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水重建街修整隙地小空间 新北城乡局创造友善环境。(图/新北市城乡发展局提供)

▲ 淡水重建街修整隙地小空间,新北城乡局创造友善环境。(图/新北市城乡发展局提供,下同)

记者郭世贤/新北报导

新北市淡水区重建街为展现历史街区特色,淡水街道文化促进会与淡江大学建筑系师生共组团队,参与「新北市社区规划师计划」,盘点街区闲置小角落,以诊断针灸式手法,在1至3月间,将多处小空间整理,在高低起伏的巷弄中,化脏乱点为休憩点、修饰铁皮围篱、营造高龄友善角落,形成系统性的文化地景生活街区。

新北市城乡局指出,淡水重建街是淡水最早的汉人商业街,近年因都市发展转为生活居住为主的街区,但高低起伏的巷弄、两侧老屋与阶梯街道,都展现出历史街区的特色;为延续近年挖掘出来的人文历史,并使「上上下下」的街道增加高龄者行走时的暂时休憩点。

城乡局表示,淡水街道文化促进会与淡江大学建筑系师生共组团队,借由新北市社规师计划的提案竞赛与补助,从2019年1月开始,举办多场的工作坊,让学生志工与居民一起卷起袖子,从清理垃圾开始,回收砖块、调整植物。

▲ 淡水重建街修整隙地小空间 新北城乡局创造友善环境。(图/新北市城乡发展局提供)

另外,将陡峭狭窄的坡地路径(当地人俗称险路)旁脏乱点,保留原有浴厕遗址,修整为可眺望观音山的休憩点,并在高低起伏巷弄中,营造适合长者休憩的区域,另有多点的小角落也都化隙地为小花圃,经过1至3月的社区共创,系统性地创造整体的友善生活空间,并展现当地人文地景。

城乡发展局长黄一平表示,针灸式的环境改善,虽然单一改善点规模都不大,但透过量的累积就能产生质变,串联成富有人文特色街道,满足在地高龄居民最直接的生活需求,整体社区规划师计划也是一样,每个实作营造点规模都不大,但能营造出最符合在地居民需要的空间,串起新北市美好社区生活环境。

相关资讯请留意新北市政府城乡发展局官方网站与「新北市社区规划师」脸书粉丝专页: https://www.facebook.com/ntcplanner,以获得最新之相关活动讯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