛在盟友」。而共和黨背後的另一大勢力是美國軍工集團,這個集團要麼打仗、要麼一定要找個對手才好向國會要錢,以保住自己的天量軍費預算。目前俄羅斯已經明顯不是最好的牌,所以這一勢力不斷鼓噪對抗中國,往中美對抗的烈火中不斷添柴。在這幫人眼中,搞成冷戰那樣的軍備競賽才最符合他們的利益。所以川普連任,未來在台灣、南海、香港都會有他們更多的各種動作。對於川普本人來說,他對要錢感興趣,對於打仗什麼的確實興趣不大。但依然不可以否認龐大的軍工勢力集團對他的影響。

如果由於貿易戰使明年提前出現全球經濟衰退,那麼川普大概率會連任失敗。屆時民主黨某人上台,很多關稅可能會保留,談判也可能解決部分,但這都取決於當時的實際情況。民主黨人雖然不會像川普這麼肆無忌憚地加關稅,但談判時經濟以外七七八八的考量因素更多,比如政治、環保等都會被拿來說事,相比而言共和黨的要求一般更加側重於經濟(錢)本身。如果當時全球經濟陷入衰退,那麼中美雙方的談判都可能會做一些讓步,以重新刺激經濟。民主黨也有可以團結的「勢力」,比如在推動低碳、新能源經濟等方面,民主黨與中國的立場相近,會找到一些共識。民主黨上台一定會重推TPP,和盟友一起遏制中國的方向絕不會改變,而且他們背後也一樣有尋求中美對抗的軍工集團勢力。民主黨上台後另一個潛在的有利之處是屆時看重經濟利益第一的共和黨將成為反對黨,他們在野的話就能從更加純粹的經濟角度來制衡民主黨的一些措施。到時候如果中國可以更多地讓利一些給這些共和黨人背後的大公司、農場主、能源巨頭,這些人就一樣會成為對付民主黨政權的有效武器。

所以無論明年誰上台,都有利有弊,都可以見招拆招、應用不同的策略應對。很多人說近年來美國對華態度的轉向怎麼怎麼。其實這種「轉向」是根本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必然。中美兩國地緣、制度、種族、傳統甚至文明等各方面的巨大差異,造成了中國的崛起必然要和美國發生碰撞。那種悶聲發大財、韜光養晦的時期在中國登上世界第二以後就已經不存在了,除非你自己把自己鎖死在黑域中自我閹割,給美國永遠生產襪子手套。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可以不經過「碰撞」頭牌而成為世界第一,只是碰撞的激烈程度有大有小而已。美國過去怎麼對付蘇聯、日本,未來就會怎麼對付中國。你逃不了,也躲不過。不挑戰第一名,第二怎麼可能得第一?

明年美國大選沒有誰上台就一定更加黑暗或更加光明。「鬥爭」就是一條註定之路。贏了就是世界第一,輸了就是日本、蘇聯。所以現在今後的首要問題不是斗不鬥,而是如何鬥爭。而這場鬥爭中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使自己處於不敗之地,隨後才能對付別人。如果自身都是篩子,比如90年代的東南亞,別說美國政府,就是幾個華爾街的對沖基金就可以把你打倒。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不勝在己,可勝在敵.先求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更新:其實我很想知道這批旗子加不加稅?

另外,做房地產的企業家從來不會站在中小企業業主和僱員的角度考慮問題的,不管是trump還是李嘉誠。

順便推薦一下 @李建秋 從IMF那個角度給的一個回答。我可能比他稍微悲觀一些,因為除中美外,非經濟因素還是不少的,而這些因素不確定性實在是太大。舉幾個例子:trump一發推,隔五分鐘聯合早報必然給我發個推送說朝鮮發射了什麼飛行物;印度這邊趁著中美掰腕子在重拾前進主義,甚至有法西斯化的傾向;緬甸內戰已經規模大到了一定程度;英國那個黃毛似乎並不比美國這個黃毛更省心;等等。

以下原答案:

