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的情緒,讓人覺得心煩意亂】

「幽樹,不知道催眠可不可以幫助我解決情緒困擾?」

一名大概30出頭的女性,身上洋裝簡約大方,

從她臉上表情,卻看不出一絲喜悅,

「如果妳覺得沒辦法解決,我猜妳應該不會想預約這次催眠吧?」

看著小妙微微聳起的肩膀,連我都覺得緊繃,忍不住幽默回應她的好奇,

「是啊,不過我的情緒困擾還真不知從何說起!

一直以來,我有時會陷入沒來由的低落情緒裡,一來就是五六天...」

「妳有觀察過,通常在什麼時候,會浮現這種心情嗎?」

「這個情況已經持續好幾年了,我也一直在想這件事,

但到目前為止,還是找不出具體的線索,才想來預約催眠看看。」

1424526361-508320127_n.png

像小妙這樣有莫名情緒困擾的伙伴,我自己接觸過不少,

或許是因為大眾對「催眠」總感覺有股神秘魔力,

來找我做催眠的伙伴,往往帶著在一般諮商晤談中不易見到的困擾而來

不過,也有些伙伴的催眠需求,與會去尋求諮商諮商的伙伴類似,例如小語。

「你這次來催眠,有期待走出會談室後,有什麼改變嗎?」

經過大概40分鐘的初談、評估、解釋什麼是催眠之後,

我問小語這個在第一次催眠時必問的老問題,

「我想透過催眠改善跟家人的關係!」

「方便先說說自己跟家人的關係是怎麼樣呢?」

10分鐘後,我大概聽出小語的困擾在哪裡了:

她想要透過催眠,讓自己在跟母親相處時,可以平靜一點,

「有時候她才開口講沒兩句,我就有莫名的憤怒冒上來,

我知道她是關心我的,我也很愛她,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同場加映:成為自己的催眠師,與負面情緒共處的三種方法

1424526365-1646806570.jpg

【我們以為遺忘的過去,都仍儲存在身體裡】

飽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的我,從大學修了生理心理學這堂課後,

開始對於神經傳導、大腦功能這類的知識很感興趣,

身體與心理之間相互影響的威力,我可算是活生生的見證者~

帶著生理心理學的眼光來看待「情緒」,

我發現情緒比自己想像中的更「具體」,不如許多人所認為的是種「幻象」!

 

 

當我享受與朋友的親密交流時,腦中可能正分泌著多巴胺,

讓我覺得自己心情非常愉快,跟好友之間有股親近感,

當我正在趕著兩天後的演講投影片,卻又毫無靈感時,

可體松可能就正大量被釋放到血液裡,讓我在倍感焦慮時,

也能迅速動員全身的資源,去因應眼前困境,

當我在路上莫名被路人撞了一下,害得手中咖啡濺上新買的襯衫時,

我可能會忍不住大喊:「喂,你怎麼搞的?」

這時候腎上腺素正在體內快速傳遞著,好讓我強壯有力的捍衛權益。

 

 

我們都知道,人在各種情緒經驗裡,不單單只是感受到心情變化,

在血液與神經傳導路徑裡,各種內分泌傳導素也正飛快運作著,

好讓我們能夠調整身體狀態,去對眼前的狀況做出適當回應。

我喜歡用一個比喻來形容上述現象:

如果心靈世界像是一座原始、野生、充滿生機的森林,

各種情緒就像是一條條我們親自走過的路,

如果我們經常讓自己處於某些情緒之下,

這片森林裡就會明顯出現一條人工踩出來的小路,

往後當我們需要快速邁開腳步時,就更有可能走上這些路,

因為相較於其他原始的、充滿雜草的土地,

清晰可見的小路,是比較方便行走的,

各種容易產生情緒的事件,在我們體內所創造出來的效果差不多也是這樣!

(同場加映:我不是不愛你,只是你來晚了:從紅雀談創傷療癒

 

 

對小語來説,母親的聲音可能就是一種「催眠暗示」,

會自動喚起她心浮氣躁的情緒,進而引發爭吵的回應,

她在青少女時期時,母親為了怕她變壞,

在生活作息上強制給予許多規定,兩人也常為了規矩而大吵,

「每次聽到她這種口氣跟我說話,

我好像就會回到17、18歲的時候,一股怒火莫名湧上來!」

小語先前有接受過其他心理師的諮商晤談,自我覺察能力很快,

能夠看見自己情緒從何而來,但仍找不到穩住心情的方式。

 

 

相較之下,小妙的情緒看起來就讓人匪夷所思了,

我們通常會認為,情緒是經由特定事件引發的,

怎麼會人好端端的,就陷入低潮跟沮喪裡呢?

回到神經傳導的理論,我相信這個情緒必然有「原因」的,

只是可能造成這些情緒的事件性質各自不同,

或是出現在平常很少回憶的早年經驗裡,

在意識層次上,小妙自己並不清楚,

就像是在森林裡我們可能只看見眼前有一條清晰的小路,

卻已經忘記這條路通往何方?

唯有決定親自往前走,才能一窺前方到底有什麼?

