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要从护卫舰和驱逐舰的用途和性质决定的,护卫舰和驱逐舰是在出现在二战时的舰只主要是起到一个伴随护航和驱逐潜艇的作用,主要是护航当时的航母和运输舰只,因为在二战时德国的潜艇狼群战术对盟国的运输舰只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海军大力发展潜艇,而对于护卫舰和驱逐舰反潜能力来说要求就更高了,在此基础上各国研制的护卫舰和驱逐舰都相应的增加了直升机库,就是因为直升机能够为舰艇的反潜提供更大的作用,直升机的巡航半径是有限的,所有舰艇上的直升机库就相当于是给直升机提供了一个移动的平台,能够大大的增加舰艇的反潜能力。


谢邀!

首先现在的护卫舰驱逐舰排水量都比以前的增加了不少,有些护卫舰的排水量已经达到了在役的一些驱逐舰的排水量,一些驱逐舰的排水量也已经达到上万吨了。另外现在它们并不是以单一作战模式作战,都是以护驱混合编队或者是航母编队作战,所以它们不是全能的多面手,它们除了基本装备反舰功能外,更多是担当一些比较专职的功能,如:护卫舰除配备反舰导弹,基本的防空导弹,更重要的是负责反潜任务;而驱逐舰除配备反舰导弹,一些比较简单反潜装备,如:多联装的反潜鱼雷等,更重要的任务是负责舰队的防空。由于驱逐舰的排水量都比较大,适合装备大型的相控阵雷达以及数量可观的垂直发射井,以配合中、远程防空导弹使用需要。而舰载直升机担负的工作还是比较多的,护卫舰的主要负责反潜,人员运输,搜救甚至数据中继传输,当然这要视乎舰载反舰导弹或者编队的需要。驱逐舰的直升机主要数据中继传输,因为大吨位的驱逐舰配备的反舰导弹都比较大型,射程都比较远,需要有数据中继传输,另外还要担负人员运输,搜救甚至反潜任务,当然是配备两架直升机的情况下。舰载直升机任务繁重就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对舰载直升机进行维护保养,必竟海上是高湿、高盐甚至高温的环境,折叠式直升机机库已经难以适应海上的作战环境。我记忆中有折叠式直升机机库的好像只有俄罗斯的「无畏」级反潜驱逐舰和「现代」级驱逐舰。


这个想法不是办不到,而是有必吗?这个方式几乎确实存在过,但是采用伸缩式机库只是想节约一点空间,没有为安装垂发导弹系统而采用的想法,垂发导弹系统安装不是很简单,还没有到了非要占直升机机库的位置,相关的设计也没有必要占直升机机库的位置上。

飞行甲板以下也可以考虑这个问题,但是在实际设计当中,这个区域往往是用于安装其它设备的,比如:反潜拖挂声呐等等,几乎不是什么空闲的空间,直到机库位置下面也安装了许多东西,往往是主机等的位置,垂直发射系统不是随便选个位置就可以了,还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是人们想像的那么随便安排。

每个设备安放到什么位置是经过多方面考虑才形成的,还应该不影响到其他设备,整个军舰不是什么地方都是随便可以安置设备,有著许多讲究。每一款设备安装在什么位置上,需多方面考虑。想安到哪里就放到哪,过于简单的想像。


谢邀。

说起来现在海军强国几乎没有这么干的,直升机库不是仅仅遮风挡雨能停机就行,还要容纳相关的油料航材弹药零备件,还要能给地勤人员提供维护保养的空间。这方面固定机库无疑比简陋的伸缩机库强的多。搞伸缩机库的一般是空间不足不得已为之,有条件的一开始就把机库设计好了。至于增加垂发,那是增加了防空能力,但影响了反潜能力。看看伯克级驱逐舰的演进,从无机库到有机库,证明反潜也是驱护舰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到这里,还要注意一下,现在很多国家如果设计时不强调直升机运用能力,宁肯只设飞行甲板不设机库,也不搞伸缩机库,因为伸缩机库性价比实在是很低,干脆不要也罢。


