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名篇导读(四):读韦政通先生《中国文化概论.艺术》第四节中国舞蹈艺术精神

第四节 中国的舞蹈艺术精神

前文提到,本篇章「中国艺术」一词是指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所表现或潜藏的一种真善美的化身;它不一定有专为审美而创作的作品,或者可供欣赏的制成品,而是「一切能融洽自然,把天道实践到人道上去的工夫」。下文所指的中国舞蹈精神,是在这个定义下阐述的。

注意:本文只摘取「中国舞蹈艺术精神」中与知识分子「修身致德」有系密切关系的部分加以介绍,并不包括娱乐表演性质的舞蹈艺术。(注99)

一、艺术生活化

古者诗歌、音乐、舞蹈同源。 「舞」是「乐」的一部分,和「诗歌」合成「乐」的体貌。(注100)
在人民日常生活中,舞蹈结合诗歌以手足动作表达心中情貌: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

「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礼记.乐记》

这种秉心顺性的手舞足蹈,融合到个人的德行修养中去,就得到了一种艺术性的提升。日常生活中发乎情、止乎礼,举而中节,进退有度的举手投足,本身就是一种舞蹈艺术。这些优美的动作,被有系统地编入舞蹈姿式中,透过舞蹈去熟习它的体态姿式,自然而然地展示在日常生活之中。(注101)

在统治阶层而言,舞蹈是「乐」的一部分,存乎六艺之中,是统治阶层的日常必修课(注102)。学校以乐德、乐语、乐舞教国子(注103),把生活礼仪融入乐舞姿式之中,使习舞者于不自觉间熟习它的揖让进退,谦恭和顺,并以乐语使他们熟习言辞应对;用以修其德,以治其身,训练他们的举手投足、谈吐应对、容貌颜色均能发而中节,进退有度;也借此熟习奉祭祀待宾客的举止仪容,使出任公职时不至于失礼:

「德不足则不可与有为;言不足则不可与有应;容不足则不可与有接。则大司乐之教其可缓乎?以乐成其德谓之乐德;以乐达其语谓之乐语;以乐节其舞谓之乐舞。」

「教国子以舞使之委蛇曲折、动容貌、习威仪,就其抑扬进退之节,以销其骄淫矜夸之习。」
「国子者将使之奉祭祀待宾客,揖逊升降以行礼者容仪之际尤不可不中节,故以乐而教之舞。」

(注104)

简而言之,礼──广义来说就是生活化的舞蹈艺术。乐舞融合了生活中的礼仪,使人熟习其揖让进退以修养其身心德性 (注105) 。它和舞蹈共通的精神,是彼此都约之以礼,发而中节,使生活中的举手投足有一种音乐性的韵律,呈现一种艺术美感。(注106)

武,在生活中也常与舞蹈融合起来。古代乐舞,把武功招式融入乐舞姿式中,使舞者熟习它的的俯仰屈伸,进退攻守;又把行军战阵,融入群舞行列之中,使舞者熟习它的阵势;把武器作为舞具(如干戈戚钺等),使舞者熟习兵器的用法。然而,战阵应用并不是它的真正目的,它的真正目的是表达喜怒的情绪,制止战事的发生:

「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𫓧钺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故先王之喜怒,皆得其侪焉。喜则天下和之,怒则暴乱者畏之。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
──《礼记.乐记》

(注107)

舞也是古代体育科目之一。国子习小舞,以「均调其血气而收束其筋骸,条畅其精神而涵养其心术;是以血气和平,耳目聪明……」(注108)透过舞蹈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重点回读:中国舞蹈怎样体现「艺术生活化」的艺术精神特征?中国舞蹈把平日生活礼仪,融入舞蹈姿式当中,使人熟习后不自觉地在生活中应用出来。这使他们生活中的举手投足,揖让进退,都呈现一种艺术味。此外,中国舞蹈又把武事融入舞蹈之中,平日可以强身健体,战时可以征诛行军。这使中国的武术,呈现强烈的舞蹈艺术的味道。

