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Botanica | 东亚现代美术展》 徐冰、草间弥生、白南准、庄志维共同亮相釜山市立美术馆

每年下半年是韩国艺术界的热门时节,首尔媒体城市双年展、光州双年展、釜山双年展及釜山影展陆续开幕,夹带著大量国际观展人潮,作为韩国第二大城,釜山市立美术馆(Busan Museum of Art)集合东亚各地艺术家,推出《植物学 - 东亚当代艺术展》,邀请白南准、草间弥生徐冰 等艺术家一同思考如何用艺术与自然共处。 台湾由新锐艺术家 - 庄志维为代表,以现地制作的《转生树》成为展览中的焦点。

▲ 《植物学 Botanica | 东亚现代美术展》(图/Busan Museum of Art)

《植物学》一展正是以当代艺术语汇转译传统亚洲的生态概念,强调「共生」与「和解」,重新搭建起我们与自然界的连结。

展览聚焦过去半世纪以来,因快速工业化与都市化而成为巨型都会聚集地的东亚。特别是展览所在的釜山,在这股史无前例的快速工业化潮流中崭露头角,不管是大型港口的兴建或是沿著山坡所开发的住宅区,都让这个曾以「与自然和谐共处」为优先考量的城市转为充斥著人造结构的大都会。 釜山市立美术馆策展人 - 李贞初(Lee Jinchul)指出东亚的世界观基本上是以生态出发,讲求人和自然共存,全球生态系统就像是一个巨大生命互动网络,身处其中的不只是人类,也因此许多东亚当代艺术家开始反思,并在作品中投射他们对于人类欲望破坏生态系的深刻关注。

庄志维 -《转生树》。PIC VIA 均匀制作。

| 庄志维 台湾 | 1986年出生的庄志维,毕业于台北艺术大学新媒体艺术研究所和交通大学建筑所,曾创作出《黑暗中的彩虹》、《装置微光计划》等作品。这次参展的《转生树》,灵感来自于日本驻村时期,观察季节变化中,植物的自体调节。 延续先前思考的生物材料与非生物材料之间的关系,借由人工机械外力牵引著植物这株生命体,植物柔弱的生命面对机械机构的刚硬与暴力,看似残忍却反映著现实生活中的拉扯与无可奈何。

庄志维 -《转生树》。PIC VIA 均匀制作。

庄志维 -《转生树》。PIC VIA 均匀制作。

随著展期的推进,随著空间光影的变化,时间藏匿其中。缓慢地,植物与机械机构形成共生关系。《转生树》诗意又切题地,通过艺术家的敏锐眼光,反思亚洲的生态环境议题,一个迫切需要我们关注的无止尽复杂问题。

| 白南准 韩国 | 来自录像艺术之父 - 白南准(Nam June Paik)1991年作品《录像吊灯 5 号》(Video Chandelier No.5),翠绿的植物吊灯中,嵌入招牌的电视机萤幕。作品高挂在天花板,也显示自然与数位之间摇摆的不确定性。

韩国艺术家白南准。PIC VIA 均匀制作。

三山桂依 日本 | 日本艺术家三山桂依(Mai Miyake)将亚洲常见的常青树种制作为标本,保留的根系展现生命网络,诗意地描绘出属于东亚的生态故事。

日本艺术家三山桂依。PIC VIA 均匀制作。 

(完整文章请看城市美学新态度

想追踪更多设计、艺术与生活类报导吗?点选疯设计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带你欣赏更多精彩创意!
※本文由城市美学新态度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