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皇太极领兵入主关内以后,满清就开始了几百年的统治时间。其实在长达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满清对汉文化的推广程度,要比满足文化的推广程度要高。甚至于有人调侃道,满清的灭亡,其实是被汉文化所同化了。当然虽说此说法有着一定的调侃色彩,但从某些方面来说,还是反映出满清在汉文化上的重视。

  不管是从文字,还是生活习惯,更是民间风俗来说,满清都是中华文化的延续,并不是特立独行的存在。满清进入中原以前,曾专门成立研究中原文化的机构,以此来为自己之后的江山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也不能说满清自打入关以后,就再无讲究之意。其实,满清在对于血统方面还是有着非常高的警惕。满清对血统的重视程度相当之高,不允许满汉通婚,尤其是满清贵族。

  说到满清贵族,很多人都会想到八旗子弟。其实,在满清时期,即便是入了旗,也有可能不在贵族行列。而满清时期的贵族,更多地是来自于这八大姓氏,如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至于所谓的爱新觉罗皇室家族,其实最初也是一个小小的家族,只不过有着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称帝后,才算是将家族扩大,血统人脉也逐渐庞大起来。

  但在满清灭亡以后,血统已经不再时首要问题,此时的满清贵族,想到的是如何继续生活下去。故此,随着满清的落幕,大量的人失去所谓的贵族身份,沦为平民,逐渐融入中华民族当中。基于此,满清的王公贵族的姓氏也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量的人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将原本的贵族姓氏改为汉姓,目的是让自己变得不再特殊。如启功先生,雍正帝九世孙,实打实的皇族血统,但启功先生却从来不提自己的姓氏“爱新觉罗”。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爱新觉罗的皇族人,将名字改为“金”,因满语中“爱新”寓意为“金”,而“觉罗”寓意为“赵”,爱新觉罗的后人将姓氏改为“赵”“罗”“金”的居多;那拉氏,改为“那”“南”“叶”“白”等姓氏,如那英;而大名鼎鼎的钮钴禄氏,则改为“郎”“钮”等;佟佳氏,大多改姓了“佟”;瓜尔佳氏,大多改为“关、周、胡”等;马佳氏与齐佳氏,简化为“马”“齐”;索绰罗氏,因康熙曾赐名“石”,故而满清亡国后,改姓为“石”;至于富察氏,则大多为“富”姓。看到这么多改名换姓的满清贵族,说不定在你的身边就隐藏着一位满清后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