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很离谱了,如果是怕的话,袁嘟嘟带兵过来的时候,皇太极不就应该跑路么,怎么著,还要袁嘟嘟带兵进城包围皇太极?

俺寻思著,皇太极在城外啊


对啊,只要袁崇焕带兵进了北京城「兵谏」一下,然后就可以替崇祯和后金议和了。

后金掳掠够了再从明朝朝廷上拿一笔赔偿,最多再搞点岁币肯定就会撤退,没毛病。

毕竟黄台吉在东北还有一大摊子事情呢,他好象也没打算办个北京户口。

如果黄台吉临走把崇祯象钦徽二帝一样拉东北去旅游呢,那有「议和」大功的袁嘟嘟地位就更稳了。入阁拜相是基本的,说不定还能象张邦昌一样捞几天皇帝当一当。

关于谁怕谁的问题,画张战前驻军的形势图,相信只要没装睡的人都能看得很清楚了:

关于德胜门/广渠门之战到永定门之战黄台吉军的情况简单概括一下:

1.驻军城北,发现满桂驻军;

2.击溃满桂军,同时打击袁崇焕军;

3.转移到城南准备攻击袁军,佯攻左安门发现袁军缩头不动;

4.放心劫掠良乡等地;

5.袁下狱,袁军溃散;

6.发现满桂在永定门集结各路援军,对黄台吉造成威胁;

7.回师击溃满桂大营;

8.没有了后顾之忧,继续劫掠北京周遍直到满意。


皇太极怕袁崇焕是和朝廷勾结起来,骗他入关,然后包饺子。

然而事实是,皇太极就这样带著几十个部落的十万杂牌军,大摇大摆地进关来劫掠了一个多月,又大摇大摆地回去,肯定是对蓟辽督师有充分信任才敢的呀!不怕不怕!


袁崇焕的用兵特长就是:凭坚城,用大炮。

如果袁崇焕进了北京城,后金军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由于朱由检的昏庸刚愎和傲慢,袁崇焕没有机会上城指挥,而且后来又被逮入狱。北京城头京营对红夷大炮不熟悉,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结果广渠门之战红夷大炮一炮不放,德胜门之战放炮没有杀伤敌人反而杀伤了不少自己人,后来的永定门之战红夷大炮又未曾杀一虏。

如果袁崇焕能北京城头指挥,他带来的士卒对红夷大炮都很熟悉,可以想像,有红夷大炮助战,广渠门之战应该是大胜,德胜门之战有红夷大炮助攻,至少是相当的局面。永定门之战就更不用说了,说不定一炮就干死皇太极了。


怕,怎么不怕,一提袁大都督咱关外将士哪个不怕?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