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Life of Pi

导演:李安

 

 

 

其实刚看完的时候,跟预期的感觉有点不一样,

可能是因为中文片名「奇幻」两个字,让我误会成迪士尼家的方向...(不切实际天马行空童话般的那种奇幻),

这名字应该会误导不少人带著小朋友去看电影吧,信仰这类主题还有内容的含意,实在不是小朋友适合,

实际名字是「Life of Pi」才对。

然后画面真的很美,

广大神秘的太平洋,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美景也实在不意外。

 

电影结束后思考很久,

也爬了不少文,自己综合整理网路文章们。

 

 

 

   -- 以下剧透! --

 

 

 

 

 

 

你相信哪一个故事?

当PI这样问作家的时候,也是同时问著观众,

我和大部分的人一样,第一时间都是选择相信第一个故事,

毕竟刚看完这大段奇幻故事,而第二个故事是这么的写实惨忍...

 

不过...既然第二个故事只是应付日本调查员而瞎说的话,那为什么你的情绪要这么激动还有落泪?

然后开始往回推,

逃生船上的求生手册怎么会写如何训兽?

漂流时的动物们,有老虎躲在里头,鬣狗怎么敢在窝里跑进跑出的?

另外,之后查资料才发现,小岛上的满满的狐獴,其实他们是沙漠动物,根本不可能出现在海上的小岛!

  

这些刻意不合理的点,更提高第二个故事的真实性。

从父母的背景看,父亲只相信科学的理性,而母亲信仰著宗教的感性,

而他的母亲也说过「科学只解决外在问题,而不是内在的」,

因为没办法承受残酷的现实,所以借由信仰化成另一个奇幻故事。

 

两个故事对应角色:

斑马=水手 、 猩猩=母亲 、 鬃狗=厨师、 老虎=Pi,

在第二个故事中,

水手受伤死去,然后被厨师吃掉,

Pi因为放走海龟被厨师殴打,母亲与厨师起争执,然后被厨师杀掉丢到海里喂鱼,

Pi愤怒下杀了厨师并吃掉他,

与第一个故事老虎出现的时间点一致,可以说是Pi放出心中兽性面的时刻。

 

回想前面,老虎是小时候口渴在河边喝水时被抓到,取名为thirsty(口渴),

只是中间作业一些疏忽,老虎才有了查理帕克这名字。

而Pi小时候在教堂偷喝水,神父对著Pi说:你一定是口渴了,

两故事相对应后,这段神父似乎就是在暗示第二个故事为真。

 

这就可以说通,为什么斑马放置了好多天,查理帕克才在某个夜晚吃掉。

 

Pi将捕获的鱼做为神 毗湿奴的化身,为了活下去杀了鱼,痛哭的感谢他的牺牲换取自己的生存,

我对这段很有感触,

我一直认为,因为有其他生物的牺牲,我们才能得以生存下去,所以我们对任何食材都要充满感恩的心,

但是电影院中却有不少男生对这段情节不停的哈哈哈大声笑,

身为素食主义的Pi逼不得已杀生,为此感到悲伤痛哭,

我不懂笑点在哪,可能那些哈哈人都没有感恩的心吧 (摊手),

回到故事,Pi将捕获的鱼丢给查理帕克,可看出Pi将吃鱼归类为兽性行为。

 

有一段查理帕克跳下船游泳捕鱼吃,Pi赶紧回到船上后,

查理帕克却爬不回船上了,原本想趁机将查理帕克除掉的Pi,两人眼神对望许久之后,

Pi最后还是决定让他上船,这段隐喻Pi决定用自己的兽性生存下去。

 

Pi似乎是个很喜欢看暴风雨的孩子(虽然我不太理解能喜爱的暴风雨点在哪= =''),

在船难前,就不睡觉发了疯似的想见见暴风雨,

漂流时遇上的暴风雨,也是疯狂的向天呐喊这是神迹,

还逼迫查理帕克也要来一起见证,但是见到查理帕克的慌乱不安,

痛哭的向天呐喊:我已对祢臣服,为何还要如此对我?

