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3年9月,一個12米高的青銅闕——北京建都紀念闕,在北京宣武區濱河公園內矗立。850年前,這裡是金中都金碧輝煌的大安殿。從此,北京開始了輝煌的都城歷史。

公元1215年5月,被「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麾下的蒙古鐵騎圍困近一年的金中都,援絕糧盡,最終陷落。連年的戰火,使今日廣安門一帶的金中都,宮殿被毀,居民南逃,昔日的繁華灰飛煙滅。開篇第一節,我要跟您說的乃是:

大漠南北蒙古興,燕山腳下建新城;

衚衕本名曰水井,天人合一好聰明。

1256年,成吉思汗的之孫忽必烈登上了蒙古帝

國的汗位。不久,他決定取消和林的都城地位,在燕京興建新的都城——大都慣於馬上馳騁、縱橫歐亞大陸的蒙古人,對於興建大都城,用現在的話說,「軟實力」顯然是不夠的。於是,忽必烈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歸附蒙古的漢人——劉秉忠。馬上民族的「大汗」忽必烈,為什麼如此相信一個漢人呢?

劉秉忠,河北邢州人士,自幼聰明,可以「日誦數百頁」。17歲那年,他出任邢台節度使府令史,是一個相當於今天科員級的幹部。世代為官的他,不安於當個刀筆吏,不久就出家當了和尚。

彎弓射鵰的忽必烈一統天下後,廣攬天下英才。於是,海雲禪師將出家的劉秉忠推薦給了忽必烈。從此,劉秉忠還俗留在忽必烈身邊,開始為未來的大元帝國設計建設藍圖。就是他建議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將蒙古更名為「大元」

1267年(至元四年),劉秉忠與大食人

,也就是今天的伊朗人也黑迭兒合作,設計建造新都。1287年(至元十八年),費時26年,大都城最終全部建成。大都城以太液池,也就是今天的中南海、什剎海為中心,周圍約30公里,南北略作長方形,被當時許多外國使臣譽為「汗八里」,意即「大汗之城」。曾在大都城生活過17年的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著名的《馬可·波羅遊記》中對大都城讚不絕口,他這樣描寫到:世界上最為稀奇珍貴的東西,都能在這座城市找到,這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

元大都繁榮、美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規劃與設計,她是世界上第一個先規劃後建設的大城市。那麼,元大都規劃設計到底依據的是什麼典籍制度呢?《周禮考工記》是部儒家經典,是中國先秦時期的手工藝專著,但其中也記錄了城市建築的規制:「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九經九緯」就是說城中有9條縱橫大街。光有大街是不夠的,還需要連接大街的小巷。至此,一個城市小巷的新名字出現了,那就是——衚衕。700多年前,京西深山裡的東齋堂村,住著一位70多歲的老人,名曰熊夢祥。

這熊夢祥啊,是江西豐城人,年輕時被調到大都當了一個五品官員——翰林國史院的崇文監丞。他博覽群書,善書法繪畫,後來棄官隱居在東齋堂村,享年90餘歲。晚年時他撰寫出了第一部記述北京史地的書籍——《析津志》。

據《析津志》「街制」中記述,元大都有「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衚衕。衚衕(衚衕)二字本方言」。「衚衕」二字本方言,到底是哪兒的方言呢?按現在比較主流的說法,「衚衕」是從蒙古話「水井」一詞演化過來的。大家都知道,有水的地方才會有生命。什剎海雖然有水,但整個大都城卻沒有大江大河穿流而過。要解決大都城居民的飲水問題,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吃井水。

於是,根據大都城的規劃,水井與居民區,就一個挨著一個建了起來。根據研究,蒙古語、突厥語、維吾爾語、鄂溫克語、女真語等,「水井」一詞的發音,大致都是「huto」。根據考證,衚衕就是蒙古語「hottog」的音轉,漢語借字表音,於是就寫成了「衚衕」。其實,「衚衕」就是比大街窄的「小巷」,是由院落、房屋連接而成,是一排排宅第的間隔地帶,即可行走,又可採光通風,這和南方「里弄」、「巷」的功能基本上是一樣的。

更多精彩內容且看下回分解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