二、美即象征善

美即象征善,古代乐舞象征统治者为生民努力的功德。

「舜绍尧之俊德而以后夔作《韶》;禹成治水之大功而以皋陶作《夏》;成汤能护民于涂炭而泽之故伊尹为之作《濩》焉;武王能以武定祸乱而正之故周公为之作《武》焉。」(注109)

他们都是能为生民努力的人,乐舞是用以形容他们的功德。天子也会赏赐诸侯乐舞以彰显他们的政绩。乐舞反映了一国的国情。(注110)

美即象征善,古代乐舞象征天地同和,万物共生,生死相通,安邦睦邻。「大乐与天地同和」 (注111) ,表现在乐舞上有「致鬼神」、「和邦国」、「谐万民」、「安宾客」、「悦远人」、「作动物」的同和功能(注112)。相传《韶》乐能使百兽率舞、祖先来格、凤凰来仪(注113),是以祭祀必有乐舞(注114)。

美即象征善,古代乐舞以乐成德。乐教「广博易良」,乐音「中正和平」,乐舞也要求舞者「志意得广」、「容貌得庄」,举手投足要中节奏,务必使行列得正,进退得齐(注115)。舞谱亦宜「简易舒缓」,以体现「大乐必易」、「大礼必简」的精神。舞者串珠在手,佩玉在身,如果舞者跳舞时失去中正和平,串珠就会缠结在一起,佩玉也会碰碎(注116)。《礼记》记载君子的举手投足,与乐舞要求有相通地方:

「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坐如尸,燕居告温温。」(注117)

对天子的要求,更为严谨:

「天子者……燕处,则听雅、颂之音;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升车,则有鸾和之音。居处有礼,进退有度……《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此之谓也。(注118)

这种日常生活举手投足之美,动静间呈现的音乐性,对自己容貌颜色身段动作「发而中节」的自觉,使礼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一种舞蹈艺术的味道。它使人不自觉地得到美、善的熏陶,这是舞蹈艺术的「以乐成德」的美善功能。

(更多资料参阅本篇第五节,有关君子行则鸣佩.",以玉作为随身饰物以端行止的介绍。)

重点回读:中国舞蹈怎样体现「美即象征善」的艺术精神特征?古代乐舞象征统治者为生民努力的功德;乐舞也反映一国的国情。乐舞也有天地同和,万物共生,生死相通,安邦睦邻的功能。乐舞又有「以乐成德」的美善功能,透过舞蹈使人熟习礼仪动作,使人对自己举手投足容貌颜色身段动作有一种「发而中节」的自觉,使礼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一种舞蹈艺术的味道,使人不自觉地得到美、善的熏陶。

三、不尚形似重传神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 八佾》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礼记.乐记》

「不尚形似重传神」说的就是「不可以为伪」。不是说形似不重要,而是「不尚」──不尚外在舞式的形似与否,而重视内在的「情深文明」。举例来说,乐舞「致鬼神」、「和邦国」、「谐万民」、「安宾客」、「悦远人」、「作动物」的同和功能,就是从自然感召方面来说,而不是从具体形迹来说的。(注119)

上文提到君子对自己仪容举止的一种「发而中节」的自觉,使其举手投足一如舞蹈般充满了韵律性,呈现一种艺术味。可是,如果这种举手投足不是出自内心的德性,而只是外在的节文,那就是「伪」了。怎样才是「传神」呢?举例来说:

「……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注120)

如果容止声气行为作事,只是虚有其表;做不到可畏、可爱、可度、可则、可观、可法、可象、可乐……,那么他的举动只能说是形似而已,谈不上「有威仪」的神态。

古人酒酣兴至,辄而起舞,舞时未必有固定舞式,旨在表达酣乐相属的欢喜;或借舞言志抒怀,并不计较其形似与否。祖逖、刘琨「闻鸡起舞」;李白「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但舒胸怀而已,又那里计较舞姿形似与否。刘邦平定天下,过故乡沛悬与父老酒酣而歌:

「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驩,道旧故为笑乐。」(注121)