  1. 戰略上的問題,請複習《論持久戰》和《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鬥爭的對象就是美國的霸權主義/美國至上/白人至上思維和他們的支持者,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絕不擴大;鬥爭的時間可能會很持久,可能是三個月五個月,也可能是三年五年,也可能是三十年五十年,無所謂的,具體持續多久,取決於霸權主義者想持續多久;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主動權要抓在手裡,六子不需要自己證明自己只吃了一碗粉;立場要鮮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計算好籌碼、絕不輕易梭哈,但對面走一步我們一定要跟一步。
  2. 戰術上而言,前兩天國債長短期利率倒掛+PMI回落估計是逼急了trump,每天發推要降息,就差把聯儲主席吊起來打了;現在關稅反擊一拳打到軟肋上,然後聯儲講話簡而言之就是trump是個哈批,美股五分鐘內直接爆炸(早上晚起五分鐘,錯過了一個億)

3. 鑒於trump非常會煽動其支持者/要保持自己alpha male的強硬形象,切不可抱著速勝的心態,覺得他看到美股跌了就會如何如何;如果有這個心態,請回看第一條。

4. 美股大盤有可能半死不活也有可能一瀉千里,但人民幣匯率破7之後沒有一瀉千里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順便,高盛前兩天申請把在大陸設立的投資公司資金佔比提高到51%——保持自信,不要悲觀;如果悲觀了,請回看第一條。

5. 我們自己有很多問題要解決,香港也好,台灣也罷,就業也好,消費也罷;拼多多和美團的財報說明了很多問題,而其中最大的一點就是消費下沉了。多扶植幾個區域經濟中心,盡量避免資源過度集中。解決自己的問題不要寄希望於外部妥協,如果寄希望於妥協,請回看第一條。

6. 作為個人,該學習學習、該工作工作、該吃吃該玩玩,想充電就充電想打遊戲刷B站怎麼著都可以,保持自信、理性投資、拒絕恐慌性投機;如果覺得恐慌而不能繼續正常生活,請回看第一條。

題外話:B站今天是我關注單里五十多個股票里唯一沒有跌的,謹慎看好它的財報。


寫一寫特朗普上台背後的利益集團。

首先,毫無疑問的是,川普背後的利益集團並不認為製造業的崗位能重新流回美國。中國流出的製造業崗位,也只會向越南或者印度等這些廉價勞動力密集且無工會強烈干擾的的發展中國家流入。絕不會再流入美國,就像最近奧巴馬拍的一部關於福耀玻璃的片子《美國工廠》。拋開川普拿來糊弄選民極其民粹的鬼話,來看貿易戰本身,無非是全球第一大國要遏制越來越不受控制的全球第二大國的應激反應。川普本身看起來是黑天鵝現象,可即使不是他,無論是民主黨或者共和黨的誰來上台,都要繼續全面遏制中國的發展。從之前的奧巴馬希拉里時期搞得tpp,到現在川普和我們反覆無常的貿易戰,修昔底德陷阱註定無法避免。

在最開始貿易戰初期,國內唱衰論調比較佔據上風。一方面是民間公知和自由派站出來力挺美國,另一方面,官方也十分克制,當時是貿易戰三個字都不提的,用貿易摩擦來形容。直到後來美國提出的協定漏出,包括要求中國停止2025製造計劃,糧食和金融市場的全面開放等。這個時候偏向美國的自由派和公知們才明白,美國這不是要跟你算貿易賬,而是要打斷你的脊樑。然後隨後事件一路發展到制裁華為,抓獲孟晚舟,再到後來的留學生和學術限制等等。國內妥協派就此被打散,國內強硬派佔據上風。同時今年伴隨著香港事件的發酵,也許最初西方希望有機會通過香港的類顏色革命,可以作為一個契機蔓延到內地,畢竟西方長期鑒定的持有中國崩潰論,但西方媒體和政客吃相過於難看,反而如今進一步促成了國內民意的凝聚,基本上現在上層的強硬立場是有普遍民意基礎的。而川普本身又在一直送助攻,不搞大國背後的政治利益交易和交換,反而不停在推特上面以羞辱和迫使中國來迎合本國選民,這種態度只會迫使中國採取更強硬的對抗立場。

