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eauty88.com.tw/easymall/total/194461

生活美学-美,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或许不在剧院,不在音乐厅,不在画廊;美就在我们生活中。」美学大师蒋勋提出,生活美学不一定要离开家、不一定要每天匆忙地去赶各种艺术的集会,他从食、衣、住、行四个面向归结自身体验的生活美学,是要给自己一个静下来反省自我感受的空间。而资深儿童美育专家郑明进老师,则以推广美育的层面提出,让美术走进生活,也让生活沉浸在美的氛围里,他要持续推动的是永不止息的希望…。

」是人类认识美最重要的开始,「无论是品味、或是taste都是在讲味觉」。所以,「要找回自己的味觉,一旦味觉麻木,其他感官也可能会流失,如此一来,创造力与竞争力都可能难以超越他人」。

   而食物的滋味通常会与美好的记忆相连结,就像回到故乡就想到过去常吃的小吃摊吃东西,似乎小吃摊的温暖已经与生命某一个时期,发展出浓到化不开的感情,而小吃文化给人的历史记忆,就是一种美的传承

除了食物以外,与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就莫过于「」了。不可否认的是,名牌服饰在设计与质感上都非常讲究,不过吸引人的,却更有可能是因为其背后的文化。因为「服装美学」强调的是身体文化,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身体和个性,才能穿出自己的风格,不管服装、鞋子或配件,都是一个人的身体记忆,而记忆就是一种美感

   生活美学,是希望从很朴素、很健康的物质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生活风格。空间美学,包括「居住品质绝对是人性空间的发现,家应该是全家人的心灵空间,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住家,然后再扩大到对社区的经营与爱护,整个城市的公共品质才有机会获得改善。」他语重心长地希望台湾在经过经济起飞的狂热期后,能够回过头来抢救城市周边的小镇文化,例如:淡水、九份、平溪、鹿港…其实存著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纾解住在都市里的紧张焦虑,而保护小镇的文化工作恐怕就得依赖执政单位的共识与努力。

除了保存与旧有建筑物间的回忆,鼓励大家放慢生活的步调,在快与慢之间寻求平衡,「因为美,应该是一种心境的优闲与从容」。

美需要文化的连结

  台湾在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消除旧有的记忆,许多老房子甚至古迹都轻易地被拆除,人际关系也渐趋冷漠。虽然恢复心灵的空间之后美就会出来,但是仍需要过去生活的丰富经验、与历史记忆的衔接为基础,再透过文化所累积的生活符号,才得以构成美感的经验则活美学都是实际在食衣住行当中体会出来的,寄望每个人在「能从生活做最根本的改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