一场歌舞,把刘邦还乡见沛悬父老内心的百感交集表现出来,难怪《礼记.乐记》云:「唯乐不可以为伪」。

重点回读:中国舞蹈怎样体现「不尚形似重传神」的艺术精神?中国舞蹈不尚外在舞式形似与否,而重视内在「情深文明」。乐舞结合乐语,表达「中、和、祗、庸、孝、友」之乐德;举手投足反映内在的品德,而不单是外在的合乎礼仪而已。舞者起舞,有磨励志气的,也有以舞表达酣乐相属,言志抒怀,表达情愫的,原不计较其舞式的形式与否。

注释汇编

欢迎来到注释汇编。汇编目的是:

●提供来源出处,使有兴趣翻查书籍的人,可以更容易地找到它们;

●补充说明文中一些概念,或增加例子、或增加阐释,以多为之地。

99 例如傅毅《舞赋》描述的「郑舞」、唐代「霓裳雨衣舞」一类的宫廷乐舞,「孔雀舞」、「腰鼓舞」,「秧歌舞」、「傩舞」、「摆手舞」一类的民间舞蹈等,不入本篇的范围。

100 「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郑玄注曰: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大司乐主受此成事已调之乐。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中犹忠也。和,刚柔适也。祗,敬也。庸,有常也。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兴谓以善物喻善事也。道读曰遵也者,言古以喻今。以乐舞教国子:《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护》、《大武》。」《太平御览.乐部一雅乐上》

101 人舞谱以四势(四种舞蹈姿式)象征仁义礼智,以八势象征五常(仁义礼智信)三纲(君臣、父子、夫妇)。把日常生活中请客、送客、尊君、爱父、和顺夫妇等动作纳入舞式之中,使人从舞蹈学习中得到一种优美的行为锻炼。有关资料见朱载堉《律吕精义.外篇卷十》。

102 「君子知在位者之不能以恶服人也,是故简六艺以赡养之。《诗》 《书》具其志,《礼》《乐》纯其养,《易》《春秋》明其知。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诗》道志,故长于质。《礼》制节,故长于文。《乐》咏德,故长于风。《书》著功,故长于事。《易》本天地,故长于数。《春秋》正是非,故长于治人。」《春秋繁露.玉杯》
「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惇行孝弟,博学不教,内而不出。」《礼记.内则》

103 「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周礼.春官宗伯》

104 原文见《古今图书集成.舞部》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成大?大夏大濩大武」及「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条注释。

105 见注释101

106 「舞韶歌武,使人之心庄。故君子耳不听淫声,目不视邪色,口不出恶言,此三者,君子慎之。」《荀子.乐论》
「曷以知舞之意?曰:目不自见,耳不自闻也,然而治俯仰、诎信、进退、迟速,莫不廉制,尽筋骨之力,以要钟鼓俯会之节,而靡有悖逆者,众积意謘謘乎!」(同上)
「凡人之性,心和欲得则乐,乐斯动,动斯蹈,蹈斯荡,荡斯歌,歌斯舞,歌舞节则禽兽跳矣。人之性,心有忧丧则悲,悲则哀,哀斯愤,愤斯怒,怒斯动,动则手足不静。人之性有侵犯则怒,怒则血充,血充则气激,气激则发怒,发怒则有所释憾矣。故钟鼓管箫,干戚羽旄,所以饰喜也;衰苴杖,哭踊有节,所以饰哀也;兵革羽旄,金鼓斧钺,所以饰怒也。必有其质,乃为之文。」《淮南子.本经训》
「子曰:『慎听之!汝三人者。吾语汝。犹有九焉,大飨有四焉。苟知此矣,虽在畎亩之中,事之,圣人矣。两军相见,揖让而入,入门悬兴;揖让而升堂,升堂而乐阕;下管象舞,夏钥序兴,陈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如此而后君子知仁焉。行中规,旋中矩,銮和中采齐,客出于雍,彻以振羽。是故君子无物而不在于礼焉。入门而金作,示情也;升歌《清庙》,示德也;下管象舞,示事也。古之君子,不必亲相与言也,以礼乐相示而已。夫礼者、理也;乐者、节也。无理不动,无节不作。不能诗,于礼谬;不能乐,于礼素;薄于德,于礼虚。』
子贡作而问曰:『然则夔其穷与?』子曰:『古之人与?上古之人也。达于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达于乐而不达于礼,谓之偏。夫夔达于乐不达于礼,是以传于此名也。古之人也。凡制度在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人也!』三子者、既得闻此论于夫子也,焕若发蒙焉。"《孔子家语.论礼》