對於把川普推上台的利益集團和被煽動起來的民眾並非利益一致。用敵視中國來一方面轉移內部的尤其是底層民眾的矛盾,另一方面最初是希望可以用用極限施壓,在初期就迅速逼迫中國,希望最後給其背後的利益集團把中國切割吞噬殆盡,從而美國霸權消滅了新的挑戰,世界燈塔長明。這些利益集團並不會相信會製造業迴流,但用關稅對中國的堵截,的確是加速了中國製造業外流。但對於中國本身而言,一帶一路等計劃本身就帶有轉移低端製造業的目的,同時因為中國產業升級的趨勢已經成型,已經開始對歐美高端製造業形成了強有力的競爭,同時中國還需要把人民幣的國際化。

所以目前來看,即使貿易戰達成和解,那也只會是雙方暫時的妥協。未來幾十年註定各種爭端不斷,甚至局部熱戰也有可能也會發生。但同時,中國作為一個13億的巨大中等收入人口的市場,同時又有著世界上門類最齊全的產業鏈,即使美國要和中國經濟脫鉤,要中國的產業流出,那也不是短短几年能做到的。而且這些流出的產業由誰來承接?一個13億人口輸出的穩定的工業產量,並不是簡單的越南+印度或者其他國家就能直接承接的。國內雖然高端製造業依然和西方有差距,但是整個產業鏈的完整性,以及國內政治的穩定性,比較強有力的政策執行力度,而且國內還有高素質且比較廉價的人工基礎,同時國內也沒有工會或者強烈的種族矛盾作為掣肘,更有不斷延伸中的發達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這些都是其他所謂替代承接國家短期難以做到的。而且雖然目前美國兩黨在遏制中國上有共識,但是彼此對抗內耗極其嚴重,而中國目前看來上層打成共識,算得上鐵板一塊。用一帶一路等對外輸出資本和過剩產能,獲取話語權同時開拓市場,而且還可以帶來人民幣的國際流通基礎。然後中國內需的刺激擴大也是一張很重要的牌,凍結房地產市場,明確表示房住不炒,然後開通科創板給產業升級融資,而且也可做新的蓄水池。然後希望有機會抓住以5g可能作為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契機來掌握話語權。在對外政策上,也是進一步加大國內市場的對外開放,但同時將出台不可靠清單等措施,蜜棗加大棒,一方面吸引外資,擴充朋友圈,另一方面也是分化西方不同的國家利益集團和美國內部不同的利益集團。

美國目前出的牌是比中國多的,中國只是放了一張750億的反制就激怒川普,讓美股劇烈動蕩。中國的蓄水池是房地產,美國蓄水池是股市。因為不可描述的原因,目前我們算是半凍結房地產流通市場,可是美國股市要是持續下跌,那對一向把股市上漲作為重要政績的川普來說可不是好消息。同時美國對中國產品的加稅,絕不可能像川普說的成本不會轉移到普通民眾身上,按照川普之前的說法,要對2000億+3000億的貿易額徵稅,按照一些美國經濟學家的分析,可能每個家庭會增加800-1000美元的負擔。如果真的像川普講的要落實加到25%的關稅,那可能會造成普通家庭增加1200-2000美元的負擔,而且造成的通貨膨脹,這對於沒有儲蓄習慣的美國底層人員是一場災難。即使美國底層有食品卷之類的托底補貼,但這對於川普的選票會造成很大的壓力,畢竟鐵鏽區作為搖擺區,在之前川普上台的一個重要力量。

所以美中兩國後面都還要繼續出牌,包括從外交現在的對外狀態也可以看出,以前都是國際上有什麼事情,我們都先等著美國發言。現在我們是直接站出來表態。這是本身國力增長的的體現,中國的體量已經不可能再走當年鄧小平講的韜光養晦的政策,中國需要和經濟實力匹配的話語權。以後包括和美國以及其他西方國家的摩擦會變成常態,要想終結這種摩擦,要麼中國被打散切割掉,要麼中國發展到美國必須平視中國的時候,畢竟歷史告訴我們,和平是跪著求不來的,只有鬥爭才能爭取真正的和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