这段真的很让人感到不舍,

Pi和查理帕克虚弱的相依偎,也表示心灵与兽性都已达到疲惫不堪的时候了。

 

 

海上的食人岛

这段充满隐喻,也是最耐人寻味的部分,

在Pi快支撑不下时,在这个小岛上靠岸,补充了能源。

 

但是网路上充满这个骇人的第三个故事...

因为原先的厨师已吃了一人,不可能再浪费食物的把母亲躯体丢到海里,

所以大家认为Pi隐瞒了部分事实,而产生了这第三个故事:

小岛远景是一位躺著的女人,代表母亲,

啃了岛上藤蔓的红肉植物,代表人的肌肉纤维,

而满满的狐獴,代表尸体上的蛆虫,

夜晚的酸性海涌上小岛,表示被人体的胃酸消化,

而莲花一层一层剥开后的牙齿,表示已被啃食干净只剩头部的牙齿,

嗯...美丽的小岛跟可爱的狐獴,居然变成这样骇人的食母说......

 

不过食母这说法充满瑕疵,

遇到小岛已经是两百多天后的事,尸体也早该腐化殆尽了,

而且登上小岛之后,Pi的心情一直都是很平静的,丝毫没有食母的愧疚感,

另外,在之前有一段夜晚,Pi与老虎凝视著深海里,由鱼群们组成的图案是母亲,

不是哥哥也不是父亲,这暗喻著母亲被丢进海里已被鱼群啃食的意象,与故事二相呼应。

Pi将阿南蒂送的手环绑在树根,确实有放手的含意,

但据说原作中有一段故事:

遇到小岛之前,Pi曾经因为极度缺乏营养而失明了一段日子,

在这时候遇到了一样漂流并失明的法国厨子,而老虎查理帕克与法国厨子有过一段惨忍的厮杀,

在Pi眼睛复原之后,就只看到一颗头骨了,

但是这段过于惨忍,拍了之后李安还是决定剪掉了,

不过这也说是Pi不愿意面对自己吃人的事实,

所以转化成是自己失明,并且是由兽性面的查理帕克吃掉。

 

食人岛远景的女人像,是印度教中的毗湿奴,赋予食物及暂时的休憩,

其实我也有点纳闷,一二故事都有相呼应的故事,

但故事二却没有与食人岛的对应,

所以吃红肉植物确实有可能隐喻吃了人,但不会是隐喻食母。

 

 

 

香蕉不会漂浮!

年轻的日本调查员说了这句,否定了第一个故事,

但就算这样,Pi讲第二个故事时,母亲依然是乘著香蕉串来的,

据说原作中有这么一段,Pi很生气的拿出香蕉做实验,而香蕉也真的会浮在水上,

网上也不少人做了实验,香蕉确实会飘浮,

还不太清楚这段故事的用意,或许就是整部电影贯穿的「你相信什么?」


第一个故事画面奇幻瑰丽,

而第二个故事却吝啬的一个画面都没有,只有Pi的口述,

凸显Pi为了找到生存下去的动机及心灵的依靠,

花了很大的力气建构这个美丽的故事一,

而血腥黑暗的故事二,是Pi想尽办法要去遗忘的,

光是语言的陈述就让他激动痛哭,

如果还去挖掘脑海中的画面,恐怕就是崩溃了。

 

 

头也不回的查理帕克。

危难时,求生意志放出了每个人心中的兽性,

就像船难刚发生时,逃出的动物可能是隐喻所有人为了逃难而释放兽性面,

靠岸到海滩后,查理帕克并没有回头向Pi示意道别,

这是因为回归到文明社会,原始兽性必须离开了,

但只是回去心里深处隐藏起来,并非永远消失,所以才没有道别。

 

 

故事是你的了,

Pi把故事丢给作家、丢给观众选择,

调查员、作家都选择第一个故事,逃避心中的兽性、残酷的现实,

但是支撑心灵的信仰,才是让我们拥有活下去的动力。

 

《×××HOLiC》的侑子说:这世界没有偶然,有的只是必然。

相信宇宙给的任何考验、任何环境,相信一切事情都是为我而发生,

是在引导我们在这个时候做些什么、必须经历什么。

 

就像这部电影要传达的:你相信什么,而并非应该相信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