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古代,是男权社会;虽然在古代,女子们被要求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禁锢的门户,依然遮挡不住文采斐然的女子们的才华横溢。历史上的才女,层出不穷。从汉代的卓文君,蔡文姬,到唐代的薛涛、鱼玄机,宋代的李清照,朱淑真,明末清初的柳如是……比比皆是,她们的才学,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位男性才子。她们也如同天上的一颗颗明星,照亮着绚烂的夜空。

  在民间传说中,还有一位几乎家喻户晓的才女——苏小妹。这位苏小妹,大有来头,她的父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她的两位哥哥,也都位列唐宋八大家——苏轼和苏辙。唐宋八大家,有苏家的三位,这样的门楣,诞生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似乎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民间传说中,关于这位苏小妹的故事,实在太多。最著名的,就是被冯梦龙收录在《醒世恒言》中的《苏小妹三难新郎》。

  才女苏小妹,被许配给哥哥的好友兼弟子,同样为当代才子的秦少游,为了考验这位新郎官,究竟是不是真的才华横溢,苏小妹三次出题考少游,最后一次,还是在苏轼的帮助之下,秦少游才答了上了。在这个故事中,苏小妹的才学远在秦少游之上。

  其实,就算是大文豪苏东坡,在妹妹面前也占不了上风。据说,苏东坡的脸比较长,苏小妹则前额高凸。某年的中秋夜,苏东坡在院中摆下酒宴,请妹妹赏月。苏小妹刚刚步入院门,苏东坡就笑道:“未出堂前三两步,额头已到画堂前。”苏小妹立刻反唇相讥:“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仍在两腮边。”

  两兄妹吃着月饼,看着晚风习习,月光如水,苏东坡才思涌动,吟出上联:“水仙子插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水仙子”和“声声慢”,都是词牌名,下联也必须用词牌名相对。苏小妹略一沉思,应声而答:“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苏小妹的才情,丝毫不在其兄之下。

  甚至有的时候,苏东坡犯了迷糊,还需要苏小妹来提醒,才能恍然大悟。苏东坡有一位好友,就是著名的佛印禅师。这位佛印禅师,也是一位饱学之士,他和苏东坡常常互相“斗嘴”,苏东坡屡屡处于下风。

  有一次,苏东坡和佛印在林中打坐。过了很久,佛印对苏东坡说:“我看你的坐姿,就像是佛祖。”苏东坡闻言大喜,但当爱逞口舌之快的他,看到佛印的褐色袈裟拖在地上,立刻又犯了“老毛病”,调侃佛印道:“我看你的坐姿,活像一堆牛粪。”佛印听了,并不反驳,只是微微一笑,又说了一遍:“我看你却像一尊佛”。

  苏东坡心中不禁暗暗得意,这次总算占了这个老和尚的上风了。回家后,他就沾沾自喜的把这件事告诉了苏小妹。苏小妹听了哥哥的话,说道:“哥哥,你又输了。佛家有经云:心有所想,目有所见。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像佛;而你看他像牛粪,是因为你心中只有牛粪呀!”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民间传说中,文采斐然,见识才干都超过了哥哥苏东坡的女子,其实是一位虚构的人物。

  据史料记载,苏轼的母亲程夫人,一生有六个子女,但其中三个都早夭,只留下了苏轼、苏辙和苏轼的姐姐,小名八娘。这位苏八娘,也在十八岁结婚之后一年,就病故了。而秦少游的妻子,也是一位姓徐的女子,而非苏小妹。所以,这位苏小妹,只能是虚构的人物。

  或许,后人虚构出来这么一位苏小妹,是出自对苏家的才学的极度敬仰,认为如此不凡的家庭,只有再出一位才女,才能算得上圆满。

  苏小妹是一位虚构的人物,是一个挺让人遗憾的结论。但关于苏小妹的传说,却实在是有趣的可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