1405160554482275-600x400.jpg

【透過催眠,運用潛意識資源找到情緒解答】

「現在請你在這個放鬆的狀態裡,回憶一下剛剛提到的,

在感覺低落的時候,你身體感覺到的一股空洞、那種什麼都不想做的感覺...」

我看見小妙輕輕點了點頭,準備好要探索莫名情緒背後的根源,

「接下來我會從3倒數回1,我們會一起回到低落有關的情緒經驗裡。」

隨著倒數,小妙發現自己回到了7歲時的某個經驗,

在接下來的30分鐘裡,我跟著她一起去探索、回顧、整理與穿越,

這個對她來説,早已塵封在回憶裡,卻持續影響她長大的重要時刻:

在她7歲那年,經歷了重要親人逝世的打擊。

在催眠晤談中,有許多能夠快速穿越意識阻礙,

在心靈迷霧中,找出與莫名情緒有關的核心事件的技巧,

與小妙所進行的就是其中一種,就像是在茫茫大海裡打下強烈的探照燈,

幫助我們看清楚在深海底下到底存在著什麼?

(同場加映:催眠可以讓我的憂鬱症變好嗎?心理師想對你說的三件事

 

 

我與小語所進行的又是另外一種不同的技巧,

雖然一直都能清晰看見讓她產生情緒的原因,

對小語而言,如何避免母親一開口,就自動退化成暴怒的青少女,

是她在接受催眠時的核心需求。

(同場加映:祖先托夢有交代?重新理解潛意識中的未竟事宜

我引導小語在放鬆的催眠過程裡,拜訪「心靈智者」,

在潛意識理論中,有所謂的「高層潛意識」,

我們相信在這個區塊裡,儲存著在過去成長經驗裡,

可能透過書籍、電影、值得信賴的長輩等方式,所收集而來的「智慧結晶」,

雖然意識上有時候無法提取這些經驗,在心靈智者的技巧裡,

這些曾經有過的資源,同樣可以為當事人所用,創造想要的改變!

「智者打開一扇門,他自己先走了進去,好像在邀請我跟上去。」

小語用微弱的聲音訴說著催眠裡看到的畫面,

「你願意跟著智者進去嗎?」我看見小語點點頭,

「你現在看到了什麼?」

「我看見爸媽正在吵架!」有顆淚珠從她的眼角滑落。

 

 

雖然小語一直認為對母親的怒氣,源自於青春期的爭吵,

透過心靈智者的自我引導,她才發現這股怒氣背後有更深層的原因,

透過她勇敢的跟隨智者看見真相,她也感受到自己現在已經夠成熟了,

能有足夠的智慧跟力量,去保護當年目睹家暴時,又驚又氣的自己,

「在剛剛整合心靈智者的過程中,我告訴自己,我已經28歲了,

不再是當年那個無助的小女孩了!」

小語在催眠結束前的經驗整理中,笑著與我分享自己的收穫與體驗,

「是啊,妳已經是個成熟的女人了,有能力好好照顧、保護自己,

這是一個很美的看見!」

534f7b20d69ef.jpg

【面對被遺忘的過去,我們只需要見證】

「我想透過催眠找到情緒困擾的原因!」

「我希望可以透過催眠學習調整情緒的方法!」

這是不少前來尋求催眠服務的伙伴共同的心聲,

透過催眠,確實可以如同小妙跟小語這兩位當事人一樣,

看見莫名情緒背後的答案,或是找到與情緒好好相處的方法,

不過,我自己始終認為,與其說催眠提供的解答或方法,

倒不如說,催眠提供了我們一個「重新見證」的機會。

 

 

在敘事治療裡提到有個療癒因子叫「見證」,

意思是當我們飽受苦痛折磨時,有個人看見了這份苦,

並願意對我們說:「沒關係,這不是你的錯,我看見你真的很受苦!」

當我們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練習勇敢面對挑戰,穿越困境時,

有人看見我們做到了,並對我們說:

「我很欣賞你的勇氣,這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原本只有我們自己知道的痛苦跟力量,都被另外一個人所看見,

這份看見,本身就具有療癒的力量!

 

 

在催眠的過程裡,不只是身為催眠師的我,

如實見證著當事人的痛苦與蛻變,

更重要的是,當事人自己也見證了改變的發生!

尤其是在療癒與情緒有關的經驗裡,往往都會回溯到早年經驗,

透過現在的自己,在催眠中「穿越時空」與過去的自己對話,

表達對過去受傷自我的疼惜、愛護、支持與鼓勵,

當事人就在催眠裡同時被催眠師與自己「雙重見證」了!

 

 

面對莫名情緒的困擾,找原因可能是必要的,

面對情緒三不五時暴走出來,找到調適方法也很重要,

然而,我越來越相信,在催眠中所能帶來的神奇改變,

往往與「見證」的力量很有關係!

事實上,無論是心理諮商、牌卡諮詢、蛻變遊戲還是催眠,

「如實見證」這件事,往往是開啟轉化的一大關鍵呢!

(同場加映:時間羈絆,緣結成愛--你的名字

 

在4/18(週三)晚上,我將會舉辦「情緒不是陰影,是你心中的力量」催眠講座,

在講座裡除了會解釋不同情緒的心理功能外,

更重要的是,我會分享如何增加對情緒的觀察力,以及如何與情緒好好共處的方法喔!

對講座有興趣的伙伴,詳情請見:

「情緒不是陰影,是你心中的力量」轉化情緒的催眠心法!

 

 

本名張義平,幽樹(ShoRa)是我的靈性名字,
現為啟宗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
新北市國高中特約諮商心理師、諮商督導、
藍海機構家族系統排列師與催眠療癒師與催眠訓練師、
第二屆蛻變遊戲專業帶領教練、
心靈圖卡諮詢師、訓練師與督導、聊心話大冒險桌遊帶領人。
 

相信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自我療癒能力,
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看見並接納自己。

 

(本文案例皆經過多重改造、增刪與虛擬細節,請當成方便瞭解催眠之故事情節,

圖片取自網路,歡迎分享本文給有需要的伙伴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