随著我国055大型导弹驱逐舰的批量下水,我国海军终于时隔十余年重新装备了有双机库的军舰。的确我们看一艘军舰的时候,会看到军舰为了搭载直升机需要特别为直升机起降预留长度十几米的起降甲板,和直升机能够长期驻留的直升机机库,这样算下来光是为了搭载直升机所需要占据的空间就占据了全舰长度的1/4差不多,那为什么不用折叠机库来搭载直升机呢?就是直升机在完成降落后不用转移,直接把折叠可移动的机库棚拉过来遮住直升机呢?这样岂不是可以留下更多的空间装备数量更多的垂发系统或者是其他武器/电子装备了吗?的确我们看很多军舰的时候,在舰艉都会看到一个长度不小的起降甲板和直升机机库(像056这种近海护卫舰没有设置机库是有原因的),之所以军舰要搭载舰载直升机是为了满足军舰的海上搜救、反潜任务,所以为了保证军舰拥有这两项能力,就必须为直升机上舰做准备。但是海上属于高湿度、高盐雾环境,对于舰载直升机而言,除了要拥有能够满足舰载直升机起降的甲板长度外,在长期驻留问题上还要有机库才行,而且这个机库不仅仅要满足舰载直升机的遮风挡雨问题,而且还要有全套的检测及维护设备,行车牵引等设备,所以这些就注定了军舰上的直升机机库都不是那种简陋的机库可以搞定的。当然除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固定式机库外,还有像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使用的全潜式机库、无畏级反潜舰的半潜式机库、现代级等军舰采用的伸缩机库这几种。而固定式机库之所以能够成为主流也是有原因的,比如全潜式机库虽然看起老很节省空间,但是对于军舰艉的纵深有很大的要求,但是受限于军舰艉部结构强度的影响和空间的限制,很多军舰都没法在艉部使用全潜式机库。既然全潜式机库实现不了,那就只能搞成无畏舰这种半潜式机库了。但是不管是全潜式机库还是半潜式机库,虽然都有节省空间的优点,但是缺点也不少,首先是由于采用了垂直升降的方案,所以这就造成直升机出动程序复杂、费时等,对于反潜、搜救来说时间最重要;其次这种机库舰体下部的结构不光复杂外,其实占地并不小,比如基洛夫级采用的这种全潜式机库,首先直升机还是需要专用的起降甲板,在起降完成后乘垂直升降平台降下去后,再通过牵引设备牵引至前面的停机位的,这样算下来和固定式机库的占地面积相比只长不短,而基洛夫级巡洋舰之所以搞这种垂直升降机库也不是为了节省空间,而是为了给机库前部的130舰炮腾安全高度和增加射界,所以迫不得已的采用了垂直升降机库设计,当然无畏级反潜舰由于舰艉布置有大型反潜设备,直接造成舰艉整体高度上升,所以采用半潜式机库设计也是为了降低重心才这样设计的。当然相比于前两种机库而言,采用伸缩式机库的军舰还不少,除了前面说过的现代级驱逐舰外,还有义大利的狼级护卫舰、阿根廷海军的艾斯波拉级护卫舰等都采用了这种伸缩式机库,伸缩式机库最大的优点就是节省空间,因为相比于固定式机库,伸缩式机库只需要在直升机起降前将机库收起来腾出甲板空间来保证直升机的安全起降,或者是伸出给驻舰的直升机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地。看起来这种机库优点很多,但是其缺点更多,首先是这种伸缩的机库注定了军舰只能搭载一架直升机,所以只能是单机库,而不可能出现现在军舰越来越流行的双机库豪华配置(要么就只能采用串联的方式搭载双机了,但是也增加了机库的占地面积)。其次是直升机起降甲板并不是仅仅用来起飞和回收自己的直升机的,很多时候还被用于训练、干货补给等不太常见的任务,比如在进行干货补给任务时,直升机需要等甲板上的干货全部腾空后才行有空间降落,这无疑增加了舰载直升机在海上的危险性和增加了起降的复杂性。其次别的直升机要想在这艘军舰上降落的话,要么没地方起降驻留,要么就得先把自己的直升机飞走才行,再一个现代舰载直升机机库内不光搭载有舰载直升机,很多还搭载有各种无人机,这些无人机起飞/回收也是需要一块净空甲板的。所以综合考虑之下、固定式机库也就成为了了主流,而伸缩折叠的机库看似省空间,但是却有著众多不便所以也就没能成为主流。最后一艘军舰装备多少的垂发单元是要根据任务属性和定位去决定的,当然和舰体平台的本身性能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一艘4千吨的舰体平台不可能搭载有和万吨级驱逐舰一样的上百枚导弹吧,除了会增加造价外,对于军舰的排水量和吃水深度都有一定的影响,而这些都会影响到军舰的性能,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军舰有标准排水量和满载排水量之分的原因。就算是军舰采用了伸缩折叠机库节省下来的这块空间用于搭载垂发系统缺点也是不少的,比如受限于动力系统到螺旋桨之间的传动轴的影响,很多军舰后部的垂发系统的深度都是有影响的,所以为了不受传动轴的影响,很多军舰后部的垂发都是尽可能的缩短纵向长度增加横向宽度来增加垂发单元数量,而节省下来的机库空间虽然至少有将近20米的长度,但是真的到实际造舰中并不会有这种设计出现,因为缺点太多了,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设计。


军舰的战斗力不是导弹越多越好。就像过去的战列舰,不是主炮数量越多越好。打的多不如打的准。一门安装了雷达瞄准的舰炮,远胜于三门普通光学瞄准的舰炮。

驱逐舰要执行的任务很多,性能要全面,不是单纯为了打仗而发射导弹。直升机可以执行搜索救援,侦查,反潜,联络,运输,打击等多种任务。固定机库设施完备,有利于对飞机的保养。抗风浪能力强。

一个人身体强壮固然好,如果头脑简单,手脚不灵活也是没有大用的。


那意思想要发射导弹还得把直升机轰出机库并且收起机库才行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