107 「武,舞也。征伐动行,如物鼓舞也。故《乐记》曰:『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释名.释言语》
「故听其雅颂之声,而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伸,而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而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征诛揖让,其义一也。出所以征诛,则莫不听从;入所以揖让,则莫不从服。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荀子.乐论》
「先王长虑却顾文事必有武备则司干之继于后者,所以教之以武舞欤。」《古今图书集成.舞部》春官:「韎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舞者十有六人、徒四十人」条注释
最著名的以舞止武的故事,是舜帝以武舞展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同时感染教化了外族,做到不战而胜的故事:
「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韩非子.五蠹》

108 原文见《古今图书集成.舞部》乐舞条引郑氏注。
「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者,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倡导之。」《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

109 原文见陈旸《乐书.乐舞中》。

110 「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礼记.乐记》
《韩诗外传.卷八》记载了范昭请舞观政的故事:
「晋平公使范昭观齐国之政,景公锡之宴,晏子在前,范昭趋曰:『愿君之倅樽以为寿。』景公顾左右曰:『酌寡人樽,献之客。』晏子对曰:『彻去樽。』范昭不说,起舞,顾太师曰:『子为我奏成周之乐,愿舞。』太师对曰:『盲臣不习。』范昭起,出门。 景公谓晏子曰:『夫晋、天下大国也,使范昭来观齐国之政,今子怒大国之使者,将奈何?』晏子曰:『范昭之为人也,非陋而不知礼也,是欲试吾君,婴故不从。』于是景公召太师而问之曰:『范昭使子奏成周之乐,何故不调?』对如晏子。于是范昭归,报平公曰:『齐未可并也。吾试其君,晏子知之;吾犯其乐,太师知之。』 孔子闻之,曰:『善乎!晏子不出俎豆之间,折冲千里。』《诗》曰:『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迭。』"

111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与时并,名与功偕。故钟鼓管磬羽钥干戚,乐之器也;诎信俯仰级兆舒疾,乐之文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旋裼袭,礼之文也。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术。作者之谓圣,术者之谓明。明圣者,术作之谓也。」《史记.乐书》

112 见注释102

113 「昔后夔形容韶乐之妙始曰百兽率舞,犹以为未继;而祖考来格、凤凰来仪,是其有自然感召之理而不容以形迹求也。如谓真有物之可致,有神之可降,则百兽岂真见其率舞?祖考岂真见其来格?凤凰岂真见其来仪哉!」《古今图书集成.舞部》引宋叶时礼经会元乐舞条

114 「乃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乃奏大蔟,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示。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韶》,以祀四望。乃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乃奏无射,歌夹钟,舞《大武》,以享先祖。凡六乐者,文之以五声,播之以八音。凡六乐者,一变而致羽物及川泽之示,再变而致祼物及山林之示,三变而致鳞物及丘陵之示,四变而致毛物及坟衍之示,五变而致介物及土示,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周礼.春官宗伯》

115 见注107《荀子.乐论》

116 「舞谱宜简不宜烦,宜易不宜难,宜缓不宜速,此学舞要诀……古者天子诸侯而总干,当此之时,旒珠在其首,佩玉在其身,舞若速而不缓则珠必结,玉必碎矣。」朱载堉《小舞乡乐谱.学舞口诀》

117 见《礼记.玉藻》

118 见《礼记.经解》

119 「昔后夔形容韶乐之妙始曰百兽率舞,犹以为未继;而祖考来格、凤凰来仪,是其有自然感召之理而不容以形迹求也。如谓真有物之可致,有神之可降,则百兽岂真见其率舞?祖考岂真见其来格?凤凰岂真见其来仪哉!」《古今图书集成.舞部》乐舞条引郑氏注

120 见《春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121 见《史记.高祖本纪》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