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MUZIK

图、文/MUZIK

夜莺与P. T. 巴纳姆:有雷番外篇——电影《大娱乐家》里的珍妮.林德
2018-11-29 ‧ 邱怀瑜

「我们都赌输了。」电影里的珍妮.林德这样对男主角巴纳姆说,并毅然决定赔上将来巡回演出的合约行程。去年轰动一时的歌舞剧电影《大娱乐家》(The Greatest Showman)评价两极,但鼓舞人心的剧情和精彩的配乐普遍获得影迷们的一致好评。剧中,男主角、美国知名马戏团经纪人暨表演者巴纳姆(P. T. Barnum)在追寻上流社会认同的过程中,于觐见英国女王的宴会中遇见到一颗「摇钱树」——珍妮.林德,以一句「我想带给观众『真实』的演出。」打动了这只瑞典夜莺,答应了美国巡回演出的提议。两人在巡回过程中渐渐揭示了双方赌的「筹码」——相对于巴纳姆想要的是名声与财富,林德想要的是爱。最后,不甘心的林德在演出谢幕时故意亲吻巴纳姆,成为隔天报纸的大头版。不过,在真实历史中的剧情真如电影所演的吗?

图/MUZIK

电影中的林德(由演员蕾贝卡.弗格森饰)与巴纳姆(由演员修.杰克曼饰)

事实1:其实珍妮.林德是个非常慷慨、热衷公益的人

一为私生女、一为孤儿,电影中的珍妮.林德与P. T. 巴纳姆的人物设定都是自卑于出生、渴求成功、并得到众人认同的人物设定。但现实生活中的珍妮.林德除了是一位懂得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帮助音乐家、提携后进的聪明才女,前往美国更是因为希望演出的收入能成功在自己的家乡瑞典捐赠免费音乐学校。并不如电影中洗脑名曲《Never Enough》歌词所形塑的形象,内心有个填不满的空洞,为了爱情而远走他乡,最后甚至因为得不到手的爱,不惜重挫别人的家庭

图/MUZIK

演员蕾贝卡.弗格森 VS 瑞典夜莺珍妮.林德

事实2:非关绯闻,双方最后友好解约

林德与巴纳姆于1850年达成协议后,9月抵达美国,预计举办为期1年以上的巡回演出。巴纳姆为了让美国人来听林德唱歌,并借此提升自己在美国人心中的形象,早在6 个月前就不断大力宣传与吹捧,造成一股「Lind Craze」风潮,据说当林德的轮船抵达时,港口的人潮已是超过30,000人的盛况空前。当然,在音乐会演出后,林德的天籁嗓音更是完全掳获了美国人的心。但到1851年初,林德就因为无法忍受巴纳姆夸大的宣传与炒作,经谈判后双方保持和善地分道扬镳。接下来的巡回演唱皆由林德自己经手安排,最后林德将巡回音乐会的利润多数捐赠给瑞典免费音乐学校,及多所慈善机构。

图/MUZIK

瑞典夜鹰珍妮.林德(由演员蕾贝卡.弗格森饰)于英国女王宴会中初登场的情景

事实3:在林德的世界里,男主角另有其人

林德在美国的巡回演出因为观众的热情而不断延长,以致原本的御用伴奏和指挥都必须先行返回欧洲,当时林德邀请了先前在莱比锡音乐学运就照过面的领导人——奥托.高施密特(Otto Goldschmidt)来接续音乐会的伴奏一职。两人在音乐的催化下,于1852年2月5日,波士顿巡回结束时结婚,同年5月返回德国,育有2子1女。

最后,或许还有人会疑惑著,电影中林德所演唱的主题歌曲《Never Enough》真的是百多年前的歌曲吗?当然不是啰!电影中的配乐都是由另一部知名歌舞电影《乐来越爱你》音乐团队所打造的新作。除此之外,饰演林德的演员蕾贝卡.弗格森(RebeccaFerguson)也同样是瑞典人,毕业自斯德哥尔摩的阿道夫.弗雷德里克音乐学院(Adolf Fredrik's Music School),但她非常谦虚地表示:「受训让自己唱得准调子,跟扮演当时最杰出的声乐家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情。」因此电影中的歌声是其实出自《The Voice》第三季美国歌手Loren Allred所演唱。

虽然为了剧情跌宕的效果,电影内容总会或多或少、基于部分事实加以渲染与「加料」,但不论如何,这些历史上曾经发光发热的人物也因此被现代大众所认识了,并提升更深入地去了解、与探讨事实真相的意愿,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本文节录自《MUZIK古典乐刊》NO.137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
《MUZIK阅听古典乐》
《MUZIK SHOP》
《好书成双,一次拥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